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层层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地层层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大多数准层序都是向上粒度变粗的序列
三角洲沉积环境
滨岸沉积环境,沉积速率=沉降速率
6. 准层序厚度的影响因素
一个准层序沉积的厚度(1-50m)主要受控于岸线推进
的水体深度。 影响因素: 相对海平面上升速率 准层序周期长短
沉积物供给
7. 准层序空间相变关系和形成机理
1°、准层序空间相变关系 1)垂向变化特征 准层序的空间相变关系是向上砂泥比值加 大、砂岩沉积厚度加厚,沉积物粒度变粗、 沉积水体变浅 2)横向变化特征 侧向存在变化,可减薄和尖灭; 准层序常常是不完整的; 横向是可以对比的
位于陆棚上,该位置的向陆方向,沉积表面处于或接近基
准面,通常是海平面; 而该位置的向海方向,沉积表面在海平面以下。
陆棚坡折(shelf break):
大陆架与大陆斜坡之间的过渡地带
沉积滨线坡折
陆棚坡折
3)层序类型
在地层记录中,可以识别出两种类型的层序,
即I型和II型层序。
I型层序 底部以I型层序界面为底界, 顶部以I型或II型层序边界为顶界。 II型层序 底部以II型层序界面为底界,
钻测井和岩心资料加以识别
每个层序中的某个体系域可以包含一个准层序组,也可以包含几
个准层序组。
在沉积速率和沉降速率均高的地区,一个体系域中常包含几个准 层序组。
2、准层序组类型 考虑沉积物沉积速率和可容空间变化速率之间
的关系,根据准层序垂向堆砌结构特征,可以
将准层序组划分成三个典型类型, 即进积式、退积式和加积式准层序组
浅海地区的海泛面平整,地势起伏小,海泛面
上富集碳酸盐矿物、磷灰石或海绿石。 (3)海泛面上下地层的岩性和沉积厚度变化大。层组 的叠加样式有明显变化。 (4)大多数准层序边界海泛面均存在着深水沉积与浅 水沉积的一个截然界面。在野外露头和岩心资料上, 有时可以观察到海泛滞留沉积。
海泛滞留沉积厚度较薄(<1m),一般由侵蚀早期沉积物组成, 多呈不连续状态分布在陆棚海泛面的顶部。 与陆棚地区海泛作用相关的滞留沉积物包括4种沉积类型:
谢谢! 请批评指导
顶部以I型或II型层序边界为顶界。
4) I型和II型层序边界
I型层序边界是一个区域性的不
整合界面,是全球海平面下降
速度大于沉积滨线坡折带处盆 底下降速度时产生的
II型层序界面是由于全球海平面下降速度小于沉积滨线坡折带
处盆地沉降速度时形成的,因此在这个位置上未发生海平面的相
对下降。II型层序界面是一个区域性界面
二. 准层序及准层序边界
1. 准层序基本概念
准层序是层序地层分析中最基本的沉积单元
是一个以海泛面或与之相对应的面为界的、成因 上有联系的层或层组构成的相对整合序列。 持续地质时间几-几十万年, 沉积厚度 几米-几十米。
2.
准层序边界特征
准层序的边界——海泛面及与之相关的界面。
准层序边界特征: (1)伴随着微弱的海底侵蚀作用或无沉积作用。 (2)在海岸平原以河流作用造成的局部侵蚀和暴露大 气中的原地的证据来鉴别,比如土壤层或含植物根层。
5)层序地层构成-- I型、II型层序
层序类型 体系域类型 低位体系域 I型层序 海侵体系域 体系域中沉积体
盆底扇、斜坡扇和前积楔状复合 体
缓慢沉积复合体 S形、斜交前积和加积型沉积复合 体 缓慢沉积复合体
高位体系域
陆棚边缘体系域 前积和加积沉积复合体 II型层序 海侵体系域
高位体系域
S形、斜交前积和加积型沉积复合 体
1)进积式准层序组
是在沉积物沉积速率大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的情况下形成 的,所以较年轻的准层序依次向盆地中央方向推进 尽管进积准层序组中的每个准层序都是一个向上粒度变粗、 水体变浅的沉积序列,但是对于整个进积准层序组来说,自 下而上,砂岩厚度不断增大、泥岩厚度不断减薄、砂泥比值 加大,总体构成一个向上水体变浅的准层序堆砌样式
层序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XXX 矿物S16X XXXXXXX
层序的基本概念及类型 准层序及准层序边界 准层序组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一、层序及层序类型
1)层序
层序(Sequence)是一套相对整一的、成因上联系的、顶底
以不整合面或与之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单元 (Mitchum,1977)。 层序是一个具有年代意义的地层单位 层序本身不包括规模甚至时间的含义,但层序内所有岩层
构成水体向上变深的准层序堆砌样式
退积式准层序组

沉积速度 容纳空间腾空 速度
<1
3)加积准层序组
是在沉积物沉积速率基本等于可容空间变化速率时形 成的,所以相邻的准层序之间没有明显的沉积岩相侧 向移动,自下而上,水体深度、砂泥岩厚度和砂泥比 值基本保持不变。
加积式准层序组
沉积速度
≈1
容纳空间腾空 速度
3. 准层序的识别地区
准层序边界是由海泛面所限定的,因此在没有水深突然变 化证据的沉积环境中是识别不了准层序的。
4. 准层序沉积特征
根据准层序的定义,准层序的边界是能够分隔新
老地层的海泛面。这就意味着所有的准层序都必 须是一个向上沉积水体不断变浅的序列,否则我 们就不能根据海泛面来划分确定准层序。 所有的准层序都是向上变浅的沉积序列
都是沉积在以层序边界年代所限定的地质时间间隔内
层序也称为“三级层序” 超层序是比层序大的二级层序 巨层序或大层序,在层序地层分级体系中应为一及层序
2)沉积滨线坡折和陆棚坡折 沉积滨线坡折(depositional shoreline break)是指陆
架剖面上的一个位置,是沉积作用活动造成的地形坡折(三 角洲,临滨沉积)
8. 准层序形成机理 滨岸浅海等地区的准层序是在沉积速率大于该地
区可容空间增大速率时形成的,后来,可容空间
突然增大,沉积岸线迅速向陆后退,形成了准层 序的顶界
三步曲:海平面下降、上升、再下降
准层序的形成过程
进积
海泛
再进积
三. 准层序组及分类
1、准层序组概念和边界特征
准层序组是指由成因上相关的、一套准层序构成的、具特征堆砌样 式的一种地层序列。边界是规模较大的海泛面,将不同叠置样式的 准层序分隔开来。 准层序组沉积厚度多为几十米至几百米,平面分布范围可达几千 平方千米,持续地质时间为几万至几十万年,它可以通过露头、
进积式准层序组
沉积速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容纳空间腾空 速度
2)退积准层序组
是在沉积速率小于可容空间增长速率的情况下形成的, 所以年轻的准层序依次向陆方向退却。
尽管每个准层序都是进积作用的产物,但就整个退积式
准层序组垂向序列而言,自下而上,砂岩单层厚度减薄、
泥岩厚度加大、砂泥比值降低、沉积水体向上变深,整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