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实验报告-总《正常人体结构》实验(实训)指导专业:班级:姓名:学号:日期:前言一、实验课的目的及要求正常人体结构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
本实验课的目的是通过观察标本模型,使学生掌握掌握人体九大系统器官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巩固解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自学、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要求学生:1.重视实验课,实验前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了解实验目的、方法及步骤并结合实验内容复习有关理论。
2.实验时要仔细观察、认真操作,并对观察结果进行思考。
如:(1)椎骨的形态特?(2)各部椎骨的特殊结构?(3)椎间盘的结构及临床意义。
(4)脊柱的侧面的四个生理弯曲及意义。
3.实验后,认真整理实验物品,如有损坏及时交给实验老师。
二、实验报告书写要求每次试验后要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要求文字简练、通顺、书写整洁。
主要项目要求如下:1.注明姓名、班级、组别、学号、日期、代教教师。
2.实验号数和题目(如:实验室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基本组织。
3.实验目的。
4.实验器材。
5.实验内容。
6.实验结果:将实验过程所观察到的内容认真得用铅笔绘画于实验报告上。
7.讨论和结论:实验讨论是根据已知的理论知识对结果进行解释与分析,实验结论是从实验结果中归纳出概括性的理解与判断,即达到使实验结果能验证基本概念或基本理论知识的目的。
三、实验室守则1.遵守学习纪律,准时到达实验室。
实验时因故外出或早退应向教师请假。
2.要严肃认真地进行实验,实验期间不得进行任何与实验无关的活动。
3.保持实验室安静,讲话要低声,不要影响其他人实验。
4.实验时严格遵守代教教师及课代表的指示,实行各组器材自己使用的原则,不得与别组调换,以免混乱。
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细胞基本组织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基本组织 (1)第二部分运动系统实验二骨和骨连结,躯干骨及其连接 (4)实验三颅骨及其连接 (7)实验四四肢骨及其连接 (9)实验五骨骼肌 (11)第三部分消化系统实验六消化管 (13)实验七消化腺 (15)第四部分呼吸系统实验八呼吸系统 (17)第五部分泌尿系统实验九泌尿系统 (19)第六部分生殖系统实验十男、女性生殖系统 (21)第七部分循环系统实验十一心的位置、外形 (23)实验十二传导系统和血管 (25)实践十三体循环——动脉血管 (27)实践十四体循环——静脉血管 (29)实践十五肺及肺循环 (31)第八部分感觉系统实践十六感觉器——视器 (33)实践十七感觉器——听器、皮肤 (35)第九部分神经系统实践十八中枢神经系统 (37)实践十九周围神经系统 (39)第十部分内分泌系统实践二十内分泌系统 (41)实验一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基本组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观察并熟悉上皮组织的特点,重点是比较几种上皮组织的细胞组成。
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3、陈述肌组织的组成。
二、实验物品1.光学显微镜2.上皮组织切片(单层扁平上皮或复层扁平上皮,HF染色)三、实验内容和方法1.观察光学显微镜,说出其组成机构造(实践图1-1)2.学习显微镜的使用方法(1)携取和放置:取镜时要轻拿轻放,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坐,放于实验台上并偏左,使镜臂朝向自己,显微镜放置里身体大约10cm 处,便于观察(2)采光:打开光源,从低倍到高倍循序看片。
低倍时光线不必太强,可通过光亮度调节钮进行调节。
(3)低倍镜的使用:将切片标体置于载物台上,有盖玻片的一面朝上,用片夹固定载玻片,并将组织正对载物体太孔。
通过粗准焦螺旋把载物台调到到最高,然后转动粗准焦旋使用载物台缓慢下降,直到物像清晰为止。
必要时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
(4)高倍镜的使用:将在低倍镜下已经清晰的组织移到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微调细准焦螺旋,直至物像清晰。
注意镜头不要和切片接触。
任务3.观察上皮组织切片,说出细胞的基本结构(1)低倍镜观察:低倍镜下可见复层扁平上皮细胞体积较小,排列紧密,细胞质染成浅红色,核圆形,呈蓝色,细胞间界限清楚。
(2)高倍镜观察:高倍镜下复层扁平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不太清楚,核内可见不均的染色质块。
有的可见核仁,细胞器一般看不到。
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类型实验实训室实验日期20 年月日节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结果(一)指出下列镜下图系何种组织?并画线指出的部位是细胞的什么结构?。
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实验二骨和骨连结,躯干骨及其连接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能陈述骨的形态、分类和构造。
2、会说出关节的基本构造。
3.能在骨标本上说出躯干骨的组成,胸廓的组成。
4.能在骨标本上辨认椎骨、胸骨的形态结构。
5.能指出躯干骨的主要体表标志。
二、实验物品人体骨架标本、不同形态骨标本、骨构造标本。
脱钙骨和煅烧骨标本。
关节构造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1.骨的分类在人体骨架标本和不同形态骨标本上辨认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观察它们的形态特点和分布。
2.骨的构造取股骨纵切标本观察,区别长骨的骨干和两端,辨认骨髓腔和两端的关节面。
在股骨和跟骨剖面标本中,观察骨密质和骨松质的配布形式。
3.直接连接取颅和脊柱腰段失状切标本,分别观察缝、韧带和椎间盘,总结纤维连结和软骨连结的形态特点。
4.关节:(1)关节的基本结构取肩关节标本观察关节囊的构造、关节面的形态及其与关节软骨的关系,关节腔的构造。
(2)关节的辅助结构取膝关节标本观察关节的韧带及其与关节囊的关系,半月板的位置及形态。
5.椎骨:选取胸椎标本,观察椎骨的一般形态,辨认椎体、椎弓、椎孔、横突、棘突和上、下关节突。
取寰椎、枢椎、一般颈椎、胸椎和腰椎,分别观察它们的形态特点。
取骶骨标本,辨认岬、骶前孔、骶后孔、耳状面、骶管、骶管裂孔和骶角。
活体摸辨骶角的位置。
6.椎骨的连结:取脊柱腰段正中矢状切面标本,观察椎间盘的位置、形态和构造;前纵韧带、后纵韧带、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和黄韧带的附着部位;关节突关节组成和位置,椎管和椎间孔的形态、位置。
7.脊柱:取人体骨架标本上观察脊柱的位置、组成和形态特点。
在活体上摸辨第七颈椎棘突。
8.胸骨:取胸骨标本观察,区别胸骨柄、胸骨体和剑突,活体摸辨颈静脉切迹和胸骨角。
9.肋:区别肋软骨和肋骨。
取一较长的肋骨,区别其前端和后端,寻认肋沟。
10.胸廓: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观察胸廓的组成和形态,辨认肋间隙、肋弓、胸骨下角。
在活体上摸辨第2—12肋,第1—11肋间隙、肋弓和剑突。
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类型实验实训室实验日期20 年月日节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结果1.试述骨的构造?2.颈、胸、腰椎各有什么主要特点?实验三颅骨及其连结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会陈述颅的分部、各部颅骨的名称和位置。
2.颅的各面的形态结构。
3.能说出颞下颌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颅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4.会理解新生儿颅的形态结构。
二、实验物品1.整颅标本和模型;分离颅骨标本和模型2.颅的水平切和矢状切标本和模型。
3.下颌骨、颧骨、上颌骨、蝶骨、筛骨、舌骨4.骨性鼻旁窦标本。
5.新生儿颅标本。
6.关节囊外侧壁已切除的颢下颌关节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1.取整颅和下颌骨、舌骨标本,观察颅的分部和各颅骨的位置。
2.取下颌骨标本观察,辨认下颌体、下颌支、髁突、牙槽弓、牙槽、下颌角、下颌孔、骸孔、探寻下颌管。
3.取舌骨标本观察,区分舌骨体和大角。
4.取颅的水平切面和正中失状切面标本,观察颅各面的形态结构。
5.整颅观察完毕,活体摸辨枕外隆凸、乳突、颧弓、眶上切迹、下颌角、髁突、舌骨体。
6.取新生儿颅标本与成人的颅比较,观察前囟和后囟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7.取关节囊已打开的颞下颌关节标本观察颞下颌关节的组成、结构特点。
结活体,验证颞下颌关节的运动。
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类型实验实训室实验日期20 年月日节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结果实验四四肢骨及其连结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会陈述四肢骨的组成和位置。
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髋骨、股骨、胫骨和腓骨的主要结构。
2.能说出四肢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3.会理解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距小腿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4.会陈述骨盆的组成,分部;男、女性骨盆的形态差别。
5.能说出桡腕关节的组成。
二、实验物品1.人体骨架标本,四肢骨标本。
2.打开关节囊的肩关节、肘关节、髋关节、膝关节、桡腕关节和距小腿关节标本成模型。
3.男、女性骨盆标本或模型。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1.整体观察先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四肢各骨的名称、位置及各骨的邻接关系,查看四肢骨和躯干骨连结的部位,然后在活体上分别确认各骨的位置。
2.上肢骨取肩胛骨、锁骨、肱骨、桡骨、尺骨、标本观察,取手骨的串联标本观察。
3.上肢骨的连结取关节囊打开的肩关节、肘关节、桡腕关节标本,观察各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结合活体,验证各关节的运动。
4.下肢骨取髋关节、股骨、胫骨、腓骨的标本观察。
5.下肢骨的连结(1)取骨盆标本观察骶髂关节、耻骨联合、骨盆的组成和分部、男女性骨盆的形态差别。
(2)取打开关节囊的髋关节、膝关节和距小腿关节标本,观察各关节的组成和结构特点。
结合活体,验证各关节的运动。
在足关节标本上,观察足弓的形态和维持足弓的结构。
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类型实验实训室实验日期20 年月日节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三、实验结果实验五骨骼肌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会陈述肌的分类、构造和辅助结构。
2.会知道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背阔肌、竖脊肌、胸大肌、肋间肌、前锯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臀大肌、梨状肌、股四头肌、缝匠肌和小腿三头肌的位置和功能。
3.会知道腹前外侧各肌的位置、功能及形成的主要结构。
4.会陈述膈的位置、功能、裂孔及通过结构。
二、实验物品各种形态肌的离体标本。
大腿部的横切面标本。
暴露全身肌肉的尸体标本。
三、实验内容和方法1.取各种形态肌的离体标本结合尸体标本,观察长肌、短肌、扁肌和轮匝肌的形态和分布。
辨认肌腹、肌腱和腱膜。
2.取大腿部横切面标本,观察浅筋膜和深筋膜的结构和分布。
在解剖好的尸体标本上观察滑膜囊和腱鞘。
3.观察暴露全身肌肉的尸体标本。
4.活体摸辨胸锁乳突肌、竖脊肌、胸大肌、三角肌、肱二头肌、股四头肌、髌韧带、小腿三头肌、跟腱所形成的轮廓。
实验实训报告实验实训项目名称实验实训类型实验实训室实验日期20 年月日节指导老师一、实验目的:二、实验内容:四、实验结果实验六消化管一、实验目的与要求1.会陈述胸腹部标志线和腹部分区。
2.会陈述消化系统的组成,各段消化管的位置、形态、内部结构和连续关系。
3.会陈述咽峡的组成,腮腺的位置,腮腺管的开口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