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推荐文档

(完整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含答案)人教统编版·,推荐文档

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课外阅读专项测试卷总分(100分)姓名:____________(一)我的童年(节选)(25分)季羡林到了学校里,用不着防备什么,一放学,就是我的天下。

我往往都到假山后,或者一个盖房子的工地上,拿出“闲书”,狼吞虎咽似.(shì sì)的大看起来。

常常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有时候看到天黑,才摸黑回家。

我对小说中的绿.(lù lǜ)林好汉非常熟悉,他们的姓名都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数.(shǔ shù)家珍,比教科书熟悉多了。

自己也想当那样的英雄。

鼻子一哼,冒出一道白光,白光里带着宝剑,射杀坏蛋,然后再一哼,白光和剑便.(biàn pián)回到自己的鼻子里。

有一回,一个小朋友告诉我,把右手五个指头往米缸里猛戳,一而再,再而三,一直戳到几百次,上千次。

练上一段时间以后,再换上砂粒,用手猛戳,最终就可以练成铁砂掌,五指一戳,连树木也能戳断。

我信以为真,也想练成铁砂掌,便猛戳起来。

结果把指头戳破了,鲜血.(xuè xiě)直流,疼痛难忍,知道自己与铁砂掌无缘,才停止了练习。

1.用“\”把文中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划掉。

(5分)2.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4分)吞吞吐吐——()细嚼慢咽——()3.根据下面的意思在短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并选择其中一个造句。

(6分)(1)把假的当作真的。

()(2)好像数自己家藏的珍宝那样清楚。

()(3)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4.从哪些事情中可以看出“我”喜欢看“闲书”?请用自己的话把它们概括出来。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相信大家都喜欢看“闲书”,请把你爱看的“闲书”推荐给大家,并说明推荐理由。

(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暖冬(25分)小的时候,是那么疯。

数九寒天的,跑到村东小河上砸开一块冰,蹿上去,拿一根细竹竿撑着河床,那冰就行驶开来,成一条冰船。

那是一个午后,我把一根竹竿挥得虎虎生风,突然从脚下传来断裂的咔嚓声。

低头一看,一块冰分离成两块,慢慢漂向相反的方向。

我急了,大叫一声,人掉进了河里,好在河水不深,我颤抖着牙关爬出来,跑回了家。

我被母亲大骂一通,屁股上,落了母亲恶狠狠的笤帚。

母亲说那河那么深,你不知道?母亲把我的湿衣裤拿到院子里晒。

冬天的阳光,象征性地洒在上面。

那些衣服很快冻成冰棍。

母亲坐在炕沿,看着我,愁眉不展。

那些年月,家里没有多余的棉衣棉裤,冰天雪地的,明天怎么上学?我一直把自己包在棉被里,看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

我小心翼翼地吃饭,小心翼翼地和母亲说话,小心翼翼地写作业和睡觉……夜里我醒来,看到微黄的光圈和一抹年轻的剪影,那是母亲和她的油灯。

早晨我被母亲推醒。

我惊奇地发现,母亲竟给我捧来了新的棉袄棉裤。

干燥的棉袄棉裤穿在身上,暖和并贴身。

每一个扣子都亮闪闪的,像从夜空中摘下的星星。

我背着书包上学,走到院子里,突然回头。

母亲正在玻璃窗后看着我。

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那年冬天特别冷。

但我一直认为,那是我今生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1.根据句子的意思,从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4分)(1)由于忧愁而双眉紧锁,形容心事重重的样子。

( )(2)言行举止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

( )2.从文中找出与题目相对应的一句话,用“_______”画出来。

(3分)3.根据短文内容回答问题。

(9分)(1)“母亲愤怒并愁苦的脸”中,母亲“愤怒”的原因是________;“愁苦”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短文第5自然段连用三个“小心翼翼”,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4.“那目光是从冬的缝隙抽出的春的阳光,随着我,静静地织成一条温暖的路。

”联系上下文,写出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短文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

(多选)(3分)A.思乡B.对童年快乐生活的怀念C.对母爱的赞美(三)春天放纸鸢(25分)夜幕降临,漫步在乡间道路上,除了春风扑面有一种柔和的感觉之外,时而传来阵阵熟悉的风筝葫芦声,那“嗡嗡”的声音,不由得勾起我对童年的回忆。

在我十二三岁时,每到春季,父亲总要扎个风筝去放飞,供我们赏玩。

父亲( )风筝时,左邻右舍好多人帮着( )竹篾(miè)、打面糊、糊纸等。

风筝准备就绪,还是那批人帮助( )着风筝到田野里,拉绳的和( )风筝尾巴的就配合我父亲放风筝,一旦风筝飞到了空中,个个看了心里甜滋滋的。

后来,父亲见到别人的风筝上挂着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

于是,他也制作风筝葫芦。

他先弄来几个干燥的瓠(hù)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二吧;然后,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最后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这样,风筝葫芦就算制作完成了。

在风力的作用下,那葫芦就发出“嗡嗡”的响声,挂在风筝上,老远就能听到时高时低的风筝葫芦声。

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

开始时,我只是用麦秸秆和旧报纸,制作简单的小风筝。

后来,我又萌发了制作大风筝的念头。

同伴们见到我要制作大风筝了,个个鼎力支持,跟在我后面溜溜转。

我自己制作的风筝飞上了空中,我和伙伴们高兴得手舞足蹈。

从那以后,每到春天大风时节,我就有制作和放风筝的习惯。

我在同伴中是放风筝的高手,贪玩的小伙伴都很听我的话,否则我们放风筝时就不带他去。

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1.“手舞足蹈”的近义词是。

(2分)2.选择合适的动词填在短文的括号里。

(6分)提托扎劈3.下列对风筝葫芦的描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做风筝葫芦的原料是瓠瓜,在瓜蒂处用刀截去一部分,大约留住整个瓠瓜的三分之一。

B.用一块圆形木块盖住截口,同时用松香封住接合处,以免漏气。

C.最后要在木块中间雕出一个倾斜的口子。

D.风筝上挂着的葫芦,在空中嗡嗡作响,能发出时高时低的声音,几里以外的人都能听到。

4.下列对短文中画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写出了“我”很自私,谁要是不听话,就不带他去放风筝。

B.写出了“我”和小伙伴很贪玩,也写出“我”的淘气与天真。

C.写出了“我”在小伙伴心中的地位,“我”常用放风筝来威胁小伙伴,让他们听话。

D.写出了“我”对那时的任性感到后悔和自责。

5.“受父亲的熏陶,我也喜欢制作风筝。

”这句话的作用是( )。

(3分)A.点明中心B.承上启下C.总结全文D.统领下文6.“蓝天中的风筝,承载了我童年的美好回忆,让我的思乡之情又倍增几分。

”这句中“美好”一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写写你的体会。

(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_______________(25分)记得大门洞子东边那家是养猪的,一个大猪在前边走,一群小猪跟在后边。

有一天一个小猪掉井了,人们用抬土的筐子把小猪从井吊了上来。

吊上来,那小猪早已死了。

并口旁边围了很多人看热闹,祖父和我也在旁边看热闹。

那小猪一被打上来,祖父就说他要那小猪。

祖父把那小猪抱到家里,用黄泥裹起来,放在灶坑里烧上了,烧好了给我吃。

我站在炕沿旁边,那整个的小猪,就摆在我的眼前,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第二次,又有一只鸭子掉井了,祖父也用黄泥包起来,烧上给我吃了。

在祖父烧的时候,我也帮着忙,帮着祖父搅黄泥,一边喊着,一边叫着,好像啦啦队似的给祖父助兴。

鸭子比小猪更好吃,那肉是不怎样肥的。

所以我最喜欢吃鸭子。

我吃,祖父在旁边看着。

祖父不吃。

等我吃完了,祖父才吃。

他说我的牙齿小,怕我咬不动,先让我选嫩的吃,我吃剩了的他才吃。

祖父看我每咽下去一口,他就点一下头,而且高兴地说:“这小东西真馋,”或是“这小东西吃得真快。

”我的手满是油,随吃随在大襟上擦着,祖父看了也并不生气,只是说:“快蘸点盐吧,快蘸点韭菜花吧,空口吃不好,等会要反胃的……”说着就捏几个盐粒放在我手上拿着的鸭子肉上。

我一张嘴又进肚去了。

祖父越称赞我能吃,我越吃得多。

祖父看看不好了,怕我吃多了。

让我停下,我才停下来。

我明明白白的是吃不下去了,可是我嘴里还说着:“一个鸭子还不够呢!”自此吃鸭子的印象非常之深,等了好久,鸭子再不掉到井里,我看井沿有一群鸭子,我拿了秫秆就往井里边赶,可是鸭子不进去,围着井口转,而呱呱地叫着。

我就招呼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小孩子,我说:“帮我赶哪!”正在吵吵叫叫的时候,祖父奔到了,祖父说:“你在干什么?”我说:“赶鸭子,鸭子掉井,捞出来好烧吃。

”祖父说:“不用赶了,爷爷抓个鸭子给你烧着。

”我不听他的话,我还是追在鸭子的后边跑着……1.文中详细描写了三个场景,请你用简练的词语概括出来。

(6分)①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2.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我”的生活是自由自在的?在正确的选项后打“√”。

(3分)A.可以吃到烧鸭子。

()B.整只烧鸭任“我”吃。

()C.把手上的油擦在大襟上。

()D.故意把鸭子赶到井里,想烧着吃。

()3.用“”画出描写祖父看“我”吃鸭肉的语句,从中可以体会到祖父对我的_________。

文中还能体会到这一情感的情节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8分)4.本文节选自《呼兰河传》,请你为文章起一个恰当的题目,写在文前横线上。

(3分)(5分)5.你认为后来会发生什么故事?请你顺应作者的思路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划掉:sì lǜ shù pián xiě2.滚瓜烂熟狼吞虎咽3.(1)信以为真(2)如数家珍(3)狼吞虎咽示例:他狼吞虎咽地吃着汉堡,看样子好像几天没吃过东西。

4.(1)一放学就躲着看“闲书”;(2)把小说中的人物名字背得滚瓜烂熟,连他们使用的兵器也如数家珍;(3)自己也想当小说中的人物;(4)练习铁砂掌,把指头戳得鲜血直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