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1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分为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1.技术标准 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技术事项所制定的标 准。 (1)技术基础标准 指以一定范围内的技术标准化对象的某些共性为对象所 制定的标准。 (2)产品标准 指为保证产品的适用性,对产品必须达到的某些或全部 要求所制定的标准。 (3)方法标准 指以通用的试验、检查、分析、抽样、统计、计算、测 定、作业等各种方法为对象所制定的标准。
GB/T
推荐性国家标准
GB/Z 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委员会
NY
农业标准
农业部
QB
轻工业标准
中轻工业联合 会
WS
卫生标准
卫生部
SC
水产标准
农业部(水产)
SN
商检标准
国家质量监督检 验检疫总局
HJ
环境保护标准
国家环境保护部
YC
烟草标准
国家烟草专卖局
SB
商业标准
商业部
DB**/
强制性地方标准
省级质量技术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3)生产、经营管理标准 指企业为了正确地进行经营决策,合理地组织生产、经营活 动所制定的标准。 (4)经济管理标准 指对生产、建设、投资的经济效果,以及对生产、分配、交 换、流通、消费、积累等经济关系的调节和管理所制定的标准。 (5)行政管理标准 指政府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为实施有效的行政管理, 正确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所制定的标准。
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 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 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编号=地方标准代号+地方标准顺序号+年号 代号:由汉语拼音“DB”+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区划 代码前两位数组成。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6.企业标准 企业生产的产品没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 标准的,应当制定相应的企业标准,作为组织生产 的依据。 由企业组织制定,并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 政府的规定备案。 企业标准编号=企业标准代号+企业代号+顺序号+ 年号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3.工作标准 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工作事项所制定的标准。 其主要内容有以下7点: (1)岗位目标:岗位的工作任务及工作内容; (2)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 (3)业务分工与业务联系方式; (4)职责与权限; (5)质量要求与定额; (6)对岗位人员的基本技能要求; (7)检查与考核办法。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4)安全、卫生、环境保护标准 指以保护人和物的安全为目的而制定的标准。 (5)工艺标准 指对产品的工艺方案、工艺过程、工序的操作方 法和检验方法以及对工艺装备和检测仪器所做的技 术规定。 (6)设备标准 指以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设备为对象而制定的标准。 (7)原材料、半成品和外协件、外购件标准 指根据生产技术以及资源条件、供应情况等,对 生产中使用的原料、材料和半成品所制定的标准。
标准是一个规范性文件,标准化是一项活动 标准的目的是获得最佳秩序,标准化的目的是建立最佳秩序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与特征
(二)特征
1.标准的特征: (1)制定标准的出发点是“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 佳秩序”。 (2)制定标准的基础是“科学、技术的综合成果”。 (3)制定标准的对象是“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 事物。 (4)标准由公认的权威机构批准。
第二节标准的分类
三、按标准的性质分类
强制性标准
强制性标准是国家技术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法律属性,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法律、行 政法规等手段强制执行的标准。
推荐性标准
推荐性标准是指生产、交换、使用等方面, 通过经济手段或市场调节而自愿采用的一类 标准。又称为非强制性标准或自愿性标准。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第一章 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的概述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第三节 标准的制定与编写 第四节 标准的实施、监督与管理 第五节 食品标准与检验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熟悉标准与标 准化的定义与特征,了解标准化的任务、形 式与作用,全面掌握标准的分类,简要了解 标准的实施、监督与管理过程。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2.管理标准 指对标准化领域中,需要协调统一的管理事项所制定的 标准,是正确处理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中的相互关系, 使管理机构更好地行使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等管 理职能,有效地组织和发展生产而制定和贯彻的标准。 (1)管理基础标准 对一定范围内的管理标准化对象的共性因素所做的统一 规定,并在一定范围内作为制定其他管理标准的依据和基础。 (2)技术管理标准 为保证各项技术工作更有效地进行,建立正常的技术工 作秩所制定的管理标准。
三、标准化的任务
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 监督。
1.制定标准 指标准的制定部门对需要制定为标准的项目编 制计划、组织草拟、审批、编号、发布等活动,是 将科学成果、技术的进步纳入到标准中去的过程。
三、标准化的任务
2.组织实施标准 组织实施标准是标准化的目的,标准的实施是对 标准的检验,通过实施标准来检验标准的经济效益、 检验标准的水平、获取信息、反馈与标准的修订, 从而制定出更为完善的标准。
第一节 标准与标准化的概述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与特征
(一)定义
标准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经协商一致制 定并由公认的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 规范性文件。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的秩序,对实际
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标准与标准化的区别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4.行业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 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 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 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编号=行业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年号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5.地方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而又需要在省、自治区、直 辖市范围内统一的工业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可以指定地 方标准。
DB**/T
推荐性地方标准
监督局
Q/
企业标准
企业
标准编号表示方法 标准的编号由标准代号、标准发布顺序号 和标准发布年号三部分组成。如:
标准代号 发布顺序号 发布年号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二、按标准化对象分类
标准化对象:指标准化活动中的作用事物,即那 些需要进行规范的目标,包括标准化活动所涉及的 产品、服务或过程。
一、标准与标准化的定义与特征
(二)特征 2.标准化的特征 (1)标准化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2)标准化是一项有目的的活动; (3)标准化活动是建立规范的活动
二、标准化发展简史
1.古代标准化 2.近代标准化 3.现代标准化 标准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它随着社 会生产的产生而产生,又随着社会生产的发 展而发展;受到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又 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条件、开辟道路。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一、按级别分类 1.国际标准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和国际电信联盟(ITU)制定的标准, 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 组织制定的标准。
第二节 标准的分类
2.国际区域标准 由区域标准化组织或区域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 的标准。 3.国家标准 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 统一审批、编号、发布的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 标准。 代号:大写汉语拼音字母构成。 强制性国家标准:GB 推荐性国家标准:GB/T 国家标准编号:代号+发布顺序号+发布的年号
四级标准之间的关系
从标准的法律级别上来说, 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 准。
但从标准的技术内容上说,不一定与级别 一致,一般来讲企业标准的某些技术指标 应严于地方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
标准代号
分类 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代号
含义
管理部门
GB
强制性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第一章 食品标准基础知识 第二章 食品安全与食品法律法规基础知识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 第四章 我国食品标准 第五章 我国主要食品法律法规 第六章 食品生产的市场准入和认证管理 第七章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介绍 第八章 食品卫生与质量安全监督管理 第九章 食品标准与法律法规文献检索
三、标准化的任务
3.对标准实施的监督 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是实施标准的手 段。包括国家监督、行业监督、企业监督和 社会监督。
四、标准化的形式
1.简化; 2.统一化; 3.通用化; 4.系列化; 5.组合化; 6.模块化。
五、标准化的作用
1.标准化是现代化大生产的必要条件; 2.标准化是实行科学管理和现代化管理的基础; 3.标准化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性的重要保证; 4.标准化是推广应用科技成果和新技术的桥梁; 5.标准化是国家对企业产品进行有效管理的依据; 6.标准化可以消除贸易障碍,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
四、按信息载体分类 1.标准文件 主要是提出要求或作出规定,作为某一领域的共同准则; 包括标准、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以及技术报告、指南等; 2.标准样品 主要是提供实物、作为质量检验、鉴定的对比依据,测 量设备检定、校准的依据,以及作为判断测试数据准确性和 精确度的依据。 标准样品是具有足够均匀的一种或多种化学的、物理的、 生物学的、工程技术的货感官的导尿管性能特征,经过技术 检定,并附有说明有关性能数据证书的一批样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