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行为量表

儿童行为量表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简称DDST)
个人 社会 精细 运动 言语
粗大 运动
丹佛发育筛查测验 (局部)
个 人 社 会
三、智力测验
❖ 智商(IQ)是智力数量化单位,IQ被定义为智龄与 实龄之比,再将商数乘以100(消除小数),即 IQ=100×(MA/CA)
❖ (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 (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 (三)瑞文渐进模型测验 ❖ (四)儿童适应行为评定量表
❖ (二)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Gesell development diagnosis scale,GDDS)
❖ (三)丹佛发育筛查测验(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DDST)
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
❖ 该量表用于评估2月~2岁半婴幼儿的智力发育水平, 确定婴幼儿智力发育迟滞或偏离正常水平的程度, 并帮助制定相应的早期干预措施。
❖ 该量表由3个部分组成:①心理量表有163个项目, 如对铃声的反应、用言语表达要求、用棍子够取玩 具,测查感知觉准确性、言语功能、记忆和简单的 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心理功能;②运动量表包含81 个项目,如行走拾物等,测查粗大和精细运动能力; ③婴幼儿行为记录有30个项目,观察记录儿童在测 查过程中表现出的协作性、胆怯、紧张和注意力等 行为。
力。
2.操作量表
❖ (1)译码测验:学习新联想的能力、手眼协调能 力、注意力及短时记忆力等。
❖ (2)填图测验:视觉辨认能力和对组成物体要素 的认知能力等。
❖ (3)积木图案测验:空间关系、空间结构和视 觉—运动协调能力等。
❖ (4)图片排列测验:部分与整体和逻辑联想能力 等。
❖ (5)拼物测验:想像力、利用线索能力和手眼协 调能力。
❖ ③人格测验,了解儿童人格特征;
❖ ④神经心理测验,评估大脑功能状况;
❖ ⑤临床评定量表,评估临床行为障碍和心理症状。
二、发育量表
❖ 发育量表的主要作用在于评估婴幼儿心理发 育水平,早期发现儿童心理发育迟滞,为及 时进行早期干预提供依据和指导。
❖ (一)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
❖ 每个条目分为通过和未通过二级评分,从心理量表 得到心理发育指数,运动量表得到精神运动发育指 数,据此判断儿童智力发育的水平和偏离常态的程 度。
❖ 美国耶鲁格大塞学G尔ese发ll及育其同诊事断所编量制表。适用年龄 是4周~3岁,主要用于婴幼儿心理发育的诊断。 ❖ 包括五个行为领域:①适应行为:包括对物体和
主要内容
❖ 一、儿童心理行为测验概述 ❖ 二、发育量表 ❖ 三、智力测验 ❖ 四、人格测验 ❖ 五、儿童神经心理测验 ❖ 六、临床评定量表 ❖ 七、选用测验原则
一、儿童心理行为测验概述
(一)心理行为测验的定义
❖ 心理测验是指对人的行为样本进行定量化分析和 描述的一种方法。
❖ 心理测验通常是在标准情景下进行的,通过问卷 答题和操作等方式测查儿童的心理或行为特征, 其施测和评分有标准的规则,如统一的指导语、 操作步骤和评分标准,测验结果采用数量化方式 描述。
❖ 此测验旨在丹早佛期发发现育儿童筛(查2月测~6岁验)的智力发 育的问题,个别实施测验,易于实施,评分和解 释方便,检查时间短,只需10分钟~半小时。 ❖ DDST共105个项目,按难度排列,涉及四个方面行
为能力:①个人社会技能:测查早期社会交往及 自助行为;②精细运动适应:如让儿童拾物,测 查其眼手协调运动等能力;③粗大运动:观测儿 童坐立、行走和跳跃等能力;④言语:测查儿童 的言语接受和表达能力。 ❖ DDST的每个条目按通过和不能通过二级评分,将 各方面的条目通过数累加成总分,据此分数划分 出儿童智力发育正常、可疑及异常3个等级。
背景的精细感知觉及手眼协调能力;②大运动行 为:主要涉及对身体的粗大运动控制;③精细运 动行为:包括手指的抓握和操纵物体的能力;④ 语言行为:观察语言表达及理解简单问题的能力; ⑤个人—社会行为:包括婴儿对居住的社会文化 环境的个人反应等。 ❖ 该量表根据检查者观察和父母报告对各项目评分。 根据五个行为领域所得分数与实际年龄的关系, 计算出各领域的发育商(DQ),据此判断儿童智 力发育的水平和偏离常态的程度。
(二)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
❖ 法国心理学家Binet和Simon于1905年编制,评价2 岁幼儿到成人的一般智力水平,1916年美国斯坦福 大学心理学家Terman修订了此量表,称为斯坦 福—比奈智力量表(S-B),此套量表曾先后两次 修订,1986年又作了第4次修订,简称S-B4。
❖ S-B4包括4个分量表和15个分测验:①言语推理: 由4个分测验组成,测查词汇、理解、言语关系等 能力;②抽象/视觉推理:包括4个分测验,测查 临摹和图象分析推理等能力;③数量推理:包括3 个分测验,测查计数、心算和逻辑运算等能力; ④短时记忆:包括4个分测验,测查数字记忆、句 子记忆和物体记忆等能力。
❖ 由Ra(ven三J C)于1瑞938文年编渐制进,既模可型做个测别测验验,又 可当团体测验用,特别适用于儿童和老年人。
❖ 该测验由系列图案项目组成。每一幅图案缺少某 一部分,要求受试者在6个或8个类似的备选图中 选择一个填补所缺少的部分。从易到难又分出3个 水平的版本:①彩色渐进模型(CPM):适用于 5~11岁儿童和智力水平较低者;②标准渐进模型 (SPM):适用于6岁以上的一般人群;③高级渐 进模型(APM):适用于1l岁以上的平均智力和高 于平均智力的人。
❖ (五)婴儿-初中学生社会生活能力量表
(一)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1.言语量表 (1)知识测验:一般知识兴趣及长时记忆的能力。 (2)领悟测验:对社会适应程度,尤其对伦理道德的
判断能力。 (3)算术测验:心算、注意力和短时记忆能力。 (4)分类测验:抽象和概括能力。 (5)背数测验:注意力和短时记忆力。 (6)词汇测验:词汇解释、言语表达和长时记忆等能
❖ (二)心理行为测验的作用
❖ 心理测验在临床主要用于辅助诊断、疗效评价和 指导康复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常用心理行为测验的种类
❖ 心理行为测验方法很多,分类也不统一,通常按测 验的功能进行分类,常用的测验种类有:
❖ ①发育量表,用于评估婴幼儿心理发育水平;
❖ ②智力测验,包括适应行为量表,评估儿童智力水 平和能力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