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四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四含答案

2018年初级统计师考试《基础知识》复习题及答案四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在经济普查年份,基本单位统计的统计方法是(C )。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典型调查2.在非经济普查年份,国家统计局对基本单位统计的统计方法未作统一规定,一般采用(B)。

A.抽样调查B.重点调查C.全面调查D.典型调查3.产业活动单位是本部的,如果没有法定代码,使用法人单位法定代码的前8位,第九位校验码填(B)。

A.AB.BC.CD.D4.单位负责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组织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又称(C)。

A.单位主管B.单位代表C.法定代表人D.法定负责人5.机构改革中,有些单位虽然名称有变化,但其基本职能未变,成立时间要填写(A)。

A.最早成立的时间B.名称改变时间C.改革开始时间D.改革结束时间6.登记注册(或批准)机关级别划分的级别数为(C)。

A.2B.3C.4D.57.从业人员期末人数是指期末最后一日24时在本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劳动报酬的人员数,属于(B)。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累计指标8.无论用工单位单位是否直接支付劳动报酬,劳务派遣人员的填报单位均为(D)。

A.劳务派遣单位B.订立劳动合同的单位C.户籍所在地行政单位D.实际用工单位9.在计算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时,公休日与节假日的人数应(C)。

A.按期初人数计算B.按期末人数计算C.按前一天的人数计算D.按后一天的人数计算10.在年内新成立的单位年平均人数的计算方法为:从实际开工之月起到年底的月平均人数相加除以(B)。

A.开工月数B.12个月C.开工后的整月数D.单位成立月数11.工资总额包括单位从个人工资中直接为其代扣或代缴的房费、水费、电费、住房公积金和社会保险基金个人缴纳部分等,是(B)。

A.税后工资B.税前工资C.基本工资D.绩效工资12.财务统计是桥梁,连接着统计核算与(C)A.经济核算B.财务核算C.会计核算D.资产核算13.固定资产合计表示固定资产经过扣减折旧、减值准备等后的期末余额,属于(B)。

A时期指标B.时点指标C.平均指标D.总体指标14.负债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的依据是(C)。

A.流动性B.债务数额的大小C.偿还期长短D.负债的原因15.企业在报告期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应税劳务应收取的增值税额称为(D)A.销售税额B.出口退税C.进项税额D.销项税额16.生产活动统计的目的是全面系统地调查、整理和提供一定时期国民经济各行业(各部门)生产活动成果流量,或在一定时点上的存量,以及与生产活动相关的(A)。

A.基本条件B.基本范围C.基本物资D.基本目标17.对国民经济生产活动的总体统计一般称为国民经济核算,其主要指标是(B)。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居民消费价格指数D.工业生产者价格支持18.总产出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货物和服务的全部价值,包括转移价值和(C)。

A.投入价值B.生产价值C.新增价值D.中间价值19.最终消费是指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对于货物和服务的全部最终消费支出,分为居民消费和(C)。

A.集体消费B.国家消费C.政府消费D.企业消费20.在计算货物的出口和进口价格时,按照(B)。

A.到岸价格B.离岸价格C.出厂价格D.销售价格21.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一般采用(A)A.产品法B.生产法C.收入法D.支出法22.工业总产值计算的依据是(A)。

A.现行价格B.期初价格C.期末价格D.平均价格23 .批发和零售业总产值表现为通过商品购销活动追加到商品上的价值,也就是商品销售收入减去商品进价所得的差额。

(B)A.净利润B.毛利C.销售额D.商品价值24.为了避免流通过程中的重复计算,需要扣除外购的运费和装卸搬运费,这样可以保持商品购进价格的(D)。

A.真实性B.准确性C.完整性D.一致性25.住宿和餐饮业总产值即住宿和餐饮业营业额,不包括(C)。

A.客房收入B.餐费收入C.商品宣传收入D.商品销售收入二、多项选择题1.单位详细名称按照民政部门登记、批准的名称填写的单位包括(ABDE)。

A.社会团体B.民办非企业单位C.行政事业单位D.基金会E.基层群众自治组织2.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型企业划分办法》的规定,将单位划分为大型、中型、小型和微型的依据指标包括(ADE)。

A.从业人员B.占地面积C.进出口总额D.营业收入E.资产总额3.基本单位统计中,联系方式包括(ACDE)。

A.固定电话B.单位地址C.移动电话D.邮政编码E.网址地址4.营业状态是指企业(单位)的生产经营状态,包括营业、停业和(BCDE)。

A.休假B.筹建C.当年关闭D.当年破产E.其他5.执行会计标准类别分为(ABCDE)。

A.企业会计制度B.事业单位会计制度C.行政单位会计制度D.民间非盈利组织会计制度E.其他6.从业人员统计包括(CE)。

A.从业人员期初人数B.从业人员期中人数C.从业人员期末人数D.从业人员变动人数E.从业人员平均人数7.从业人员统计的指标包括(ADE)。

A.在岗职工B.临时工C.实习员工D.劳务派遣人员E.其他从业人员8.其他从业人员是指本单位中不能归到在岗职工、劳务派遣人员中的人员,具体包括(ABCD)。

A.非全日制人员B.聘用的正式离退休人员C.减织人员和第二职业者D.在本单位中工作的外籍和港澳台人员E.编制外招用的人员9.在岗职工工资总额是指本单位在报告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在岗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从构成角度分解为(BCDE)。

A.管理费用B.基本工资C.绩效工资D.工资型津贴和补贴E.其他工资10.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中的基本工资也可称为(ACD)。

A.标准工资B.效益工资C.合同工资D.谈判工资E.业绩工资11.工资性津贴和补贴具体包括补偿特殊或额外劳动消耗的津贴、岗位性津贴、保健性津贴及(BCE)。

A.全勤津贴B.技术性津贴C.地区津贴D.节约性津贴E.其他津贴12.企业财务统计主要包括以下几大部分:(BCDE)。

A.产品销售统计B.资产负债统计C.损益及分配统计D.人工成本及增值税统计E.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统计13.企业的资产总计中,非流动资产可分为(ACDE)。

A.长期股权投资B.应收账款C.固定资产D.无行资产E.其他非流动资产14.资产归为流动资产的条件是(BCDE)。

A.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器具和工具B.预计在一个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C.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D.预计在资产负债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E.自资产负债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15.公司的所有者权益又称股东权益,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和(CD)。

A.法人资本B.个人资本C.盈余公积D.未分配利润E.外商资本16.应交增值税是指企业按税法规定,从事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本期应缴纳的税金,其中增加货物价值的活动包括(AE)。

A.货物销售B.产品创新C.劳动效率提高D.降低原材料成本E.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17.土地和固定资产支出是指用于土地以及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方面的资金支出,包括的方面有(ACE)。

A.土地购置B.职工住房公积金C.房屋和建筑物D.工会经费E.机器设备18.增加值,也称追加价值,是所有常住单位在生产过程中创造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的转移价值之和,其计算方法有(BCD)。

A.消费法B.生产法C.收入法D.支出法E.投入法19.收入法增加值的组成部分包括(ABCD)。

A.固定资产折旧B.劳动者报酬C.生产税净额D.营业盈余E.净出口总额20.营业盈余是指企事业单位从生产经营总收入中扣除部分项后的剩余,其中部分项包括(BCE)。

A.固定资产投入B.成本C.费用D.流动资金E.税金21.居民虚拟消费支出包括(ABCD)A.单位以实物报酬及实物转移的形式提供给劳动者的货物和服务B.住户生产并由本住户消费了货物和服务C.金融机构提供的金融媒介服务D.保险公司提供的保险服务E.居民用货币购买的服务22.目前我国开展的生产活动统计范围主要包括的国民经济行业门类有(ABCDE)。

A.农业B.工业C.建筑业D.批发和零售业E.其他服务业23.工业总产值包括(ABE)。

A.生产的成品价值B.对外加工费收入C.对外提供的原材料D.工人年劳务报酬E.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24.工业总产值计算时应遵循的原则包括(CDE)。

A.范围一致原则B.实际消耗原则C.工业生产的原则D.最终产品原则E.“工厂法”原则25.建筑业总产值包括(BDE)。

A.土地产值B.建筑工程产值C.维修工程产值D.安装工程产值E.其他产值三、判断题1.基本单位的统计方法在经济普查年份和非经济普查年份没有区别。

( × )2.已经领取了法定代码的法人单位和产业活动单位可以使用法定代码,也可以使用临时代码。

( × )3.尚未领到法定代码的或不属于法定代码赋码范围的单位,一律由各级统计部门从临时代码段中赋予代码。

( √ )4.在基本单位统计中,凡经登记主管部门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单位,可以任意挑选一个名称填写。

( × )5.在基本单位统计中,企业法定代表人按照《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填写,事业单位法定代表人按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填写。

( √ )6.在基本单位统计中,中间因某种原因停顿后又恢复的单位,其成立时间填恢复设立的时间。

(×)7.在基本单位统计中,登记注册类型是指企业或企业产业活动单位的登记注册类型,按其在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登记注册的类型填写。

( √ )8.中央与地方双重领导的单位,一律划分为中央属。

( × )9.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包括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和寺院、宫、观、清真寺、教堂等。

( √ )10.从业人员包括离开本单位但仍保留劳动关系,并定期领取生活费的人员。

( × )11.在岗职工不包括处于试用期的人员。

(×)12.教师、编辑等不坐班人员属于其他从业人员中的非全日制人员。

(×)13.对人员增减变动很小的单位,其月平均人数可以用月初人数与月末人数之和除以2求得。

(√)14.对新建立不满整月的单位(月中或月末建立),在计算报告月的平均人数时,应以其建立后各天实有人数之和,除以该单位建立的天数。

(×)15.以实物形式支付的报酬,不应列入工资总额的计算范围。

(×)16.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中,基础工资不含定时、定额发放的各种奖金、各种津贴和补贴、加班工资,但包括补发的上季度或上一年度的基础工资。

(×)17.房地产开发企业(单位)购置的土地、尚未销售的商品房等均计入“存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