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原理综合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热是指反应过程中放出的热量B.1molH2SO4和1molBa(OH)2完全中和所放出的热量为中和热C.相同条件下将两份碳燃烧,生成CO2的反应比生成CO的反应放出的热量多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都伴随着能量变化2、用铂电极电解下列溶液时,阴极和阳极上的主要产物分别是H2和O2的是()A、稀NaOH溶液B、HCl溶液C、NaCl溶液D、酸性AgNO33、用惰性电极电解下列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一定量的某中纯净物(括号内物质),可使溶液恢复到原来的成分和浓度的是()A、AgNO3 (AgNO3)B、NaOH (NaOH)C、KCl (HCl)D、CuSO4 (Cu(OH)2)4.已知31g红磷(P,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38.5kJ热量,31g白磷(P4,固体)在氧气中燃烧生成P4O10固体放出745.8kJ热量。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白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P4(s)+5O2(g)=P4O10(s)△H=-745.8kJ·mol-1 B.红磷转化成白磷时放出热量C.红磷比白磷稳定D.31g红磷中蕴含的能量为738.5kJ5.增大压强,对已达到平衡的下列反应产生的影响是()3X(g)+Y(g) 2Z(g)+2Q(s)A.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正、逆反应速率都没有变化,平衡不发生移动6.在稀氨水中存在平衡:NH3·H2O NH4++OH-,要使用NH3·H2O和NH4+的浓度都增大,应采取的措施是( )A.加NaOH溶液B.加NH4Cl固体C.加盐酸D.加NaCl溶液7.在密闭容器中,反应SO2+NO2NO+SO3(气),达到平衡后,若往容器中通入少量O2,此时将将会发生的变化是()A.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容器内压强增大,但平衡不移动C.容器内压强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容器内压强不变,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8.将等质量的锌粒(wg)分别投入VL pH=2的盐酸和醋酸(含醋酸n mol),结果发现一种溶液中Zn有剩余,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0.325V<W<32.5n B.产生H2的平均反应速率盐酸大于醋酸C.产生H2的量盐酸多于醋酸D.与醋酸反应时锌有剩余9.恒温下,在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 HI进行反应:2HI(g)H2(g)+I2(g) ,达到平衡时I2(g)的体积分数为x。
若再向该容器中充入1mol HI并再次达到平衡I2(g)的体积分数为y,则x与y的大小关系为()A.x>y B.x<y C.x =y D.无法判断10.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反应:M(g)+N(g) R(g)+2L此反应符合下列图象(R%为R在平衡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则该反应是A.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气体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气体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L是固体D.正反应是放热反应,L是固体或液体11.将氨水缓缓地滴入盐酸中至中性,下列有关的说法:①盐酸过量②氨水过量③恰好完全反应④c (NH4+) = c(Cl-) ⑤c (NH4+) <c(Cl-) 正确的是()A.①⑤B.③④C.②⑤D.②④12.将80mL NaOH溶液加入到120mL的盐酸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溶液的pH=2,如果反应前NaOH和盐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则它们的浓度为 A.0.5mol/L B.0.1mol/L C.0.05mol/L D.1mol/L13.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aX(g)+bY(g) cZ(g)+dW(g),反应达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气体压缩到原来的一半体积,当再次达到平衡时,W 的浓度为平衡的1.5倍。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a+b > c+dC.Z的体积分数减少D.X的转化率减小14、用两支惰性电极插入500mLAgNO3溶液中,通电电解。
当电解液的pH从6.0变为3.0时(设电解时阴极没有氢气析出,且电解液在电解前后体积变化可以忽略),电极上析出银的质量大约是()A.27mg B.54mg C.108mg D.216mg1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正确的是()A.纯银器表面在空气中因化学腐蚀渐渐变暗B.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镶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C.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D.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16、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
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 + 2NiOOH +Cd(OH)2 + 2Ni(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2H2O放电充电A.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 OH- == NiOOH + H2O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C.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17、右图为直流电源电解稀Na2SO4水溶液的装置,通电后在石墨电极a和b附近分别滴加石蕊溶液,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是()A.逸出气体的体积:a电极的小于b电极的B.电极逸出无味气体,另一电极逸出刺激性气味气体C.a电极附近呈红色,b电极附近呈蓝色D.a电极附近呈蓝色,b电极附近呈红色18、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下列溶液中,NH4+浓度最大的是( B )A.NH4Cl B.NH4HSO4C.CH3COONH4D.氨水19、已知0.1 mol·L-1的二元酸H2A溶液的pH= 4.0,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A. 在Na2A.NaHA两溶液中,离子种类不相同B. 在溶质物质的量相等的Na2A.NaHA两溶液中,阴离子总数相等C. 在NaHA溶液中一定有:c(Na+) + c(H+) = c(HA-) + c(OH-) + 2c(A2-)D. 在Na2A溶液中一定有:c(Na+)> c(A2-)> c(H+)> c(OH-)20、将20mL 0.4mol/L硝酸铵溶液跟50mL 0.1mol/L氢氧化钡溶液混合,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 B )A.c(NO3-)>c(OH-)>c(NH4+)>c(Ba2+)B.c(NO3-)>c(Ba2+)>c(OH-)>c(NH4+)C.c(Ba2+)>c(NO3-)>c(OH-)>c(NH4+)D.c(NO3-)>c(Ba2+)>c(NH4+)>c(OH-)21、欲使0.1mol•L-1的NaHCO3溶液中c(H+)、c(CO32-)、c(HCO3¯)都减少,其方法是(D )A.通入二氧化碳气体B.加入氢氧化钠固体C.通入氯化氢气体D.加入饱和石灰水溶液22、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B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 =10-13mol•L-1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23、在常温下10mL pH=10的KOH溶液中,加人pH=4的一元酸HA溶液至pH刚好等于7(假设反应前后体积不变),则对反应后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B )①c(A-)=c(K+) ②c(H+)=c(OH-)<c(K+)<c(A-) ③V总≥20mL ④V总≤20mL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对于难溶化合物AgCl来说,一定温度下,当其在水中达到溶解平衡时,银离子浓度与氯离子浓度之积是一个常数,叫做溶度积常数,用K sp表示,即K sp=c (Ag+)·c(Cl-)。
则,一定温度下,分别把 1 g AgCl 固体放于下列各不同溶液里,充分搅拌使其达到溶解平衡后,剩余固体质量最大的是( D )A.20 mL 0.1 mol·L-1 KCl溶液B.20 mL 0.1 mol·L-1 MgCl2溶液C.20 mL 0.2 mol·L-1 CaCl2溶液D.20 mL 0.15 mol·L-1 AlCl3溶液25、已知Ag2SO4的K sp =[c(Ag+)]2·c(SO42-)=2.0×10-5,将适量Ag2SO4固体溶于100 mL水中至刚好饱和,该过程中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右图[饱和Ag2SO4溶液中c(Ag+)=0.034mol·L-1]。
若t1时刻在上述体系中加入100mL 0.020mol·L-1 Na2SO4溶液,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t1时刻后Ag+和SO42-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B )A.B.C.D.二、填空题26.(1)实事证明,能设计成原电池的反应通常是放热反应,下列化学反应在理论上可以设计成原电池的是。
A.C(s)+H2O(g)=CO(g)+H2(g) △H>0B.NaOH(aq)+HC1(aq)=NaC1(aq)+H2O(1) △H<0C.2H2(g)+O2(g)=2H2O(1) △H<0(2)以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依据所选反应设计一个原电池,其负极反应为。
(3)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现将你设计的原电池通过导线与右图中电解池相连,其中,a为电解液,X和Y是两块电极板,则:①若X和Y均为惰性电极,a为CuSO4溶液,则电解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通过一段时间后,向所得溶液中加入0.2molCuO粉末,恰好恢复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的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②若X、Y分别为铁和铜,a仍为CuSO4溶液,则Y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27.如下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不同条件下可逆反应:A(g)+B(g) xC(g)的生成物C在反应混合物中的百分含量(C%)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
(1)若甲图中两条曲线分别表示有催化剂和无催化剂的情况,则曲线表示无催化剂时的情况。
(2)若乙图表示反应达到平衡后分别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和恒温恒容条件下向平衡混合气体中充入苛惰性气体后的情况,则 曲线表示恒温恒容的情况。
(3)根据丙图可以判断该可逆反应的正反应是 热反应(填“吸”或“放”),计量数x 的值 (填取值范围);判断的依据分别是 。
28、黄铁矿(主要成分为FeS 2)是工业制取硫酸的重要原料,其燃烧产物为SO 2和Fe 2O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