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空飞星如何排盘2010-01-01 12:17因为玄空排盘是依据洛书图而来的,故其飞星的进行轨迹仍按九宫洛书的数字次序。
次序由中宫开始:五→六→七→八→九→一→二→三→四→五亦即:中宫→乾→兑→艮→离→坎→坤→震→巽→中宫上述玄空飞星排盘即洛书,亦即"载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腹"是数学中的一个三阶幻方,这个从一至九,九个数字的排列,有二个明显特点,一是奇数1、9、3、7占北、南、东、西四征位;偶数2、4、6、8均占斜位,即西南、东南、西北、东北;二是,不论沿正方位还是沿对角线,每三个数字都等于是15,这个三阶幻方有三大妙处:①每个方向、方位、方面布置都是15或15的倍数,这样力量是均衡的,没有薄弱环节;②从一至九,无论顺飞、逆飞走的是一条类似∞(在数学中被称为天穷)字形的宇宙螺旋气场,符合人进入功能态后所走的步,这种螺旋气场中心或是步的中心形成一个稳定的隐蔽区哉;③这种以一至九或从九至一的格局,从外边看眼花缭乱,既是一个幻方,魔方,它就好似迷魂陈一样,不停的变换方位,使人摸不着头脑,看不见隐蔽中心令人无懈可击!被号称"三式"中"奇门遁甲便是三阶幻方洛书应用的最好佐证,选择有利的时空,为我所用不着用于预测,只是奇门之附属功能。
研习者切不可本末倒置!欲排飞星盘,必须知道父母卦、地卦、天卦及顺逆飞的知识。
а、父母卦:即运盘,哪一元当值,哪一字便入中,切记:父母卦全部顺飞九宫,举例:七运父母卦:六二四五七九一三八b、地卦:将父母卦在坐山上挨着的星数入中,写在中宫的左边,再按入中数在其本宫的阴阳属性决定顺逆飞。
实例说明二十四山分阴阳、阳山阳向顺飞、阴山阴向逆飞。
阳山阴向:甲、丙、庚、壬、顺飞;寅、申、已、亥、顺飞;乾、巽、坤、艮、顺飞;阴山阴向:乙、丁、辛、癸、逆飞;子、午、卯、酉、逆飞;辰、戍、丑、未、逆飞;切记:以其所在本官的阴阳决定顺逆飞;为了记忆的方便,用图示表示如下,供参考三元:天元,地元.人元阳:乾坤艮巽,甲庚丙王,寅申已亥阴:子午卯酉,辰戍丑未,乙辛丁亥如:七运:子山午向地卦七运子山午向┌──┬──┬──┐│4│8│6││六│二│四│├──┼──┼──┤│5│3│1││五│七│九│├──┼──┼──┤│9│7│2││一│三│八│└──┴──┴──┘说明:坐山子为三、三入中,3为卯为阴,故逆飞九宫。
C、天卦:将父母卦在向首上换着的星数入中,写在中宫的右边,再按入中数在其本宫的阴阳属性决定顺逆飞。
如:七运子山午向天卦:说明:向首午为二、二入中,2为坤为阳,故顺飞九宫。
七运子山午向│1│6│ 8││六│二│四│├──┼──┼──┤│9│2│4││五│七│九│├──┼──┼──┤│5│7│3││一│三│八│└──┴──┴──┘C、将父母卦、地卦、天卦合并在一起,就组成宅命盘下卦图:如:子山午向下卦图。
七运子山午向┌──┬──┬──┐│41│86│68││六│二│四│├──┼──┼──┤│59│32│14││五│七│九││95│77│23││一│三│八│└──┴──┴──┘在玄空飞星排盘中依据正向、兼向之不同,分别采用相应的排星方式。
其中正向采用下卦排三星;兼向则用替卦飞星。
此处"替"有代替之意,廿四山中有的替、有的不替、依"吹癸子简易换星口决",起兼向宅命盘。
"子癸甲申贪狼寻(一);坤壬乙卯未巨门(二)乾巽六位皆武曲(六);艮丙辛酉丑破军(七若问寅午庚丁上,一律换来是弼星(九)为了使学者一目了然,现列表如下:壬 1 2 丙 9 7子 1 1 午 9 9癸 1 1 丁 9 9丑 8 7 未 2 2艮 8 7 坤 2 2寅 8 9 申 2 1甲 3 1 庚 7 9卯 3 2 酉 7 7乙 3 2 辛 7 7辰 4 6 戍 6 6巽 4 6 乾 6 6已 4 6 亥 6 6注:1、子、癸、坤、未、戍、乾、亥、辛、酉、午、丁等不替;2、替星入中后,其阴阳还是按照原卦山之阴阳,根据阴阳判断顺逆飞;如:甲3入中,以1代替、;甲为阳故顺飞;又如:卯3入中,以2代替,卯为阴故逆飞;切不能以坤(2)阳顺飞,如顺逆飞错误,则所飞星之宅命盘将全错。
玄空飞星罗盘逐层详解(2010-03-31 12:44:08)壬卯乙未坤,五位为巨门。
乾亥辰巽巳,连戌武曲位。
酉辛丑艮丙,天星说破军。
寅午庚丁上,右弼四星临。
在此口诀中,二十四山全部有替。
但细细查对,有十一个山是与自身重复的。
即子、癸、午、丁、未、坤、酉、辛、戌、乾、亥,自身重复,就无须寻替。
实际需要替的,只有十三个山,即:甲申由一替,壬乙卯由二替,辰巽巳由六替,丑艮丙由七替,庚寅由九替。
第四层二十四山通用罗盘有两种,一种叫《三合盘》,又称《杨公盘》。
另一种叫《三元盘》,又称《蒋氏盘》。
两种盘所定二十四山阴阳,是完全不同的。
《三合盘》的二十四山阴阳,同由先天卦配后天卦,再配纳甲三合而成,其推理方法颇为复杂。
因不属本文范围,故不详述,只要读者知道有这么回事就可以了。
《三元盘》的二十四山阴阳,是根据《天玉经》所说定出来的。
此经有诗句说:“千维乾艮巽坤壬,阳顺星辰轮。
支神坎震离兑癸,阴卦逆行取。
……甲庚丙壬俱属阳,顺推五行详。
乙辛丁癸俱属阴,逆推论五行。
……寅申巳亥水来长,五行向中藏。
辰戌丑未叩金龙,动得永不穷。
”此三段诗,在一二段明确地说出,乾艮巽坤甲庚丙壬共八个山星属阳的;子卯午酉乙辛丁癸共八个山是属阴的。
第三段诗说。
“五行向中”藏,是说寅申巳亥四山的阴阳,是根据支中藏干定出来的(“向”字可能是内字之误)。
寅――内藏甲、丙、戊,已知甲丙属阳,故寅为阳。
申――内藏庚、壬、戊,已知庚壬属阳,故申属阳。
巳――内藏庚、丙、戊,已知庚丙属阳,故巳属阳。
亥――内藏甲、壬、戊,已知甲壬属阳,故亥属阳。
至于辰戌丑未,同样可按支中藏干的办法求出来。
辰――内藏乙、癸、戊,已知乙癸属阴,故辰属阴。
戌――内藏辛、丁、戊,已知辛丁属阴,故戌属阴。
丑――内藏癸、辛、己,已知癸辛属阴,故丑属阴。
未――内藏丁、乙、己,己知丁乙属阴,故未属阴。
其实诗中所说“叩金龙”,也指明辰戌丑未属阴。
因为龙水相对,水属阳,龙属阴,自然辰戌丑未就属阴了。
《三元盘》之所以称为三元,是因为每个卦都分为地元、天元、人元。
坐山立向,阴阳顺逆飞布,都要根据三元所属来决定。
凡属阳,必顺飞;凡属阴,必逆飞。
相传《天玉经》为唐杨筠松所撰,应该说《三元盘》为《杨公盘》才对,为什么反把《三合盘》称为《杨公盘》呢?根据《钦定协纪辨方书》以及有关资料记载,汉初已有罗盘出现,当时只用十二地支。
后来有焦贡,京房等人发明五行易,纳甲法。
到唐代始有二十四山罗盘出现。
至于所谓《三合盘》的出现,至早是唐代,或者晚于唐代。
可以肯定,《三合盘》并非杨筠松所创,除非《天玉经》不是杨筠松所撰。
《三合盘》的真正首制者是谁,是哪个朝代的人,至今没有可靠的资料说明。
与此同时,《三元盘》也并非蒋大鸿所创,尽管《从师随笔》中提到《蒋盘》之事,但至多是蒋氏改进,或蒋氏确定而已。
既然《天玉经》是杨筠松所撰,二十四山的阴阳顺逆,由杨筠松所定,自然原始的《三元盘》,就由杨氏所创。
《三元盘》才可称为《杨盘》。
2004-7-2720:58bobby第五层120纳音分金玄空飞星风水,下卦采用正针,不兼左也不兼右。
而起星则是兼左或兼右。
所兼多少,则以分金辅之,过者泄之,不足者扶之。
沈竹先生,在《蒋盘》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定二十四山一百二十分金。
子山(兼癸)――甲子金丙子水戊子火庚子土壬子木甲子金丙子水戊子火庚子土壬子木丑山(兼艮)――乙丑金丁丑水己丑火辛丑土癸丑木乙丑金丁丑水己丑火辛丑土癸丑木寅山(兼甲)――丙寅火戊寅土庚寅木壬寅金甲寅水丙寅火戊寅土庚寅木壬寅金卯山(兼乙)――丁卯火己卯土辛卯木癸卯金乙卯水丁卯火己卯土辛卯木癸卯金乙卯水辰山(兼巽)――戊辰木庚辰金壬辰水甲辰火丙辰土戊辰木庚辰金壬辰水甲辰火丙辰土巳山(兼丙)――己巳木辛巳金癸巳水乙巳火丁巳土己巳木辛巳金癸巳水乙巳火丁巳土午山(兼丁)――庚午土甲午金丙午水戊午火庚午土壬午木甲午金丙午水戊午火未山(兼坤)――辛未土癸未木乙未金丁未水己未火辛未土癸未木乙未金丁未水己未火申山(兼庚)――壬申金甲申水丙申火戊申土庚申木壬申金甲申水丙申火戊申土庚申木酉山(兼辛)――癸酉金乙酉水丁酉火己酉土辛酉木癸酉金乙酉水丁酉火己酉土辛酉木戌山(兼乾)――甲戌火丙戌土戊戌木庚戌金壬戌水甲戌火丙戌土戊戌木庚戌金壬戌水亥山(兼壬)――乙亥火丁亥土己亥木辛亥金癸亥水乙亥火丁亥土己亥木辛亥金癸亥水分金的使用原则在于旺泄弱补,避凶就吉,即过旺要泄,过弱要补,相克避之(若克出为泄),遇吉要就(生入,比和为吉,生出为泄)。
总之,要灵活运用。
下举一例说明:比如:四运,乾山巽向。
乾宫为五,五代入中之四,四即乾山。
四为木,四木与乾卦五分金论生克:甲戌火――四木生火,生出,凶。
丙戌土――四木克土,克出,凶。
戊戌木――四木比和,大吉。
庚戌金――金克四木,大凶。
壬戌水――水生四木,生入,大吉。
四运之乾山巽向是山龙下水局,坐山之四犯下水。
而另一山星六到乾位,六克乾宫四木。
此情况下,运盘四取弱势好呢,还是取强势好?如果取弱势,对山星六有利;如果取强势,则损山星六。
对比之下,取庚戌金有利。
庚戌金克四绿木,使运盘得弱势,又可便庚戌金与山星六比和,加强六金旺气。
六在乾方本为生气,故加强生气为吉。
可见,分金的作用是与运盘的关系相论。
但是,乾山巽向,是下卦正向,本取正针取,不偏左,不偏右。
现若论分金,则发生偏针,甲戌分金,则成乾山兼戌山;取壬戌分金,则成乾山兼亥山。
每一分金,占有三度,超越三度,则成兼卦。
所以,分金多用于兼卦,极少用于正针。
此例乾山巽向,只为运用分金论用,在实际上,都是兼山兼向的。
第六层三元九运在罗盘的这一层,刻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的大数,是时间的总概念,通常称为“三元九运”,其实是包含了玄空风水学上所有与时间有关的概念。
一、九元大数。
相传在公元前2697年,黄帝命大桡以干支纪年,定此年为黄帝元年,以“甲子”为始元。
往后每六十年为一甲子周期,俗称为“六十花甲”。
元运由此开始。
一元――一个花甲,合六十年,公元前2697年,为元之“六白”开始。
至今(公元1983年止)经历了78个花甲。
三元――三个花甲,合180年,分“上元、中元、下元。
公元前2697年甲子起“下元”六白。
大元――九个花甲,合540年。
九个花甲合为一个“大元”。
从公元前2697年起至今,己八个“大元”又七个元。
二、九运。
把时间分大小连按起来,称为“运”。
一元为一个“大运”,三个元为三个“大运”,九个元为九个“大运”。
三个元为一组,分成“上元、中元、下元”,又称为“上元大运、中元大运、下元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