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简介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简介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简介
中共中央印发的,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集中概括为二十个字:“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形成,是我们党对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道德体系的最新认识成果,标志着我国公民的道德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具体介绍:
爱国守法
将爱国守法列为2019年荣膺香港首富乃至世界华人首富,但他本人在衣食住行上非常俭朴、简单。

他曾说:“衣服和鞋子是什么牌子,我都不怎么讲究,手上戴的手表也是普通的,已经用了好多年。

”李嘉诚不抽烟、不喝酒,到工地巡察与工人一样吃盒饭,但为了公益事业却一掷千金。

自强不息表现个体的顽强毅力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一种积极向上、坚韧不拔、勇于拼搏的精神。

人生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在困难面前,在逆境之中,受挫折以后,自强自立者勇往直前,懦弱自卑者节节败退。

青年的楷模、世界五大杰出残疾人张海迪身残志坚,以坚强的意志和惊人的毅力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书写着她那美丽的人生。

她自幼患高位截瘫,以后又身患癌症,在坐轮椅整整40年的艰难岁月中,无数次的手术、大面积的褥疮、撕心裂肺的疼痛,多少次与死神檫肩而过,但她不仅以灿烂的笑容、诗一般的灵魂顽强地活着,而且活得轰轰烈烈、有滋有味。

她写小说、
画油画、唱歌、读硕士——充实自己、奉献社会,一息尚存、发光发热。

张海迪不愧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典范。

在学校快速发展的今天,需要我们每一个教职工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地做好本职工作,需要我们每一个学生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学好本领;也需要每一个师生员工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节约,反对浪费;更需要我们志存高远,自强不息,为学校的新腾飞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敬业奉献
宋朝朱熹对“敬业”的解释是:“专心致志,以事其业”。

即敬业的核心要求是严肃认真,一心一意,精益求精,尽职尽责。

古人提倡的这种工作态度今天仍然没有过时,在中将“敬业”作为公民道德规范,用来规范公民与职业的道德关系。

“敬业”基本内容是忠于职守、精益求精、德艺双馨、遵守职业道德。

敬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一个人的价值大小就在于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为社会、为祖国作贡献。

北京公交车售票员李素丽、南昌某派出所的民警邱娥国,他们都是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李素丽为了乘客方便。

邱娥国尊重群众,真情对待群众,以致一位老人在弥留之际,连从外地赶回来的亲儿子都不认识,却轻轻呼唤着邱娥国的名字。

李素丽、邱娥国以及教育战线上的许多楷模的爱岗敬业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当然,要真正做到爱岗敬业并非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包括教育工作者在内的每个从业者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
责,造福社会。

奉献就是积极自觉地为社会做贡献。

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本质特征。

社会主义是建立在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基础,广大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因此,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必须把奉献社会作为自己重要的道德规范,作为自己根本的职业目的。

中将“奉献”作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主要是规范公民与社会的道德关系,并引出公民对待他人的道德责任。

“奉献”,作为公民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克已奉公、服务社会,助人为乐、造福于人类。

奉献社会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也是做人的最高境界。

奉献是无私的付出。

像孔繁森同志所说的,“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就是这种无私奉献观的最好写照。

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奉献却是无限的。

我们的社会中像雷锋、孔繁森、李润五、徐虎、李国安等同志,之所以受到社会崇敬,就是因为他们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地为社会作了无私的奉献。

奉献社会自始至终体现在爱岗敬业等各种要求之中,如果我们每个人连爱岗敬业都做不到,何以谈得上为社会作奉献,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工作当中应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即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尽职尽责地做好“教书育人”,在此基础上,才能做到奉献社会,造福社会。

2.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深刻意义:
这一基本道德规范,言简意赅,科学准确,易懂易记,既包含了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包含了我们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传统,又借鉴了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它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适用于不同社会群体。

大力倡导这一基本规范,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是进一步推进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促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每个公民都应该自觉遵守,以它作为自己的基本行为准则;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应该大力倡导,使它成为社会生活遵循的基本准则。

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提出,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规律的深刻把握。

体现了历史传统与时代精神的有机结合。

体现了对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容的丰富和拓展。

3、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实践途径
大力倡导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定要高扬爱国主义精神。

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作为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要求,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承担的法律义务和道德责任。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我们要大力发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祖国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积极投身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

大力倡导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一定要抓住重点,着力解决
薄弱环节。

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些领域和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用、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

这些问题严重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损害我国在世界上的美好形象,必须引起全党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秩序规范的经济,也是一种道德规范的经济。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加入wto的日益临近,我们要大力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加快健全社会信用制度,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最基本的东西,也是最基础的东西。

基本道德规范建设搞好了,社会主义道德大厦才能建立起来。

这是一个需要每个公民付出努力的工程,这也是能让每个公民受惠的工程;这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建设的工程,这也是一个能够使我们永久受益的工程。

愿每个公民都能从一点一滴做起,自觉实践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为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大厦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