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针织服装设计 针织服装的裁剪

针织服装设计 针织服装的裁剪

第七章针织服装的裁剪
第一节裁剪前的准备
第二节裁剪方案的制定(略)
第三节裁剪工程
第四节净坯用料计算
第一节裁剪前的准备
一、棉针织物门幅的确定
二、合成纤维的门幅确定
三、对色、配料
四、验布
五、回缩
一、棉针织物门幅的确定
棉针织物光坯布的实际门幅是由轧光定型工序所确定的。

(一)轧光定型的作用
由于棉针织物在漂染加工中,受到一定的拉伸,产生长度伸长、门幅缩小、丝缕歪斜等现象,因而轧光定型的作
用即是:
1、改善织物的品质:纠正丝缕歪斜、使布面平整并具有
一定的光泽。

2、定型坯布幅宽:坯布轧光幅度的大小是根据坯布类别、
织造的筒径、密度标准(部颁标准)和坯布的缩率,再
结合各厂具体染整的工艺条件和经验而决定的。

(二)扎光定型的种类
轧光幅度以每隔2.5cm为一档。

分:
1、涨轧:经轧光后使坯布门幅加宽。

常用于绒布织物,因针
织绒布织物经拉绒后,长度伸长,因而绒布织物一般采用涨轧二档或三档。

2、平轧:经轧光后使坯布门幅不变。

棉毛织物由于其结构的紧
密性,在加工过程中变形较小,一般采用平扎或缩轧一档。

3、缩轧:经轧光后使坯布门幅缩小。

一般汗布类等单面织物采
用缩轧二档或三档。

因为轧光幅度为每隔2.5cm为一档(指筒状宽度),因而棉针织物光坯布的幅宽规格以5cm分档,与内衣规格的档差5cm形成对应的关系,不同规格的成衣选用不同幅宽的织物,对应由不同筒径针织机编织。

这就是针织坯布规格的多样性的特点,同时不同规格的成衣选用不同幅宽的光坯布,构成以上的原因之一。

二、合成纤维织物的门幅确定
合成纤维织物的门幅确定是通过热定型获得的。

热定型的作用:获得平整的布面;
降低收缩率;
提高尺寸的稳定性和抗皱性;
改善织物的风格;
调整织物门幅;
使织物达到规定的幅宽和克重。

热定型方法;干坯布定型:热风定型。

染前定型;
染后定型等多种方法。

三、对色、配料
1、对色配料
裁剪前应将主料(大身料)及辅料(领、袖、裤口罗纹等)进行比色配料和数量核对,务使产品各零部件色泽基本一致,并使数量配套。

为了减少“色差”,生产中也有将一批货所需的主料及辅料在染色前配好,采用统一锅染色处理,以避免主料和副料不同锅的染色所带来的色差。

2、数量核对
针织面料以称重的方法备料,以10件重量克数计算。

四、验布
因为针织坯布的疵点较多,所以验布是必需的工序,而且工作量较大,验布工作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成衣产品的合格率。

圆筒形针织物应检查坯布的两面。

发现漏针、破洞、断线、油针、花针及染整疵点的地方做上明显的记号,如用木夹、不同色线或色笔做不同标记并做好坯布质量记录。

五、回缩
经过轧光、定型、验布,针织坯布还需在平摊的状态下,堆置24小时以上,使坯布得到充分的自然回缩,在铺料裁剪前使线圈形态处于稳定状态,以降
第三节裁剪工程
针织服装的裁剪包括提缝、铺料、借疵、排料、裁剪、验片、打号等工序。

一、提缝
针织产品根据排料裁剪的要求,需要把圆筒形针织物的布边折痕提转到坯布中央位置,通过裁剪消除。

见教材P110图7-2。

二、铺料、借疵
铺料就是按工艺技术要求和裁剪方案所确定的铺料长度、层数和床数将布料平铺在裁床上的工艺操作过程,由于针织面料的织造疵点较多,在铺料、断料过程中还应进行借疵,即将坯布上的疵点借到裁耗部位或合缝处,如果属材料使用。

三、排料、划样
(一)排料的工艺要求
(二)排料方法
外衣排料在实践中归纳为20个字即:先大后小,紧密套排,缺口合并,大小搭配,避免色差。

针织坯布内衣产品常用的套裁排料方法有下列几种:
1.平套法:
2.斜套法:一般用于合肩产品。

3.镶套法:样板的一端镶进样板另一端的空档内,如背心样板的排料。

4.拼接套法:样板与样板相接的两侧空档,用作拼角或拼档,如棉毛裤的样板就采用这种排料方法。

5.循环连续排料法:如领子的排料。

(三)划样
第四节净坯用料计算
一、用料计算的方法
二、用料计算中的有关概念
三、用料计算
一、用料计算的方法
针织面料一般是以重量公斤数做为交易或核算依据的。

工艺计算中以十件产品的耗用公斤数为单位,根据生产任务总件数,求得总重量的方法进行的。

一、用料计算的方法
(一)主料、辅料分类计算
产品用料中,主料包括衣身、袖子、裤身、裆;辅料包括领口、袖口、裤口、下摆罗纹、滚边布等都应一一计算,不能遗漏。

(二)不同规格、幅宽要分别计算
不同规格的产品,选用不同幅宽的面料,应分别计算其用料,然后再相加。

(三)不同织物组织分别计算
(四)不同原料分别计算
二、用料计算中的有关概念
1.段耗与段耗率:段耗是指铺料过程中断料所产生的损耗,段耗的多少用段耗率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段耗率=段耗重量/投料重量×100%
段耗产生的原因:
①机头布;
②无法躲避的残疵断料;
③不够铺料长度,又不能裁制单件产品的余料;
④落料不齐而使用料增加的部分。

段耗率的大小与针织坯布的质量和工人技术
常用针织坯布的裁剪段耗率参考值
2.裁耗与裁耗率
裁耗是指排料、裁剪过程中所产生的损耗。

是反映排料是否合理紧凑的一项指标。

裁耗的多少用裁耗率来表示。

计算公式为:
裁耗率=裁耗重量/段料重量×100%
=裁耗重量/(衣片重量+裁耗重量)×100%
=裁耗重量/(投料重量-段耗重量×100%
3.成衣制成率
成衣制成率是指被制成衣服的坯布重量与投料总重量之比。

计算公式为:
成衣制成率=成衣重量/投料重量×100%
4.坯布的回潮率
坯布的回潮率是指坯布的含水量与干重之比,计算公式为:
坯布的回潮率=(坯布湿重-坯布干重)/坯布干重×100%
在计算坯布用料时,用于坯布干重与湿重之间的换算。

三、用料计算
(一)主料计算
1.10件产品用料面积(平方米)
10件产品用料面积(㎡)=(段长×门幅×2×段数)/(1-段耗率)
2.10件产品用料重量(㎏)
10件产品用料重量(㎏)
=10件产品用料面积(㎡)×干重(g/㎡)×(1+回潮率)/1000
10件产品毛坯重量(㎏)=10件产品用料重量(㎏)/(1-染整损耗率)(二)辅料计算
针织服装的辅料主要包括衣裤中各种边口罗纹、领子、门襟、口袋及滚边、贴边等辅料用布,与主料使用面料相同的或可以通过样板套料的方法计算出用料面积的,计算方法同的计算。

1.罗纹用料计算
罗纹用料一般以罗纹针筒针数、所用原料、用纱规格为依据,确定其每厘米长度的干燥重量,然后根据每件产品耗用罗纹的长度,计算出其重量。

计算方法如下:
(1)每件产品领口(或下摆)罗纹重量(g)=
每件产品罗纹样板长度(㎝)×干重(g/㎝)×(1+坯布回潮率)(2)每件产品袖口(或裤口)罗纹重量(g)=
每件产品罗纹样板长度(㎝)×2×干重(g/㎝)×(1+坯布回潮率)其中罗纹布每厘米干重见表7-3P118。

2、滚边用料
滚边用料一般使用横料,也就是说滚边料长度方向是针织坯布的幅宽方向(横向),滚边料的宽度(或段长)为针织布的长度方向(直向);滚边部位一般是领口、袖口、裤口、下摆。

滚边用料的计算仍然是先求出一件产品的用料面积,然后再换算成重量的方法。

(1)滚边用料长度的计算:
依据:滚边部位的规格;
缝耗;
两件产品部位之间的间隙,约1~1.5㎝;
滚边布的拉伸率:一般坯布为5%—10%,罗纹坯布为15%。

每件产品滚边用料的长度(㎝)=
[ 滚边部位规格㎝+缝耗0.75㎝]×(1-拉伸率)+1~1.5㎝
(2 )滚边计算用料宽度的计算:
依据:滚边部位滚边宽规格;
滚边折边量,一般为:0.5-0.75㎝;
拉伸扩张损耗,即由于横向的拉伸,宽度变窄,一般计0.5㎝。

每件产品滚边用料(双面)的宽度(㎝) =
滚边宽成品规格×2+滚边折边0.75㎝×2+扩张损耗0.5㎝每件产品(单面)滚边用料的宽度(㎝) =
滚边宽成品规格×2+滚边折边0.75㎝+扩张损耗0.5㎝(3)每件产品滚边用料计算:
每件产品滚边用料面积(㎡)=
(4)每件产品滚边用料重量的计算:
每件产品滚边用料重量(kg)=
3.缝线用量计算:
缝线用料的计算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十件产品耗的长度为参考,计算缝制一件产品需要线迹的长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