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教案《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7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教案《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七年级历史部编版下册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知道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的发明、应用和外传;
2.了解宋元时期我国陆路和海路发达的概况;
3.理解宋元时期我国出现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分析宋元时期交通发达的原因及影响。

教学重难点
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2.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材料一
韩国学者宣称“韩国是活字印刷术起源国”有两手“证据”:
证据一:《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1377年,发现于韩国清州,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于认定它为世界上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

证据二:韩国学者根据《梦溪笔谈》的记载对泥活字进行还原,发现了“问题”,例如“易碎”“不牢固”等。

韩国学者提出,事实上毕昇创制的胶泥活字及其印本并未见流传,可见仅仅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只是一个设想,并没有付诸实施。

材料二
1965年,浙江温州市郊白象塔内出土佛经印本残页《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有关专家考证认定为是毕昇之后大约50年(1103年)北宋时期的泥活字印本,应是迄今发现存世最早的活字印刷品。

且依照《梦溪笔谈》中的记述,后人完全可以再造毕昇当年发明的活字,清朝就有苏州李瑶、安徽泾县翟金生用毕昇遗法制泥活字证明可行。

根据以上两段材料,你如何看待中韩关于“活字印刷术起源国”之争?
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1.雕版印刷术
(1)发展历程: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辽、宋、西夏、金时期,这一技术进一步发展。

(2)存在弊端:刻版费工费时,刻好的版只能印制一种书籍。

2.活字印刷术
(1)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

(2)流程:胶泥刻字→烧汁字模→排字固版→印刷拆板。

拆板后的完好泥字可再次进行排字固版。

三、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
(1)发展过程
①司南: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制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②罗盘:北宋时期,人们把带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就制成了罗盘。

③指南针: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2)影响: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
(1)发明:唐朝时,中国入已经发明了火药。

(2)应用
①火药在宋代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②宋金战争和蒙古人在灭金、灭宋的战争中,都大量使用了火器。

③南宋制造出枪炮的始祖——竹管火枪,揭开了世界军事史上热兵器时代的序幕。

④元朝用金属取代竹筒,发明了威力更大的火铳(chòng)。

(3)外传: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了欧洲。

(4)影响: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四、发达的中外交通
1.陆路交通
(1)背景: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2)表现
①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更是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以加强同各地的联系。

②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海路交通
(1)背景: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发展。

中国的航海家除了使用指南针外,也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

(2)表现
①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人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②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五、重点归纳
1.宋元时期重大利技成就出现的原因
(1)起点高,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

(2)宋元时期,民族交融以及对外交往频繁,为文化繁荣提供了条件。

(3)宋元时期,经济发展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物质基础。

(4)广大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发挥。

2.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陆续传人西方,对欧洲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1)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欧洲只有上等人才能读书和接受教育的状况,为欧洲科学的发展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条件,便利了资产阶级文化的传播。

(2)火药和火器的使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贵族。

(3)指南针的传播,为欧洲航海家发现美洲、到达印度和实现环球航行提供了条件。

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影响全世界,并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步伐,这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

3.宋元时期交通的地位和表现
(1)地位:宋元时期,古代交通进入鼎盛时期。

(2)表现
①宋朝将指南针应用到航海上,使航海技术大大提高。

宋朝已把帆船作为海上交通的重要工具,从广州、泉州等地出航东南亚、印度洋以至波斯湾。

②元朝时,交通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元期除继续开挖运河,使京杭大运河全线通航外,又开辟了以海运为主的漕运路线。

元朝的疆域之大,盛于前代;驿站分布之广,也为前代所不及。

在全国水陆通道上,遍设驿站,构成了以大都为中心、通向全国乃至境外的稠密的驿路交通网。

六、随堂演练
1.毕昇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发明家,曾为书肆刻工。

他根据实践经验,发明了()。

A.雕版印刷术B.活字印刷术
C.铜活字印刷术D.木活字印刷术
2.培根说:“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种发明而为之改观。

首先是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

”这里所说的第三种“发明”是指我国古代的()。

A.指南针B.火药C.印刷术D.造纸术
3.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的交通范围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新局面。

元朝时我国()。

①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②陆路可通往俄罗斯等欧洲国家
③海船开始使用指南针④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