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11 波导腔体内场分析建立一个T型波导模型,利用HFSS软件求解、分析,观察T型波导的场分布情况。
设计步骤:一、创建工程和设计第1步:打开HFSS并保存新工程运行HFSS软件后,自动创建一个新工程:Project1的新工程和名称为HFSSDesign1的新设计。
由主菜单选File/Save as,保存在USER(E:)盘自建文件夹内,命名为Ex11_Tee。
在工程树中选择HFSS Design1,点击右键,选择Rename项,将设计命名为TeeModel。
第2步:选择求解类型由主菜单选HFSS/Solution Type,在弹出对话窗选择Driven Modal项。
第3步:设置单位由主菜单选3D Modeler/Units,在Set Model Units 对话窗中选择in项。
二、创建模型第一步:创建长方体绘制一个长方体:由主菜单选Draw/Box:按下Tab键切换到参数设置区(在工作区的右下角),设置长方体的基坐标(x,y,z)为(0,-0.45,0),数据输入时用Tab键左右移动,按下Enter键确认后,输入长方体的长和宽(dx,dy,dz)为(2,0.9,0)再按下Enter键确认,输入高度(0,0,0.4),按Enter键确认。
注意:在设置未全部完成时不要在绘图区中点击鼠标!定义长方体属性:设置完几何尺寸后,自动弹出该长方体的属性对话框。
选择Attribute 标签页,讲Name项改为Tee,Material项保持为Vacuum不变,点击Transparent项的数值条,在弹出的窗口移动滑条使其值为0.4,提高透明度。
设置完毕后,按下Ctrl+D键,将长方体适中显示,如图1a所示。
定义波形端口:按下F键切换到面选择状态,选中长方体平行于yz面、x=2的平面,再点右键,选择Assign Excitation/Wave Port项,弹出Wave Port界面,输入名称Port1,点Next;点击Integration Line项选择New Line,则提示绘制端口,在绘图区该面的下边缘中部即(2,0,0)处点左键,确定端口起始点,再选上边缘中部即(2,0,0.4)处,作为端口终点。
此时,弹出Wave Port对话窗,默认设置,点Next,点Finish结束,在工程树中选Teemodel/Excitations/Port1项,可选中该端口,如图1 b所示。
图1a 图1b提示:按下Alt键的同时,点左键移动鼠标可以旋转模型。
按下Shift键的同时,点左键移动鼠标可以移动模型。
同时按下Alt、Shift键,点左键移动鼠标可以放大、缩小模型。
第2步:复制长方体设置复制参数:由主菜单选Tools/Options/HFSS Options,在弹出对话窗的General页,勾选Duplicate boundaries with geometry项,确定。
复制长方体以创建第2部分:展开绘画历史树的Model/vacuum/Tee节点,右键点击Tee项,选择Edit/Duplicate/Around Axis,在弹出对话窗的Axis项选择Z,在Angel项输入90deg,在total Number项输入2,点OK。
则复制、添加一个长方体,默认名为Tee_1,与Z轴成90度夹角。
按下Ctrl+D键,适中显示,如图2所示。
复制长方体以创建第3部分:重复以上步骤,在Angel项输入-90,则添加第3个长方体,默认名Tee_2,即Tee沿Z轴顺时针旋转90度复制而成,如图3所示。
图2 图3第3步:组合长方体检查设置:由主菜单选Tools/Options/3D Modeler Options,在弹出对话窗的Operation 页,确定Clone tool objects before uniting项清空不选。
组合:按下O键切换到物体选择状态。
选中第一个长方体,按下Ctrl键的同时选中第2、第3个长方体,由主菜单选3D Modeler/Boolean/Unite,则将3个长方体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T型接头。
如图4所示。
图4第4步:创建间隔绘制长方体:由主菜单选Draw/Box,在绘图区任选一个基准点,在XY平面展开成长方形,点左键确定,再沿Z轴展开成长方体,点左键确定,完成后弹出属性对话窗。
确定位置参数:在属性对话窗的Command页,在Position项输入-0.45in,offset-0.05in,0in(注意:由于还没有定义offset变量,数据输入时要带上单位in),按下Enter 键,则弹出Add Variable对话窗,在Value项输入0in,点击OK,回到属性对话窗。
调整长方体尺寸:仍然在Command页,在Xsize项输入0.45,Ysize项输入0.1,Zsize 项输入0.4.命名:在属性对话窗Attribute标签页,在Name栏输入Septum,其他不变,点确定完成。
则添加一个小长方体,作为间隔,如图5所示。
由T型接头中减去间隔:在历史书中选中Tee项,按下Ctrl键的同时在选中Septum 项,由主菜单选3D Modeler/Boolean/Subtract,在弹出对话窗中,确定Tee在Blank Parts列,Septum在Tool Parts列(即将间隔从T型接头中去掉),确定Clone tool objects before subtracting项清空不选,点OK完成。
最终的结构如图6所示。
图5 图6三、建立并求解第1步:添加求解设置在工程树中,找到TeeModel/Analysis节点,点右键。
选择Add Solution Setup,弹出对话窗。
在General标签页的Solution项输入10,默认单位为GHZ,在Adaptive Solutions的Maximum Number of Passes项设为3,其他不变,点确定。
则在Analysis节点下添加一个求解设置项,默认名为Setup1.添加频率扫描:在工程树中的Setup1项点右键,选择Add Sweep,在弹出对话窗中选择Interpolating项,其具体设置默认不变:在Type栏选择Linear Step,定义频率范围为:8-10GHZ,阶长0.05GHZ,点OK完成。
则在Setup1节点下增加一个频率扫描项,默认名为Sweep1.第2步:确认设计由主菜单选HFSS/Validation Check,则弹出确认检查窗口。
对设计进行确认。
全部完成且没有错误时,点Close结束。
第3步:分析由主菜单选HFSS/Analyze,对设计的模型进行三维场分析求解。
求解全部完成后,在信息管理区会出现确定信息。
第4步:移动间隔的位置在工程树的TeeModel项上点右键,选择Design Properties项。
在弹出对话窗的Local Variables标签页中选择Value项,在Offset参数的Value框输入0.2(即Offset变量的值为0.2),点确定完成。
则在绘图窗更新几何尺寸,如图7所示。
图7第5步:重新分析在工程树的Analysis项点右键,选择Analyze,重新进行3D场分析求解。
四比较结果第一步:创建一个S参数的矩形曲线图创建结果图:在工程树中的Results项上点右键,选择Create Report。
在弹出对话窗的Report Type列选择Modal S Parameters。
在Display Type列选择Rectangular Plot。
点OK完成,则弹出Traces对话窗。
设置曲线:选中对话窗中部的Y标签页,在Category列选择S parameter,在Quantity 列,按下Ctrl键的同时,选择S(Port1,Port1)、S(port1,port2)、S(port1,port3)项,在Function列选择mag。
在X标签页,选择Use Primary Sweep项。
在Sweeps标签页,选择Sweep Design and Project variable values,其它默认,点Add Trace,则在上方加入S11、S12、S13参数曲线,点Done完成。
则在工程树的Results项下加入该图表项,默认名为XY Plot1,在右侧窗口的矩形图中显示不同间隔的S参数曲线,结果如图8所示。
图8第2步:创建一个场覆盖图定义间隔的位置:确定Property窗口已经打开,否则由主菜单选择View/Property 窗口。
在工程树中选择TeeModel项,则在工程树下方出现Variables标签页,在Offset 变量的Value栏输入:0.定义场分布:双击工程树中TeeModel项,返回绘图区点右键,选择Select Faces 项,再点左键选择T型接头的上表面。
由主菜单选择HFSS/Fields/Plot Fields/Mag_E,在弹出对话窗的Solution项选择Mag_E1,在T型接头的上表面显示场分布情况,如图9所示。
修改三维场的绘制属性:在工程树中选择Field Overlays/E Field节点,点右键选择Modify Attributes,则出现属性对话框,可以设置场的显示类型、数量等参数。
第3步:动态演示场覆盖图在工程树的Mag_E1上点右键,选择Animate。
在弹出对话窗的Swept Variable标签页,在Swept Variable列选择Phase。
定义范围:0-160deg,阶长8,点击OK完成。
在出现Animation对话窗,可以控制演示的进程,包括开始、停止、演示速度、帧顺序等。
注意观察场分布的情况,重点比较2、3端口的场分布差异。
停止演示。
定义间隔位置并重新演示:在工程树中选择TeeModel项,在Property窗口的Variables标签页中,在Offset变量的Value栏输入:0.2.重新演示,注意观察此时2、3端口的场分布差异,并比较场分布情况和前一个演示有何不同,停止演示。
图9第4步:保存并退出HFSS由主菜单或工具栏选择Save,保存该工程。
由主菜单选File/Clone,关闭工程。
由主菜单选File/Exit,退出HFSS软件。
实验12 波导腔体内场优化利用HFSS软件,对T型波导的间隔位置进行优化,使得第3端口的输出功率是第端口输出功率的2倍。
测量各端口的输出功率,观察T型波导的场分布情况。
记录最终的结果:间隔位置,2、3端口的输出功率。
设计步骤:一、创建优化工程第1步:重新命名并保存工程由主菜单选File/Open,打开实验11所创建的Ex11_Tee.hfss文件。
由主菜单选File/Save as,保存在USER(E:)盘自建文件夹内,命名为Ex12_OptimTee.hf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