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食疗药膳讲义ppt课件
.
6
3)、食疗与药膳的联系与区别:
• ①联系: • A共同的理论基础:中医药理论、病因学、时间医学
理论来指导辩证施膳。 • B. 特色:充分利用天然食物或药物作用于人体后通
过机体自身的调节来激发人体自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能,从而达到 防病治病,修复损伤,驱除病邪的作用。 • C.手段:辩证施食、辩证施养.
.
7
• ②区别:
• 食疗:食性和缓,一般不产生毒副作用, 重在取效,对烹饪加工无特殊要求,制作 简便,经济实惠。
• 药膳:严格药食配伍,讲求色、香、形、 质制作,同时药物有一定的适应范围和使 用剂量的规定.所以药膳必须要在药膳师或 临床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
8
二、饮食与体质、健康关系
• (一)饮食与健康:
• 1平衡饮食:是人健康长寿的法宝。 “五谷为养,五 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 益气.”,“谷、肉、果、菜、食养尽之”。
• D.药性猛然、有毒中药,忌用。
.
5
(2) 药膳的作用:
(1).未病养身,增强体质:双向调节人体功能, 促进营养素吸收,增强体质. 如桂圆茶:补血清热、防贫血。
• (2).已病补虚,促进康复:主要为调整人体阴 阳平衡,纠正不足或偏亢,起治疗或辅助治 疗作用;如人参炖母鸡。
• (3)泻实祛邪:如外感风寒:在表用姜糖 饮,在里则桂枝汤配合热粥服下,发汗祛邪。
• 2熟知食性,以祛病延年:“安身之本,必须于食。 不知食宜者,不足以全生,不明药性者,不能以 除病。故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药能怡神养性以资 四气。”俗话说:“肉生火、鱼生痰,青菜豆腐 保平安” 。
• 3不正确的饮食行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
• 4不良饮食结构:如高蛋白饮食、偏嗜辛辣、烟酒
之品
.
9
(二)饮食与体质
.
12
• 附件2 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 人参、人参叶、人参果、三七、土茯苓、大蓟、女贞子、山茱萸、 川牛膝、川贝母、川芎、马鹿胎、马鹿茸、马鹿骨、丹参、五加 皮、五味子、升麻、天门冬、天麻、太子参、巴戟天、木香、木 贼、牛蒡子、牛蒡根、车前子、车前草、北沙参、平贝母、玄参、 生地黄、生何首乌、白及、白术、白芍、白豆蔻、石决明、石斛、 地骨皮、当归、竹茹、红花、红景天、西洋参、吴茱萸、怀牛膝、 杜仲、杜仲叶、沙苑子、牡丹皮、芦荟、苍术、补骨脂、诃子、 赤芍、远志、麦门冬、龟甲、佩兰、侧柏叶、制大黄、制何首乌、 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茄、知母、罗布麻、 苦丁茶、金荞麦、金樱子、青皮、厚朴、厚朴花、姜黄、枳壳、 枳实、柏子仁、珍珠、绞股蓝、胡芦巴、茜草、荜茇、韭菜子、 首乌藤、香附、骨碎补、党参、桑白皮、桑枝、浙贝母、益母草、 积雪草、淫羊藿、菟丝子、野菊花、银杏叶、黄芪、湖北贝母、 番泻叶、蛤蚧、越橘、槐实、蒲黄、蒺藜、蜂胶、酸角、墨旱莲、 熟大黄、熟地黄、鳖甲。
• 体质:是个体在其生长、发育、衰老过程中所形 成的形体结构与生理机能和心理状态等与自然、 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它禀受于先天, 调养于后天,而维持一个相对稳定的动态过程。 饮食因素是后天影响体质变化的主要因数之一。
.
10
不正确饮食行为
• 1)过食寒或热性食物:
• 过食寒性食物:损伤阳气-机体偏于抑制、偏寒、多静等 特性体质。
三、卫生部关于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
卫法监发[2002]51号
• 附件1 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名单 丁香、八角茴香、刀豆、小茴香、小蓟、山药、山楂、马齿苋、乌梢 蛇、乌梅、木瓜、火麻仁、代代花、玉竹、甘草、白芷、白果、白扁 豆、白扁豆花、龙眼肉(桂圆)、决明子、百合、肉豆蔻、肉桂、余 甘子、佛手、杏仁(甜、苦)、沙棘、牡蛎、芡实、花椒、赤小豆、 阿胶、鸡内金、麦芽、昆布、枣(大枣、酸枣、黑枣)、罗汉果、郁 李仁、金银花、青果、鱼腥草、姜(生姜、干姜)、枳椇子、枸杞子、 栀子、砂仁、胖大海、茯苓、香橼、香薷、桃仁、桑叶、桑椹、桔红、 桔梗、益智仁、荷叶、莱菔子、莲子、高良姜、淡竹叶、淡豆豉、菊 花、菊苣、黄芥子、黄精、紫苏、紫苏籽、葛根、黑芝麻、黑胡椒、 槐米、槐花、蒲公英、蜂蜜、榧子、酸枣仁、鲜白茅根、鲜芦根、蝮 蛇、橘皮、薄荷、薏苡仁、薤白、覆盆子、藿香。
中医食疗保健养生
中华中医药学会营养药膳分会 理事 高级营养药膳师 福建省中医药学会药膳分会 常务委员
健康教育巡讲专家 中医院营养科
主管营养师
.
1
一、食物、药物、食疗药膳简介
• 1、食物:性味平和、甘美可口者为食物。
• 特点: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容易被机体消化吸 收,所含的足够营养素可满足生长发育、代谢消耗 的需要。异于金石药草优越之处。
• 2、药物:性偏味厚、辛苦难咽的称为药物。即利 用药性偏颇以攻邪除病。有些药物对人体可产生一 定的毒副作用,引起恶心、呕吐等胃肠道反应。故 古代也将药物称为毒药。
• 3、食疗与药膳:是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选用具 有药物特性之食品或利用天然药物与食物的有机结 合,配合现代科学的烹调技术,制成具备防病治病、 养生保健功效又有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
.
2
• 1)、食疗:在中医药理论及防治原则指导下,根 据人们不同的体质和病证,选用相应食物的性味、 功效,来矫正脏腑功能盛衰,达到养生疗疾的作 用。它包括食养和食治。
• A)食养:就是通过合理平衡饮食获取均衡营养,来 培补元气 ,增进健康,延年益寿. 如:黑大豆、牛肉、 土豆、狗肉、黑芝麻、核挑、松子、花生、大枣、 鱼类、银耳、香菇、牛乳、菱角、芡实、龙眼等。
• 过食热性食物:损伤阴气-机体偏于亢奋、偏热、多动等 特性体质。
• 2)不良嗜好:暴饮暴食—痰湿质、气虚质;
•
嗜盐、嗜甘、腻厚味—痰湿质、湿热质。
•
嗜烟酒—湿热质、血淤质。
• 3)营养素摄入不足—气虚、血虚体质改变.
• 4)过量服用药物:如过多吃利尿药,清热解毒药,伤津 液,则转化为阴虚体质
.
11
• .应用形式为:菜肴、羹汤、粥饭、膏滋、糕点、 米面食品、酒类、饮料等.
.
3
• B)食治(狭义食疗) :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利 用食物不同的性味、功效,通过辩证配膳、补偏救 弊,治疗疾病。
• 方法包括饮疗法、粥疗法、糕疗法、胶疗法、粉 疗法、蛋疗法、动物脏腑疗法、汤疗法等。
• 例:牛奶健胃益气又能治疗失眠,热牛奶1杯,每 晚睡前服,主治神经衰弱。
.
4
• 2)、药膳:以中医药理论和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现代 的烹调技术将中药和食物配制成非定型包装的特殊膳食. 使治疗效果优于单纯由食物组成的食疗方。包括药粥、药 茶、药酒、药糖、药菜肴等。
• (1).药膳所用的中药必须具备以下特点:
• A. 中药须无毒性。
• B. 可以咀嚼食下,
• C. 较好的气味,比较适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