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第一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A、生物都能自由运动
B、生物都需要从外界摄取有机物
C、生物都能生长繁殖
D、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2、我国每五年对森林资源进行一次清查,应当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A、调查
B、观察
C、逐一记录
D、问卷
3、“葵花朵朵向太阳”所表现出的生物特征是()
A、生物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
B、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能进行呼吸
4、下列物体中属于生物的是()
①蝴蝶②珊瑚③黑木耳④智能机器人⑤青苔⑥流星
A、①③⑤
B、①②③⑤
C、②④⑥
D、④⑥
5、下列叙述中,属于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的是()
A、“春来江水绿如蓝”
B、“草盛豆苗稀”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D、“雨露滋润禾苗壮”
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
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盆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要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1)营养物质(2)空气(3)阳光(4)适宜的温度(5)一定的生存空间(6)水
A、(1)(3)(2)(5)(6)(4)
B、(6)(1)(2)(3)(4)(5)
C、(4)(5)(3)(6)(1)(2)
D、(3)(6)(4)(5)(2)(1)
7、下列食物链不正确的是()
A、青虫山雀雀鹰
B、牧草野兔狐狸
B、水草小虾黑鱼 D、草蝗虫山雀雀鹰
8、下列生物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水稻和杂草
B、猫和老鼠
C、人和猪
D、蚂蚁和蚱蜢
9、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A、一片农田
B、一块草地
C、生物圈
D、一条河中所有的鱼
10、下列哪项属于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A、森林可以保持水土
B、旗形树的树冠像一面旗帜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蚯蚓疏松土壤
11、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后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
A、生长现象
B、应激性
C、繁殖
D、呼吸
12、目前餐桌上流行的营养丰富的各种菌类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是()
A、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非生物部分
13、为保护南极的生态环境,到南极考察的科学工作者不仅要把塑料等难以分解的垃圾带
离南极,还把粪便等生活垃圾带离南极,这是因为南极()
A、缺少生产者
B、消费者
C、分解者
D、缺乏必要的生活设施
14、在辽阔的草原生态系统中,数量最多的是()
A、草
B、野鼠
C、牛羊
D、狼
15、某淡水生态系统中有这样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剑水蚤→蜻蜓幼虫→小鱼→大鱼”,
当这水域被排放了难分解的有毒物质——汞后,一段时间,体内汞的含量最多的生物是()
A、浮游植物
B、剑水蚤
C、小鱼
D、大鱼
16、生活在沙漠中的植物,叶片比陆地植物的叶片小,这主要是哪种生态因素的影响()
A、水
B、温度
C、土壤
D、阳光
17、自然条件下,生态系统能够在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保持动态平衡,其主要原因是 ( )
A、能量的收支随季节波动
B、具有复杂的营养结构
C、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反复进行
D、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18、进行实验方案设计时,为了排除其它因素的干扰,使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能准确明显
地表现出来,一般只考虑()
A、一个变量因素
B、二个变量因素
C、多个变量因素
D、综合因素
19、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20、某小组将调查到的生物进行了分类,他们将鲫鱼、金鱼、水鸭、蟹等生物归为一类,
而将苍蝇、蟋蟀、田鼠、麻雀等生物归为一类。
请问他们是按照什么标准归类的()
A、按照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
B、按照动物的用途
C、按照动物的数量
D、按照动物的生活环境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21、生物学是研究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科学。
22、人出汗,呼气和排尿,反映的生物基本特征是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23、亲自进行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那么,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是:提出问
题、 ___ _ 、制定计划、、___________、表达和交流。
24、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_____________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
外,其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实验。
25、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26、右图为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有生物若要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缺少
_______部分和________者。
(2)从总体上看,植物的数量总是比草食动物_________,
草食动物的数量总是比肉食动物__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_______。
本图中
有_______条食物链,它们相互关联,形成___________。
(4)此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大量捕杀狐,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先__________
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8分)
27、人类已能够模拟一个与生物圈类似、可供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
()
28、某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水受到污染,对其他生态系统没有什么影响。
()
29、生态系统是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的。
()
30、西红柿是由细胞组成的。
()
31、生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和能量都是沿着食物链逐级递增的。
()
32、生物圈就是一个生态系统。
()
3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这说明了生物之间的合作关系。
()
34、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就可以过度地利用它。
()
四、探究题(每空2分,共12分)
35、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的活动过程补充完整。
(1)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
(2)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制定并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明的硬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中央放10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如果在铁盘中放2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到准确的结论___________,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
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加准确,应对上述数据做怎样的处理?__________________。
从中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选择题
1—5CAAAB 6—10BAADB
11—15BCCAD 16—20ADADD
二、填空题
21、生命现象生命活动规律
22、生物体都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23、作出假设实施计划得出结论
24、一种条件条件都相同
25、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
26、(1)非生物分解
(2)多多
(3)吃与被吃食物链 5 食物网
(4)草→鼠→蛇→鹰
(5)增加
三、判断题
27× 28× 29× 30√31× 32√33× 34×
四、探究题
35、(2)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
(3)光不能放2只鼠妇会使实验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实验结果不可靠(4)求平均值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