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672-3783(2012)04-0337-01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方式的改变,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血压患病率也越来越高。
同时由于人口老龄化,老年高血压病明显增多。
在我国,老年高血压发病率已达11.6%[1]
血压病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常对心、脑、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其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高血压病已是导致老年人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
对此,who国际高血压学会组织在1999年制定了高血压防治指南及高血压诊断与分级标准,目的在于加强防病治病意识。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选择2009年1月~2011年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脑卒中患者69例。
入选病例诊断均符合1999年whoish诊断标准(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
所有入选患者神志清楚,对答良好自愿成为护理干预对象,积极配合。
其中男36例,女33例,平均年龄在56~75岁。
2 方法
2.1 社会家庭支持:家人的关心、支持和督促对高血压患者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通过对患者和家属共同实施健康宣教,让家属参与到患者的治疗和监测中,同时鼓励患者的家属及重要关系人经常陪伴患者,给患者更多的温暖和支持,使其获得情感的满
足。
高血压患者常有情绪不稳定的心理,如心情烦躁!易怒记忆力减退等症状[2]
增快血压上升而病情加重,因此我们要给予患者充分的理解和关心,我们要劝慰病人要保持心态平和轻松、乐观,保待心境平和,避免过度疲劳,保证足够睡眠。
同时给予病人相应的健康教育,使其能充分了解疾病的发展转归过程以保持情绪稳定,减轻焦虑,积极配合治疗,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尽量减少或避免负性情绪对疾病的影响。
2.2 药物治疗:指导病人按医嘱正确合理按时用药,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药物的名称、用量、用法及不良反应,反复强调按时服药的重要性。
即使病情得到控制,症状缓解后应同样坚持服药不可随意增减药物。
教会病人使用血压计,告知做到定时定位监测血压,对疾病不予重视的病人,应做好宣教告知病人长期停止服药血压上升会对肝、脑、肾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对于容易遗忘的患者可将药物放在醒目易取的位置,并提醒病人注意观察用药后的效果,根据病情合理使用降压药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目前降压药物种类很多,各有其特点,目前为了方便患者服用,常推荐使用作用持久,服用次数减少的长效制剂或剂型。
指导患者按医嘱坚持长期、规律的服用降压药,是良好控制高血压的有效护理措施。
2.3 运动治疗: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高血压患者身体活动量对其疾病的预后有重要影响,体力活动少者发生高血压的危险是
体力活动多者的1.25倍[3]
高脂血症等成人病的重要原因。
每个参加运动的高血压病人应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以决定自己的运动种类,强调和频度,运动强度以最大心率(最大心率=170-年龄)的70%以下为运动指标。
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包括步行、骑自行车、慢跑、太极拳、气功等。
最好每天能坚持30分钟。
2.4 饮食宣教:长期的饮食习惯对高血压患者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指导患者做到清淡、低盐、低脂、低糖、低胆固醇饮食。
膳食中钠盐摄入量与血压呈显著正相关,摄入的钾与血压呈负相[4]
一般高血压患者每日食盐量以不超过6g为宜[5]
患者应限制在3g以下。
因注意避免食用腌制品及含钠量高的食品,多食用高钾食物:如牛奶、红枣、香蕉等,水果蔬菜可选用芹菜、番茄、菠菜、胡萝卜、黄瓜、梨、苹果、提子、火龙果、猕猴桃等。
食用植物油,尽量少吃动物内脏及油炸食品,多食新鲜鱼类、牛奶及豆制品等。
禁饮浓茶、咖啡,戒酒烟。
3 护理体会
高血压严重威胁着人体健康,长期的高血压可导致心、脑、肾、眼底等重要脏器的损害。
规范、持之以恒的合理用药是老年高血压病患者治疗的重要环节,而适量运动、合理饮食、心理平衡、控制体重、戒烟限酒等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一个降低高血压发生率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应该向患者做好宣教,有效的控制血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平均寿命。
参考文献
[1]全国血压抽样调查协作组.中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及变化趋势[j].高血压病杂志,1995,34-35
[2] 叶任高.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72260
[3] 王爱玲.高血压的三级预防[j].临床荟萃,2004,14(1):401
[4] 何路明.早期护理干预对机动车驾驶员血压高值人群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2005,20(9):60-61
[5]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6).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社,2005: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