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考评方式与标准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考评方式与标准

《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考评方式与标准
课程考核是督促学生系统地全面复习掌握所学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和分析教学效果的重要环节。

高等师范教育的考核应坚持以职业岗位能力为重点,知识、技能并重,以能力和技能考核为主线的原则,摒弃那种只考查学生背书能力的考核方式。

考试在教学活动中具有导向、反馈、调节和激励功能,因此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建立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建立了“考试形式与教学内容、能力培养相适应的”课程考核模式。

一、课程考评指导思想:
根据我国《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中倡导的重视学生过程评价,形成多元评价等精神要求,坚持全面性、过程性、科学性、动态性、灵活性的考评原则,借鉴、总结我国有关学生考核评定改革的成功经验,力求发挥评价的教育价值,使评价本身成为推动学生进步的工具并能反应出学生的专业态度和实践能力,避免死记硬背。

重视个人作业(由学生个别完成,用于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框架,同时便于教师获取反馈信息)和小组作业(由学生小组完成,用于帮助学生将模块内知识融会贯通,并提升团队协作能力),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各个模块的评价与课程总体评价相结合,确保评价的有效性。

二、课程考核内容与方法
1、章节考核(100分)。

各章节考核分三部分:一是课堂表现记分(10%)。

课堂表现主要从上课听讲认真程度、参与讨论积极程度与回答问题的逻辑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考量。

二是作业记分(30%)。

作业由个人作业(由学生个别完成,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掌握本章节的基本知识,同时便于教师获取反馈信息)和小组作业(由学生小组完成,用于帮助学生将本章节的知识融会贯通,同时提升学生团队协作能力)两部分组成。

三是项目实践记分(60%)。

项目实践旨在搭建“学生实践性知识建构”和“实践理念化的教育智慧知识建构”的学习平台,实现学生从“应知应会的模仿性操作”到“会学会用的创造性反思”的转变。

2、上机理论考核(100分)。

上机理论考核分两部分,即期中上机理论考核(20%)和期末上机理论考核(80%)。

主要检验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的基本概念及原理的识记、理解和掌握程度。

3、期末实测考核(100分)。

主要检验学生对《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设计与实
施》中的基本理论运用实践的能力,分小组采用微格教学方式进行考核,本课程主讲教师3-5名作为评委进行评分和点评。

学生本课程最后成绩=章节考核平均得分×30%+上机理论考核得分×35%+期末实测考核得分×35%。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