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校《运动生理学》考研专业课真题选编广州体育学院2003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一填空选择1 若增加外液中的Na浓度,可导致静息电位?;动作电位?2 正反馈的作用是使?3 机体处于寒冷环境时,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是由于?4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有?5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使突触后膜出现6 前庭器官的敏感度高对旋转、滚翻等运动能力的影响是减弱轻度增强大为增强无规律7 囊斑的适宜刺激是8 肾小球滤过作用决定于9胸内压在整个呼吸过程中通常都?大于还是小于大气压10 心肌不发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11 机体产生热适应时其生理反应的结果是:产热?散热?12 在水中游泳,若停留时间太长会引起小动脉?小静脉?而出现皮肤和嘴唇紫绀13 老年人健身锻炼时适宜运动量可用?公式来掌握。
14 反应速度取决于?15 在鼠长时间游泳至明显疲惫时,大脑中的ATP明显降低时,明显增高的物质是?16 依据肌丝滑行理论,骨骼肌收缩表现为?17 红细胞比容是指?18 期前收缩之后出现代偿间歇是由于?19 肌紧张属于?反射20 运动技能的形成,是由于大脑皮质上各感觉中枢与?细胞发生暂时神经联系二是非题1 儿童在运动时心输出量增加,主要是依靠增加每搏输出量来加大的2 准备活动可以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间3 对抗肌放松能力的提高,可以显著增加肌肉收缩的力量4 速度素质的高低与能量输出功率的高低无关5 血红蛋白的数量是影响最大吸氧量的一个因素6 大脑皮质处于适宜兴奋状态,有益于运动技能的形成7 运动动力定型越巩固,该动作就越难改造8 高级神经活动是指大脑皮质的活动9 肌紧张时由于骨骼肌纤维轮替交换地产生的微弱的收缩10 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分别在不同的骨骼肌中11 在学习体育动作时,若能感受到动作微细变化,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本体感受器功能提高了12 甲状腺素对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无明显影响13 肾上腺素的作用与副交感神经的兴奋效果相似14 从事不同运动项目时ATP 再合成的途径是一样的15 吸气时胸内负压增加,对心房、腔静脉和胸导管有扩张作用,有利于静脉回流16 肌纤维收缩时,一般I带和H区缩短,A带的长度不变17 时值与训练水平呈正变,其原因是随着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其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也提高,表现拮抗肌之间的协调程度提高,时值增加18 正常人血浆的PH值约在7.35-7.45,运动时血浆PH值向碱性方向变化19 外呼吸,气体的运输、内呼吸时呼吸过程中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20 基础代谢率最高的是青年男性三填空1 心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递质是?2 影响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最主要因素是?3 粗肌丝是由?分子组成4 800米跑时直接供能物质是?5 排泄的主要器官是?6 在剧烈运动时或情绪紧张等应激状态下,?激素分泌增加7 人类识别事物和鉴别事物,是靠?抑制实现的。
8 自动化的动作是由大脑皮质?部位所完成的动作9 跳跃运动员踏跳的速度属于?速度10 间歇性练习可分为间歇性训练和?两种11 人体内?机能惰性比躯干性机能大12 儿童大脑皮质神经活动过程是?过程占优势13 高原缺氧引起?的释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14 老年人适宜进行耐力性和?性项目锻炼15 在自动控制系统中,从受控部分到达控制部分的信息称为?16 肌纤维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物质是?17 测量动脉血压时,通常?主要反应搏出量的多少18 02 在血液中的主要运输形式是?19检查眼震颤的目的是检查?20 形成运动机能的巩固阶段,大脑皮质的?过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加集中四名词解释1 运动性免疫抑制2 林加尔德现象3 运动效果4 极点5 高原服习6呼吸商7 突触8 最大摄氧量五问答题1 论述力量素质的生理基础2 运动机能与一般的运动条件反射有什么不同?3试述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生理意义?4 试述“运动性疲劳”产生机制的几种学说广州体育学院2004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视紫红质在光化学反应过程中消耗的视黄醛,需要体内贮存的()来补充。
A 维生素E B维生素A C蛋白质D维生素B2.通气/血流比值减少时,意味着()。
A通气不足,血流过剩B通气过剩,血流不足。
C通气量与血流量匹配最合适D通气量加大,输出量增加。
3.准备活动和塞前状态在作用上相同之处为()。
A推迟疲劳的出现B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长短C加速恢复过程D减少能量消耗4.激烈运动时,主要通过动用()使心输出量增加。
A心率贮备,心收缩期贮备B心率贮备,心舒张期贮备。
C心率贮备,搏出量贮备。
D心率贮备,心泵贮备。
5.大量出汗时尿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B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C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D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
6.有训练的运动员及对热环境适应者能提高了出汗反应的敏感性和出汗能力,表现为()A出汗阈升高,出汗率增加。
B出汗阈下降,出汗率增加。
C出汗阈升高,出汗率减少。
D出汗阈下降,出汗率下降。
7.比较观察不同距离赛跑后心率和呼吸的变化是属于()水平的研究。
A遥测B细胞水平C器官系统D整体8.动作电位的显著特点是()。
A呈“全或无”现象B不衰减传导C脉冲式DA+B+C9.青春发育期开始是由于()。
A下丘脑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腺垂体大量分泌促性腺激素C下丘脑和腺垂体迅速发育,并大量分泌相应的激素。
D性腺大量分泌性激素。
10.较长时性的记忆与()有关。
A脑内糖代谢加强B脑内蛋白质合成C新突触的形成D神经元的后作用11.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关键部位在()。
A横关B肌质网C三联体D终末池12.检查眼震颤的目的是()。
A了解眼的视觉功能B检查眼肌功能C检查睫状体功能D检查前庭机能稳定性功能13.兴奋从心房到心室传导的延搁部位是()A房室束B结间束C房室结D窦房结14.人在从事不超过50%VO2max的运动时,呼吸当量会()。
A增加B下降C十分低下D保持恒定不变15.小肠内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A小肠液B胰液C胆汁D唾液16.当环境温度超过37`C时,集体主要通过()方式进行散若。
A传导B蒸发C辐射D对流17.运动时中性粒细胞增多时相的主要特点是()A白细胞总数略有增加B白细胞数明显增加C白细胞总数大大增加D白细胞数量明显减少18.形成和再现运动技能的体内信息源来自大脑皮质()A听觉B视觉C动觉D一般解释区19.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是通过与()受体结合而发挥的。
A细胞膜B细胞浆C细胞核D蛋白质20.人体中内分泌腺的分泌活动()上位内分泌腺,而通过分泌促激素()下体位内分泌腺的活动。
()A受控于,支配B控制,支配C受控于,抑制D控制,抑制二、判断是非题。
正确的请在括号内填“是”,错误的则填“非”。
每题1.5分,共30分。
1.牵张反射的感受器位于颈动脉窦。
()2.在反馈调节中,控制部分和受控部分之间存在着双向信息联系。
( )3.人体的生理惰性主要表现在人体的一切活动都是反射活动和运动器官的惰性上。
( )4.肌纤维兴奋性高时,刺激强度低且作用时间短就能引起兴奋。
( )5.等张收缩的特点是收缩过程中阻力不变,而速度改变。
( )6.饥饿时胰岛素分泌增高,使血糖升高。
( )7.心肌不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因为兴奋性低的关系( )8.视锥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中央凹处,视杆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边部分( )9.动作到达自动化后,第二信号系统对运动技能的完成不起作用。
( )10.中心静脉压与外周静脉压之差越大,静脉回流量越多。
( )11.氧与血红蛋白的结合与分离,取决于血液中的氧分压的高低及酶的促进。
( )12.力量练习憋气时胸内压高于大气压,静脉回流量减少。
( )13.能量输出功率最高的是乳酸能系统。
( )14.原尿与血浆的区别在于原尿中蛋白质极少。
( )15.青春期高血压是由于性腺和甲状腺分泌旺盛引起的。
( )16.在高原比赛时,由于缺氧导致耐力性和力量速度性项目成绩明显下降。
( )17.对寒冷产生适应的人寒蝉阈值较低。
( )18.老年人由于胸腺的退化使免疫功能减退。
( )19.红细胞的主要机能是维持血浆的渗透压和酸碱度。
( )20.Ca2+与肌钙蛋白的结合与解离,是触发肌肉收缩的关键原因. ( )三、填空题。
每题1.5分,共30分。
1.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的大小。
2.运动生理学中,对人体常用的实验和()法。
3.由肺扩张或缩小引起的抑制或兴奋的反射,称之为()反射。
4.静息时细胞膜主要对()有较大的通透性。
5.在高原停留数周后,心输出量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由于()。
6.有训练的运动员在进行长时间中等强度或大强度的运动后,可出现()细胞增多时相。
7.无氧耐力的高低主要取决于肌肉内糖酵解供能的能力、()及脑细胞的耐受力。
8.人体安静时最主要的产热器官是()。
9.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较高,有利于()。
10.CO2浓度增加时,主要是通过刺激()化学感受器,使呼吸加强。
11.以窦房结为起搏点的心脏活动称之为()。
12.非类固醇激素的受体一般位于()上。
13.半规管的感受部位是在()。
14.头部侧转时,引起()侧肢体伸肌肌紧张加强。
15.多数单人项目运动属于()式运动技能。
16.髋关节柔韧性的好坏,会影响短跑运动员的()。
17.中枢性疲劳是指发生()部位的疲劳。
18.在青春发育期,以()发育为主称为性成熟。
19.高原缺氧引起()的释放,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20.衰时,肌肉发生退行性变化的特征是()。
四、解释概念:每个2分,共12分。
热习服灵敏素质假性贫血中心静脉压呼吸当量排泄五、问答题:共36分。
1.在长时间耐力运动中人体体温有何变化?如何调节?2.决定肌肉力量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其后天可训练程度较大的因素有哪些?3.运动时血流量重新分配的生理意义是什么?六、计算题:共12分。
测得某人在安静下呼出气中的氧含量为16.50%,动脉血含氧量为20毫升,静脉血含氧量为15毫升,每分钟肺通气量为5.2升,空气含氧量为20.93%。
球每分输出量是多少?广州体育学院2005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初试试题(请考生将全部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科目:运动生理学一、单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括号内,每个1、5分,共30分)1、胰岛素可促进肝糖元( )。
A 合成或储存B 分解或动员C 转变D 运输2、人体维持姿势的肌肉收缩近于( )收缩。
A 等长B 等张C 等动D 离心3、食物的热价是指( )。
A l克食物完全氧化时所释放的热量;B 体外燃烧l克食物释放的热量;C 食物氧化时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D 氧化l克食物,消耗1升氧气时释放的热量4、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