高三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1. (1分) (2016高二上·黄石期中) 下列各组物质,前者为强电解质,后者为非电解质的是()A . 硫酸、氯气B . 苛性钾、二氧化硫C . 氯化氢、金刚石D . 氯化钠、硫化氢2. (1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①石油裂解得到的汽油可与溴水反应②石油的分馏是化学变化③石油的分馏实验中,温度计水银球插入液面以下,因为它测的是混合液的温度④石油分馏得到的汽油仍是混合物A . ①③B . ②④C . ①④D . ②③3. (1分)(2020·合肥模拟) 利用下列实验装置及药品,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A . 用图1所示装置除去HCl中含有的少量Cl2B . 用图2所示装置制备胆矾C . 用图3所示装置可以完成“喷泉”实验D . 用图4所示装置制取纯净的NH34. (1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烧碱、纯碱均属于碱B . 高纯度的硅是制造光导纤维的材料C . 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纯金属高D . 熔融的NaOH属于电解质5. (1分)(2018·全国Ⅲ卷)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泡沫灭火器可用于一般的起火,也适用于电器起火B . 疫苗一般应冷藏存放,以避免蛋白质变性C . 家庭装修时用水性漆替代传统的油性漆,有利于健康及环境D . 电热水器用镁棒防止内胆腐蚀,原理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6. (1分)(2019·普陀模拟) HCl气体难分解是因为()A . HCl相对分子质量大B . HCl分子极性强C . H—Cl键键能大D . H—Cl键极性强7. (1分) (2016高一下·金台期中) 同主族元素形成的同一类型化合物,往往其结构和性质相似.化合物PH4I是一种无色晶体,下列对它的描述正确的是()A . 它是一种共价化合物B . 在加热条件下不能产生有色气体C . 它能与NaOH溶液反应D . 该化合物中每个原子都能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8. (1分)(2015高一上·阳山月考) 如图所示四种化学操作名称从左到右分别为()A . 过滤、蒸发、蒸馏、萃取(或分液或萃取、分液)B . 过滤、蒸馏、蒸发、萃取C . 蒸发、蒸馏、过滤、萃取D . 萃取、蒸馏、蒸发、过滤9. (1分)(2018·佛山模拟)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1,W的一种核素常用于考古,X和Z同主族。
X在自然界中全部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W的同素异形体只有3种B . 氢化物的沸点:X>Z>WC . X单质可以将Z单质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D . 简单离子半径:X>Y10. (1分) (2015高二下·泰州期中) 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 ,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A . 质子数为10B . 单质具有还原性C . 是单原子分子D . 电子数为1011. (1分)下列装置或操作合理的是()A . 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氯气B . 装置②可用于实验室制取少量乙炔C . 装置③可用于制备少量的乙酸乙酯D . 装置④可用于比较碳酸与苯酚的酸性强弱12. (1分)实验室通过加热酒精与浓硫酸的混合液,并控制温度在170℃来制取乙烯,合理的气体发生装置是()A .B .C .D .13. (1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C2H4与C4H8一定是同系物B . 丙烯和乙烷都能使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C . 1-丁烯与2-丁烯互为同分异构体D . 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分异构体14. (1分) (2020高三上·长春期末) 海水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海水综合利用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通过氯碱工业可生产的产品有NaOH、NaClO、盐酸等②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试剂及相关操作顺序可以是:NaOH溶液→BaCl2溶液→Na2CO3溶液→过滤→盐酸③可将MgCl2·6H2O晶体在空气中直接加热脱水得到较纯净的无水MgCl2④电解MgCl2溶液可制取金属镁A . ①③B . ②④C . ③④D . ①②15. (1分) (2018高一上·淮北期中) 铁是日常生活中使用最广泛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故常温下可用铁制容器贮藏贮运浓硫酸B . 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 . Fe3O4溶解于盐酸既有FeCl2又有FeCl3生成,故Fe3O4属于混合物D . 制造油漆颜料的主要成分是Fe2O316. (1分)下列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叙述正确的是()A . 合成氨工业温度选择为700K左右,只要是为了提高NH3产率B . 使用催化剂和施加高压,都能提高反应速率,但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C . 合成氨生产过程中将NH3液化分离,可提高N2、H2的转化率D . 合成氨工业中为了提高氢气的利用率,可适当增加氢气浓度17. (1分) (2016高一下·吉林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的是()A . Fe与稀盐酸反应:Fe+2H+═Fe3++H2↑B . 盐酸与NaOH溶液反应:H++OH﹣═H2OC . CaCO3与稀HNO3反应:CaCO3+2H+═Ca2++CO2↑+H2OD . BaCl2溶液与Na2SO4溶液反应:Ba2++SO42﹣═BaSO4↓18. (1分)(2017·浙江模拟) 如图为周期表中短周期的一部分,若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3,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元素X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3PO4B . 元素Y有两种常见的氧化物且都能与元素R的氢化物反应生成对应价态的酸C . R,X,Y三者的气态氢化物稳定性依次增强D . Z的单质能与Y的某些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19. (1分) (2016高二下·常州开学考) 下列操作中,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 . 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 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氰化钾溶液C . 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D . 氯化铁溶液中加入还原性铁粉20. (1分)以下对于某些离子的检验及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 . 将铜丝用盐酸洗涤后,蘸取NaCl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观察焰色为黄色,证明含Na+B . 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原溶液中一定有NH4+C . 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一定有SO42-D . 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盐酸,白色沉淀消失,一定有Ba2+二、填空题 (共1题;共5分)21. (5分)加0.1 mol MnO2粉末于50 mL过氧化氢溶液(H2O2 ,ρ=1.1 g·mL-1)中,在标准状况下放出气体的体积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1)实验时放出气体的总体积是________。
(2)放出一半气体所需时间为________。
(3) A、B、C、D各点反应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为________。
(4)解释反应速率变化的原因________。
三、综合题 (共2题;共10分)22. (3分) (2017高一上·银川期中) 已知在一定条件可发生如下两个化学反应:①Fe+H2SO4(稀)=FeSO4+H2↑②2Fe+6H2SO4(浓) = Fe2(S O4)3+3SO2↑+6H2O试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中________元素被还原,氧化产物为________;用单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2)反应②中还原产物为________,当反应②中生成32克SO2气体时,被还原的H2SO4有________mol,用双线桥表示该反应电子转移情况________。
23. (7分) (2015高三上·辽宁期中) 将一定质量的镁铝混合物投入200mL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5mol/L的NaOH溶液,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V的变化如图所示.(1)加入NaOH0~20mL 时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加入NaOH20~200mL 时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加入NaOH200~240mL 时发生反应离子方程式________,(2)镁和铝的总质量为________ g(3)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4)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 L.四、推断题 (共1题;共6分)24. (6分)乙醛在氧化铜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可以被空气氧化成乙酸.依据此原理设计实验制得并在试管C中收集到少量乙酸溶液(如图所示:试管A中装有40%的乙醛水溶液、氧化铜粉末;试管C中装有适量蒸馏水;烧杯B中装有某液体).已知在60℃~80℃时用双连打气球鼓入空气即可发生乙醛的氧化反应,连续鼓入十几次反应基本完全.有关物质的沸点见下表:物质乙醛乙酸甘油乙二醇水沸点/℃20.8117.9290197.2100请回答下列问题:(1)试管A内在60~80℃时发生的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注明反应条件)________(2)如图所示,在试验开始时打开K,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 ;当试管A内的主要反应完成后关闭K,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在________(3)烧杯B内盛装的液体可以是________ (写出一中即可,在题给物质中找).指出该装置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 (4)试管C中除了乙酸,还可能还有某些有机杂质,检验该杂质的方法为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2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二、填空题 (共1题;共5分) 21-1、21-2、21-3、21-4、三、综合题 (共2题;共10分) 22-1、22-2、23-1、23-2、23-3、23-4、四、推断题 (共1题;共6分) 24-1、24-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