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图表的制作》教学设计
摘要: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素养是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电子表格图表的学习与制作中,把与学生的生活、学习、社会密切相关的知识做为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素材,并把数学图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做为《EXCEL图表制作》教学的三大支架,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是本教学的一大特色和创新。
学以致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和能力,让我们初中信息技术的课程根深而叶更茂。
关键词:EXCEL;EXCEL图表制作;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03(2014)09-0062-03
一、设计意图
图表统计,随处可见,数学学科更是册册彰显;吉林省编《信息技术》八年级(下)第一章第七节《创建数据图表》也专设此课。
由此可见,图表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制作与统计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以往制作图表常常用手绘、粘贴等方法,费时费力又不十分精确,而电子表格恰好是绘制精美统计图表的最好利器。
为此,笔者将八年级数学下“数据统计”与信息技术“Excel图表的制作”进行整合,这是学习数据统
计与现代信息技术工具的有机结合,是未来普及应用的趋势。
通过本节活动,一定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制作电子图表的方法和意义。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掌握了电子表格的输入、编辑和数据表格处理之后引入的,图表数据来源于生活中的数学统计,火灾与防火数据类型较多,便于学生学习用电子表格创建图表进行统计。
如何创建图表将是这节课的主要内容。
Excel提供了“用图表向导制作图表”,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步骤):(1)数据源的有效选取;(2)数据类型的选择;(3)图表选项的设置;(4)图表位置(图表的放置及图表美观性的设置)等。
图表的建立,类型的选择与修改等都要引导学生从实际数据和统计任务的需求出发,学会从各种任务需求中寻找图表工具,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或策略,从而实现利用“Excel电子表格图表工具更直观地呈现数据,说明问题,表达意图,以便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处理实际数据的能力与素养。
(二)教学对象分析
八年级即为初二的学生,是介于形象与抽象思维的转型期。
用“图表”来表达数据关系,形象、直观、精美,颇受学生欢迎;初二的学生已基本上掌握了OFFICE软件,有较
好的操作基础,学习迁移应用能力都很强,特别经过前几堂课的学习,对EXCEL操作已有了初步的了解,虽已能进行简单数据处理,但还满足不了他们的求知欲,把数学课本的统计问题用“Excel图表”来直观表达,想必学生能够乐在其中,完成学习目标。
但本节课知识点多而散,讲解难于一节课完成,若能化零散于“向导”之中,先快速默认创建,整体把握,恰合学生心智;然后再以组为单位,成员们纷纷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火灾统计任务,依据向导,按任务要求再做细致地选择与设置,个性化创建与制作统计图表,这样每组定会在已有的基础上再能探究出1-2个新知;最后每组选派一位代表进行汇报展示交流,讨论并向其它三组讲解“所获新知”。
这样互相学习,很快多而散的知识在此得以统学,既省时省力,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意识,获得了知识的交流和叠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教学策略与方法
引入教学支架,突破“新知传授线性结构”的教学模式,创建“知识框架(默认向导)――分组四项平行探究――合并汇报共同学习――分别整理纳新――师生总结共同建构”,即:总――分――总――分――总的学习模式。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理解Excel图表表现数据的特点、作用与意义。
(2)能利用图表向导,掌握四步完成图表制作的方法。
(3)能够根据生活中数学表格,恰当地选择、创建、分析、美化图表。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索比较,了解图表的优点;通过问题引领、循序渐进,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掌握Excel中图表的制作方法;通过任务驱动、小组探究完成图表的学习和知识与技能的建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用电子图表处理数据信息的兴趣和意识。
(2)养成善于发现问题、积极思考、学以致用的良好习惯。
(3)使学生了解防火常识,增强防火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利用图表向导建立图表。
教学难点:对图表源数据与图表类型的选择与设定。
教学关键:掌握创建图表向导的四步法。
五、教学流程图
六、教学过程
(一)采集分析数表与图表
1.现场采集,生成数据表格
1-2分钟真实的“易引发火灾原因”的现场调查、采集
数据、形成数据表格,立即就将学生带入数据统计情境之中,也巧妙解决了数据表格做为统计之源的问题。
2.对比数据表与图表
对比表格与图表统计,昭示了图表统计数据的直观特点与意义。
既是表格知识的复习与迁移,又是引发本课探究制作图表的开始。
(二)用图表向导,快速创建图表
(1)教师演示讲解,轻轻点播:选取数据源―图表类型―图表选项―图表位置,一路默认完成“易引发火灾原因”的柱型图表的创建。
(2)学生模仿操作,初试创建图表:由于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必然生成许多图表类型和产生相应问题。
(三)讨论分析图表类型与数据统计的匹配
(1)认识柱形、饼形和折线三种常用的图表类型的特点。
(2)讨论数据选择与上述三种图表类型如何匹配。
师生讨论:根据数据的大小之比,百分之比,趋势走向之比,等等,从而选择什么样的类型图呢?激发学生的热情与思维,适时的PPT演示,形象直观,帮助学生进行分析与总结。
(四)分组选择特殊任务,创建个性图表
每小组学生注意掌握:
(1)正确选取“数据源”的统计区间:连续顺序全部或部分选取欲统计区间数据和不连续选取数据源区间(CTRL+左健拖选)的方法。
(2)恰当选择数据类型和“图表类型”并相匹配:多数学生要求能够应用三种常见类型,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恰当选择其它类型或自定义类型制作图表。
(3)结合图表填写分析说明。
各小组探究特殊任务:
各小组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学习研究向导的“四分之一项目”,结合教师页面帮助,获取1-2点小新知、小发现,成功完成特殊统计任务。
(五)小组学习汇报与交流:目的让学生走向讲台,师生共同精学,掌握新知
(1)特派员展示小组共同任务。
(2)特派员向其它小组介绍、讲解完成特殊图表的1-2个新方法,并进行数据统计的分析说明。
(3)师生共同纳新,学习进一步完善、美化图表统计的任务。
(六)总结建构,拓展升华
教师引导,师生共话学习与收获:
(1)图表的特点与意义:直观、鲜明、形象。
(2)用向导创建图表的四步方法。
(3)教师演示若人人都能减少火灾发生(数据),相应的图表统计图,也将随其发生神奇之变,这就是学习使用EXCEL电子图表统计的魅力,意在拓展与升华!
[编辑:昌曙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