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 微藻培养及应用
脂肪酸甘油三酯
文献讨论1
原始小球藻(Chlorella protothecoides)
微量元素溶液A5组 成 成分 H3BO3 g/L 2.860 微量元素溶液B6组成 成分 NH4VO3 g/L 22.96
MnCl2•4H2O 1.810 ZnSO4•7H2O 0.222
CuSO4•5H2O 0.079
一 引言
(一) 定义
藻类分为原核藻类和真核藻类,含有叶 绿体,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微藻(Microalgae)一般是指那些在显 微镜下才能辨别形态微小的藻类。 迄今已知的藻类约有30,000余种,其中 微藻约占70%。微藻细胞微小、形态多 样、适应强、分布广泛。
(二)分类
微藻有原核微藻和真核微藻两大类。 根据微藻生长环境可分为水生微藻、陆生微藻和 气生微藻三种生态类群。 水生微藻又有淡水生和海水生之分,根据分布又 可分为浮游微藻和底栖微藻。 已工业化生产或有应用价值、能大量培养的种类 分别属于4个门:蓝藻门、绿藻门、金藻门和红 藻门。
2.保健食品领域的应用 • 全球的保健品企业也推出了大约200多款虾青素软、 硬胶囊、口服液的保健食品。尤其是在日本这个寿命最长 的国家最为受到欢迎,近3年来虾青素成为日本最火爆的 健康食品。东南亚包括台湾、新加坡深受其影响。我国也 有一些企业相继跟进。
微藻的危害
赤潮 、水华爆发
本节主要内容 1.微藻特点与应用领域 2.微藻培养技术 3.微藻培养生产代谢产物应用举例 本节关键问题 1.微藻培养的光生物反应器特点 2.微藻培养生产代谢产物的相关工艺技术
MoO3 0.015
KCr(SO4)2•12H2O
NiSO4•6H2O Na2WO4•2H2O
192.00
44.80 17.94
TiOSO4•H2SO4•8H2O 61.10 Co(NO3)2•6H2O 43.98
(二)杜氏藻培养生产β-胡萝卜素
与自养相比的优点: 微藻生长速度快、细胞密度高。在异养培养时,微藻细 胞密度可达到或接近大肠杆菌及酵母的浓度。 从工业化角度分析,异养培养系统更便于生产过程的控 制及稳定生产。在封闭的生物反应器中进行微藻异养培 养不但可实现纯种培养而且可保证生产的重复性和连续 性。 解除了光对微藻生长的限制,降低了微藻生产成本。 微藻异养培养可采用微生物培养中的成熟技术及设备, 易于规模放大,加快微藻及其产品的产业化进程。
1.地球什么时候出现的? 50亿年前
2.最早的生命出现在什么时间?40亿年前
3.细菌、蓝细菌出现的时间? 35亿年前 4.细胞核什么时间出现的? 15亿年前
5.有性生殖最早出现的时间? 10亿年前
6.多细胞生物是什么时间出现的?8亿年前 7.什么时候生物多样性开始变得非常丰富起来?6亿年前
8.人类出现时间?化石:680万年到720万年之间。 比较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后的最新研究提示约为600万前
蓝藻门(Cyanophyta)
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一般呈蓝色。有 1个纲――蓝藻纲和3个目。蓝藻门在大约35亿年 前就已在地球上出现。
蓝藻和细菌在细胞结构与生物化学性质方面很类 似,结构简单,无真正的细胞核和细胞器,主要 通过细胞分裂进行增殖,能进行光合作用放出O2。
(三)在生命起源与进化中的作用
问题1:微生物依据生长时所需的能量和营养物质( 主要指碳源和供氢体)不同,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营养类型 能源 碳源 氢或电子供体 水或还原态无机物 有机物 还原态无机物 有机物
光能自养型 光能
光能异养型 光能 化能自养型 化学能 化能异养型 化学能
CO2
CO2 CO2 有机物
(一)微藻的营养模式
柴油分子是由15个左右的碳链组成的,植物油分子则一 般由14-18个碳链组成,与柴油分子中碳数相近。
一般大豆的含油量在20%左右,花生油、芝麻等在40%左 右,而微藻的含油量最高能达到60%,至少是大豆的3倍。
藻:每公顷16837升(每英亩1800加仑)(估计数据) 麻:每公顷9354升(每英亩1000加仑) 乌桕:每公顷4705-9073升(每英亩503-970加仑) 棕榈油:每公顷4752升(每英亩508加仑) 椰子:每公顷2151升(每英亩230加仑) 油菜籽:每公顷954升(每英亩102加仑) 大豆:每公顷554-922升(每英亩59.2-98.6加仑) 花生:每公顷842升(每英亩90加仑)
第四篇 生物制品生产
第10章 微藻培养及应用
太空农场
藻类和植物在密封太空舱内进行长期实验(NASA)
太空农场
太空农场(Space Farm),学名:受控生态 生保系统(Controlled Ecological Life Support System, CELSS):在太 空依靠繁殖绿色植物(蔬 菜、藻类等)解决航天员 所需的食物、氧气和水等 最基本物资的供应,是实 现未来长期载人星际旅行、 移民的关键技术和难题之 一。
3.杜氏藻 Dunaliella 细胞内常含有大量胡萝卜素,致细胞呈橘红色 。 环境不良时 ,细胞内的结构常为所含的血色素所 掩盖。本属是盐生藻类,见于许多盐湖、盐池及 一些含盐量高的水体中。
天然β一胡萝卜素不仅仅是优良的食品天然色素, 而且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是多种癌细胞的良 好抑制剂。
二 微藻培养技术
向日葵:每公顷767升(每英亩82加仑)
微藻不争地、不争粮食;微藻炼油还能固废减排, 例如可以用废水、废气养殖等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和三个脂肪酸组成的三酰甘油酯。
目前生物柴油主要是用化学法生产,在酸或者碱性催化剂 和高温(230-250℃)下进行转酯化反应,生成相应的脂肪 酸甲酯或乙酯,再经洗涤干燥即得生物柴油。可产生副产 品甘油。
藻类光生物反应器
密闭泵循环光生物反应器养殖雨生红球藻
气升式 光生物 反应器
实验室小规模光生物反应器
户外大规模封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垂直式
倾斜式
水平式
问题2:微藻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以什么形 状为主?为什么?
光程短, 利于光吸收, 减少光衰减的影响。
(三)培养流程
藻种 培养液
逐级放大培养
大规模培养系统
寒武纪生物大爆炸.flv
最初的原始生命在无氧条件下,是通过分解氨基酸、糖类 及脂肪获取能量的(即进行无氧呼吸),或者依靠无机氧 化物的还原获取能量。氧气性大气的出现,导致了臭氧层 的形成和有氧呼吸的产生,这在生物进化史上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臭氧层的形成:臭氧层的出现,阻止了紫外线对地面的直 接辐射,保护了地球上的生命。
观赏鸟类与鱼类、水产养殖 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 雨生红球藻 青素是一种红色素,可以赋予火烈鸟、三文鱼、虾 粉红颜色
• 3种异构型 • 抗氧化性:左旋>右旋 >内消旋
虾青素的应用
1.化妆品领域应用 • 由于其强大的抗氧化性,全球差不多一线的化妆品品 牌均添加了天然虾青素作为其超强抗氧化剂的成分,包括 雅诗兰黛、欧莱雅的DermaE,尤其是日本的品牌高丝 (KOSE)、芳凯(FancL)、DHC以及曼秀雷登等推出 了专门的虾青素系列保湿霜、抗皱眼霜、面膜、口红等。 只要看到那些红色或橙色的宣称抗氧化的,且售价数百上 千元的化妆品都是加的虾青素这一类物质。 • 实事求是的说:光靠“弹力蛋白”“胶原蛋白”是弹不走 你的鱼尾纹的。这些不过是原料而已。
有氧呼吸的产生:在大气层中有了氧气以后,一些原始的 生物逐步产生了进行有氧呼吸的生物类型。 真核生物:真核细胞才出现,之前都是厌氧的原核生物。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可能与当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增加有 关。
(四)微藻生产生物制品的特点 利用太阳能和CO2通过光合作用生产有机物,生 长速度快、效率高、能耗低。 可以利用贫瘠土地、盐碱地等极端环境。 微藻培养简单,容易产业化。 微藻提取有效成分不需要复杂的前处理。
生长条件控制
收获
干燥
成品
视频 /v_show/id_XMjgzMjE0NDA=.html
2.异养培养技术
特点:指在无光照条件下,利用外源有机物包括 糖类、蛋白水解物、有机酸等生长。 3.混养培养技术 特点:有光照的条件下,既利用CO2进行光合作 用又利用外源有机物生长,培养。
许多微藻可产生有生理活性的化合物。
营养价值高。
(五)微藻应用领域 微藻在能源、医药、食品、水产养殖、化工、环 保、农业及航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保健品、功能食品:片剂、粉剂、添加剂
水产养殖:饵料 航天:安保系统 转基因药物:可以食用 能源:生物柴油、氢
(六)三大经济微藻
1.螺旋藻Spirulina
含有大量的γ-亚麻酸,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 螺旋藻多糖具有抗辐射损伤和改善放、化疗引起 的副反应作用,因此对肿瘤患者是食疗佳品。 螺旋藻中叶绿素含量极为丰富,是普通蔬菜含量 的10倍以上。 脂肪含量只有5%,且不含胆固醇,可使人体在 补充必要蛋白时避免摄入过多热量。
2.小球藻 Chlorella 一百多年前生物学家拜尔尼克(M.W.Beyernick)博士发 现;把希腊文Chlor(绿色)和拉丁文表示细小物质Ella组合, 将其命名为Chlorella。因为它的直径只有3~8微米。形 状呈圆球形。 营养全面而丰富,含有8种必需氨基酸和丰富的维生素及 铁、锌、钙、钾等矿物质。 有丰富的叶绿素,有吸附毒素的作用。 小球藻有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 缓衰老; 有降血压作用;对大肠杆菌和病毒感染,能起到抑制作 用。对预防消化性溃疡、调节血脂、防治贫血有辅助作 用。
模式 光能自养 能源 光 光 光 有机物 碳源 二氧化碳 有机碳和二氧化碳 有机碳 有机碳
混合营养/兼性异养
光能异养 化能异养
(二)微藻培养方式
1.光能自养培养技术
(1)敞开式培养
跑道池
(2)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培养 光生物反应器(Photobioreactor)是设计有光源系统的 主体为透明材料的生物反应器,主要用于可进行光合作 用的微藻、植物细胞、光合细菌的培养。优点: 培养密度高,收获效率也显著提高。 培养条件易于控制,易于实现高密度培养,对代谢产物 积累有利。 无污染,可实现纯种培养。 不受地域环境限制,生产期长。 适合于所有微藻的光自养培养,尤其适合于微藻代谢产 物产品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