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习题完整版

运动生理学习题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第九章体适能与运动处方(一)填空题1.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再次深化了健康的概念,认为健康应包括、和道德良好。

2. 肌适能主要包括3. 体适能由和组成。

4. 健康体适能主要包括,,和柔韧素质。

5. 技能体适能主要包括,,,灵敏,协调和反应时间等。

6. 有氧适能是指人体、和氧的能力。

7. 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取决于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的功能,具体主要取决于下列因素: ,,,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

8.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

9. 最大摄氧量的测定方法有直接测定法,间接测定法两类,其中后者有,10.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性别,年龄,体脂和等。

11.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的增加造成的。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针对普通人群的肌肉耐力标准评价方法是。

14. 依据运动时代谢的特点,将健身活动分。

15. 在运动处方的实施过程中,每一次训练课都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和。

16. 运动处方四要素包括度,和运动时间。

17.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的用于发展和保持健康成年人有氧适能和身体成分的具体运动处方推荐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的持续或间歇有氧活动。

18. 美国运动医学会(1998)推荐采用抗阻训练发展肌肉力量和耐力,其运动处方建议采用每周,一组改善主要肌群的练习,每次练习须完成重复。

(二)判断题1. ()目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确定的“健康”概念,一个人只要躯体和心理健康就可以认为是健康的。

2. ()人体在运动时,心输出量根据需要分配至各器官,心脏和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明显增加,内脏及不参与运动的肌肉血流量减少。

人体安静心输出量则平均分配至各器官。

3. ()许多研究证实,心脏的泵血功能是决定氧运输能力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决定有氧适能水平的重要因素。

4. ()心输出量是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 (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

换而言之,发展和提高耐力运动员的心泵功能,是提高运动员耐力的重要方面。

5. ()肌肉耐力和肌肉力量高度相关,肌肉力量愈大,则肌肉耐力愈好。

6. ()除了最大吸氧量以外,乳酸阈也是反映有氧能力高低的指标。

7. ()Ⅱ型肌纤维较Ⅰ型的有氧氧化能力高、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力量产生效率高、抗疲劳性强。

8. ()最大摄氧量直接测定法非常准确,因此通常都选用这种方法测定最大摄氧量。

9. ()30岁以后,最大摄氧量随年龄增长而渐渐衰退,活动少的人每10年会降低8~10%,而活动多的人,每10年只下降 4~5%。

长期坚持耐力运动者,每10年甚至只降低1~2%。

10.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是由体脂的增加造成的。

所以,保持或改善有氧适能水平的最简易方法是减少多余的脂肪。

11. (×)学者包查 (1983)认为最大摄氧量70~80%受遗传的影响,可见,最大摄氧量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并不能通过训练有效提高。

12.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1RM测验,1RM是指恰能举起一次的最大重量,1RM最大负荷是通过测验和修正而决定的。

为了准确,每次都应选择不同的器械装置以比较测验结果。

13. ()美国运动医学会要求普通人使用俯卧撑评价肌肉耐力时,男性采用标淮动作:手与肩同宽,躯干保持伸直,抬头,脚趾着地;女性采用“跪式”俯卧撑:膝关节弯曲,着地,小腿抬起,手与肩同宽,躯干保持伸直,抬头;14. ()美国运动医学会要求普通人使用仰卧起坐评价肌肉耐力时,受试者呈仰卧位,膝关节屈90°,手臂自然放在胸前。

15. ()肌适能除肌肉力量和耐力以外还包括速度,爆发力,灵敏性,平衡和神经肌肉的协调性。

16. ()专项运动员的身体素质都很好,所以不需要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只需要制定竞技运动处方。

(三)单选题1. 体适能概念源自于()A中国B英国C日本D美国2. 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是()A健康体适能B技能体适能C有氧适能D肌适能3. 与动作、舞蹈和体操等表现有关的运动技术能力即()A 健康体适能B技能体适能C有氧适能D肌适能4. 在耐力性运动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是()A有氧适能B肌适能C技能体适能D健康体适能5. 限制人体劳动和运动能力 (特别是耐力运动)的最重要的因素是()A肺通气量 B心率C心输出量D呼吸的频率6. 肌肉利用氧的能力可用氧的利用率来衡量,其具体数值可由()算出A动脉血氧含量 B动静脉氧差C血压D血红蛋白7. ()型肌纤维有氧氧化能力高、收缩速度慢、收缩力量小、力量产生效率高、抗疲劳性强AⅠ型BⅡ型CⅡa型D Ⅱb型8. 30岁以后有氧适能随年龄增长而降低,有一半的原因是由于()A 自然衰老B锻炼活动减少C体脂增加D疾病9. 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即()A健康体适能 B体适能C肌适能D有氧适能10. 测定肌肉力量最容易和最方便的方法是()A1RM测验B仰卧起坐C俯卧撑D卧推11. 应用1RM测验测定肌肉力量时, 测验胸肌和上臂肌群应选择何种练习()A弯举 B颈后推 C硬推D卧推12. 以下哪项不是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A跆拳道B游泳C舞剑D滑雪13. 以下哪项是有氧代谢为主的运动()A 潜水B举重C骑自行车D冰球14. 1梅脱相当于()-1-1A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350ml,相对值约为·kg·min-1-1B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250ml,相对值约为·kg·min-1-1C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350ml,相对值约为·kg·min-1-1 D静息状态下耗氧量绝对值约为250ml,相对值约为·kg·min15. 如果步行时的METs为,则此时耗氧量的相对值为()-1-1 -1-1 -1-1 -1-1A ml·kg··kg·minC 15 ml·kg·minD 20ml·kg·min16. 制定运动处方前填写PAR-Q筛选问卷的目的是什么()A确保运动安全B确定运动强度C选择运动形式D 确定运动时间17. 以下那一项不属于运动处方四要素()A 运动频率B运动形式C注意事项D运动强度18. 最大心率不容易测定,可采用公式推算。

若某同学的年龄是25岁,则公式推算他的最大心率为()A 200B 195C 190D 205(四)多选题1. 机体氧的摄取和运输能力具体主要取决于()A肺的通气能力B血液的载氧能力C心脏的泵血能力D动脉血管对血液的再分配能力2. 判定肺通气能力的指标有()A肺活量B呼吸频率C最大通气量 D 每分通气量3.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A遗传B性别和年龄C体脂D训练和有规律的健身活动4. 从事规律的负重练习可以()A 有助于提高或维持骨密度,避免骨质疏松的发生B 改善神经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促进肌肉发达,维持肌肉质量C 优化身体成分,促进瘦体重增加D 强化软组织的强度,对于老年人群来说,还可以缓减腰背疼痛和行动迟缓等5. 反映人体有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有()A最大摄氧量B乳酸阈C12分钟跑成绩D 仰卧起坐6. 以下哪几项属于肌肉耐力测验()A1RM 测验B仰卧起坐C俯卧撑D卧推7. 运动处方按应用的对象和目的可分为()A健身运动处方B竞技运动处方C康复锻炼运动处方D 减肥运动处方8. 身体活动和锻炼的健身益处有()A促进心肺功能的提高B降低冠状动脉疾病危险因子C降低致病率和死亡率D降低焦虑和忧郁9.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有()A因人而异的原则 B有效的原则 C安全的原则D全面的原则10. 以下哪些指标可用来确定运动强度()A最大心率贮备B代谢当量C自感用力度D最大心率(五)名词解释1. 体适能2. 健康体适能3. 技能体适能4. 有氧适能5. 氧的利用率6. 肌肉耐力7. 运动处方8. 运动强度9. 健身运动处方10. 竞技运动处方11. 康复运动处方12. 靶心率13. 梅脱14. 肌适能(六)简述题1. 何谓体适能它包括哪几个方面的内容2. 什么是有氧适能,它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3. 简述评定有氧适能的常用方法有哪些?4. 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哪些?5. 肌适能的含义如何,它主要包括哪几方面的内容?6. 怎样简便测定肌肉力量和肌肉耐力?7. 何谓运动处方其四要素是什么8. 运动处方按应用的对象和目的如何分类?9. 运动处方的设计中哪一个要素是最关键的,为什么?10. 制定运动处方的原则有哪些?11.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如何?12. 确定运动处方中运动强度的方法有哪些?13. 从事规律的负重练习对增强体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那些方面?14. 在运动处方实施中,选择运动形式的条件有哪些?15. 现代运动处方的运动形式主要有哪三类?每种运动形式例举三种以上的运动。

16. 运动处方应包括那几项内容?17. 何谓靶心率法如何应用靶心率来确定运动强度(七)论述题1. 有氧适能和肌适能的含义如何怎样评定有氧适能和肌适能2. 有氧适能的生理学基础是什么有氧适能的影响因素有那些3. 如何控制运动处方的强度?为什么说确定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最核心和最困难的部分?4. 运动处方的制定程序和原则如何?四、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 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2. 肌肉力量肌肉耐力3. 健康体适能技能体适能4. 有氧适能肌适能身体成分5. 平衡速度爆发力6. 摄取运输利用7. 肺的通气能力血液的载氧能力心脏的泵血能力8. 动静脉氧差9. 12分钟跑 Bruce方法10. 遗传训练有规律的健身活动11. 体脂12. 1RM测验13. 俯卧撑仰卧起坐14. 有氧无氧混合性活动15. 准备活动基本部分整理活动16. 运动强度运动形式运动频率17. 3~5天/周 55%/65%~90%最大心率(40~85%最大吸氧量贮备,40~85%最大心率贮备) 20~6O分钟18. 2~3天 8~10种 8~12次(二)判断题1.错;2. 错3. 对4. 对5. 错6.对7. 错8. 错9. 对10. 对11错12. 错13. 对14. 错15. 对16. 错(三)单选题 15B(四)多选题(五)名词解释1. 在应付日常工作之余,身体不会感到过度疲倦,还有余力去享受休闲及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

2. 与健康有密切关系的体适能,指心血管、肺和肌肉发挥最理想效率的能力。

3. 与动作、舞蹈和体操等表现有关的运动技术能力。

4. 人体摄取、运输和利用氧的能力,是实现有氧工作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