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刑事诉讼执行程序汇总

刑事诉讼执行程序汇总


二、执行的依据
执行的依据是生效的判决
和裁定
生效的判决和裁定
已过法定期限没有上诉、抗诉的一
审判决和裁定 终审的判决和裁定 高级人民法院核准的死缓判决 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以及核 准死刑的判决、裁定和核准在法定 刑以下判处刑罚的判决和裁定
三、执行的机关
交付执行机关——人民法院
第二节 各种判决、 裁定的执行程序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
的执行 有期徒刑、拘役缓刑的执行 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 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 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
第三节 执行的变更 与其他处理
执行变更的含义 死刑的变更 死缓的变更 暂予监外执行 减刑和假释 执行中的其他问题
4、公安机关执行的刑罚
剩余刑期不满3个月的有期徒刑
剥夺政治权利
管制
拘役 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缓刑 假释 暂予监外执行
四、执行的意义
准确、及时、迅速地执行判决和裁定,
可以使被判处刑罚的犯罪分子受到应得 的法律制裁 准确、及时、迅速地执行判决和裁定, 可以保护无罪或免除刑罚的公民的利益 准确、及时、迅速地执行判决和裁定, 可以教育公民遵守法律,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同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自觉性
第十八章
执行
本章主要讲述执行程序的概念、 意义,执行的主体、执行的依据, 各种判决、裁定的执行以及执行 的变更问题等内容
第一节
概述
执行的概念
执行的依据 执行的机关 执行的意义
一、执行的概念
指人民法院将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判决、裁定交付执行机关,以实施 其确定的内容,以及处理执行中的 诉讼问题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 改判的
罪犯正在怀孕
2、暂停执行死刑
在执行前,验明正身时,如果发现
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 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裁定
三、死缓的变更
减刑,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的罪
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 故意犯罪,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应当 予以减刑
执行死刑,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
3、减刑、假释的程序
由监狱等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并提
供材料 由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查核实, 作出同意或不同意减刑或假释的裁定 由作出同意减刑或假释裁定的人民法 院进行宣告 由监狱等执行机关执行减刑或假释
六、执行中的其他问题
对新罪和漏罪的追究程序
对错判和申诉的处理
第四节 人民检察院 的执行监督
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五、减刑和假释
减刑 假释 减刑、假释的程序
1、减刑
指对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在刑 罚执行期间的悔改或立功表现,而 适当减轻其原判刑罚的制度
2、假释
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的刑期以 后,因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 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 会,因而附条件地将其提前释放的 一种刑罚制度
一、执行变更的含义
指人民法院、监狱及其他执行机关
对生效裁判在交付执行或执行过程 中出现法定需要改变刑罚种类或执 行方法的情形后,依照法定程序予 以改变的活动
二、死刑立即执行的变更
停止执行死刑 暂停执行死刑
1、停止执行死刑的情形
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
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
执行机关 —— 人民法院、未成
年犯管教所、监狱、公安机关 等
执行监督机关——人民检察院
1、人民法院执行的刑罚
死刑立即执行 罚金
没收财产
无罪宣告 有罪免刑宣告
2、监狱执行的刑罚
死缓 无期徒刑 刑期一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3、未成年犯管教所执行的刑罚
未成年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
2、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
怀孕或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
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3、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
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医院开具证明
文件
由监狱或其他执行机关提出书面意见,
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监狱管理机 关批准
将批准通知公安机关和原审人民法院,
对执行死刑的监督 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对执行刑罚活动的监督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 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应当执行死刑
四、暂予监外执行
暂予监外执行的定义
暂予监外执行的条件 暂予监外执行的程序
1、暂予监外执行的定义
指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拘役的罪犯,
因出现某种法定特殊情况不宜在监 内执行时,暂时将其放在监外交由 公安机关执行的一种变通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