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和对策建议

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和对策建议摘要: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能源是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能源安全问题是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目前中国的能源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以石油、天然气为代表的清洁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进口量越来越大,如何维护中国的能源安全显得越来越迫切。

本文从中国的能源现实状况出发,阐述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并基于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认为:要积极推动能源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能源结构的优质化;全面落实能源节约优先,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充分利用能源多边合作机制;实施“走出去”战略来破解能源困局;建立并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Summary: China is in the world the second largest energy producer country and second largest energy consumer, the energy is the foundation of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refore the energy security problem is the important topic that the Chinese economic society sustained development is unable to avoid. At present the energy use of China enters the fast rise period, uses the petroleum and natural gas increasingly to highlight as the clean energy supply and demand contradiction of representative, the import volume is getting bigger and bigger, how to safeguard the energy security in China appears more and more urgent. This article from the energy realistic condition in China, elaborated that stern of Chinese energy security problem, and bases on this to propose own view and suggestion, thinks: Must actively promote the strategic readjustment of energy source structure, realizes the high quality of energy source structure; Comprehensively carries out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first, speeds up shifting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way; Fully using energy multilateral cooperation mechanism; Implementation "walks" strategy to explain the energy predicament; Establishes and improves the oil reserve system.关键词:能源安全;对策建议;石油储备;“走出去”战略Keyword: Energy security; Countermeasure proposal; Oil reserves; "Walks" strategy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人类的能源利用经历了从薪柴时代到煤炭时代,再到油气时代的演变,在能源利用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能源结构也在不断变化。

每一次能源时代的变迁,都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飞跃,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人类使用能源特别是化石能源的数量越来越多,能源对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和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

能源已成为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能源安全事关国家的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

目前我国经济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时期,能源安全问题开始“浮出水面”,并迅速从国内空间层次跨入到国际空间层次,成为国家安全的一个日益敏感且令人关注的问题。

1.能源安全的发展能源安全已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关系到所有国家。

能源安全可定义为保障对一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至关重要的能源(主要是石油)的可靠而合理的供应。

能源供应暂时中断、严重不足或价格暴涨对于一个国家经济的损害。

这说明能源安全是指石油的安全供应,还不包括石油以外的各种能源与环境问题。

实际上,在1998年新的能源安全观就已经诞生了,国际能源机构主任罗伯特·普瑞多认为能源安全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不断演变的定义。

能源安全的概念自提出以来,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和充实的过程。

进入工业化进程以来,能源在继资本和劳动要素之后,成为又一个对国民经济产生重要影响的生产要素。

能源安全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石油供应安全,而且包括其他能源的供应安全,特别是天然气和电力,还包括能源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不同时期,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源安全的含义是不同的。

对于能源进口国家和消费国家来说,能源安全包括能源供应安全和能源经济安全。

事实上,困扰当今世界的能源问题不再是单纯的供应安全问题,能源消费成了大气环境破坏的主要原因,由能源消费引起的生态安全问题是各国“综合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环境间题或能源问题,更是一个国际政治问题。

事实上,生态安全已经成为能源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安全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再仅指石油供应安全,而是指整体的能源供应安全,即包括基础设施在内的所有能源供应链的安全,并且扩展到了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安全等方面。

2.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面临的挑战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但能源的需求也同步快速增长。

尽管中国的GDP世界排位还很靠后,但经济总量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中国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把发展速度调整到8%左右,能源增长率控制在4%左右。

但是,中国在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过程中在一个比较长的时期内,仍然将面对依靠高碳能源作为驱动力。

既保持如此大的能源需求,又要适应低碳经济时代对节能减排提出新的要求,对中国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目前,中国能源安全问题方面面临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1)资源贫乏,能源供应前景不容乐观。

尽管从总量上来看中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从人均上看,中国实际上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

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煤炭人均可开采储量89吨,石油为2.48吨,天然气为1408立方米,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剩余可采储量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57%、10%、5%。

从中国化石能源储采比来看,能源供应前景不容乐观,除煤炭资源尚能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外,石油和天然气则后继乏力。

从能源储藏结构来看,中国是个“富煤缺油少气”的国家,与世界能源全局状况正好相反。

中国主要能源的储备和世界储备比较图如下所示:(2)能源技术落后,利用效率低。

我国能源消费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水平,约为美国的3倍,日本的7倍;单位产值能耗是世界上最高的国家之一,每公斤标准煤创造的GDP仅为0.36美元,而日本为5.58美元,约是我国的15倍,世界均值为1.86美元;工业锅炉能耗效率为60%,低于发达国家20个百分点;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水平高4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每年工业部门多消耗2至3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总消费量的1/5。

(3)石油来源地较为集中,运输线路单一。

中国的石油主要来源地是中东地区,而中东地区历来是国际热点地区,长期以来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这势必对我国的能源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

中国的石油运输路径一般要经过“印度洋→马六甲海峡→南中国海”,一旦这一线路的国家将运输线路封锁,将对我国的能源运输造成沉重打击,严重威胁石油运输安全。

(4)石油战略储备不足,“走出去”战略受阻。

中国的石油战略储备体系从2006年开始建立,至今已达到可维持30天进口量的标准,远低于国际能源机构通用的90天标准,一旦发生石油供应短缺状况,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

石油战略储备的不足,大大削弱了中国在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对能力。

以保障国家石油安全之名“走出去”的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石油公司,受运输成本、市场环境、轨迹法律等多重约束,海外投资效果不尽如人意,亏多赚少。

(5)消费结构不合理。

环境污染严重。

中国是煤炭资源比较丰富的国家,从能源消费结构来看,煤炭依然在中国能源消费总量中占主导地位,如表所示。

建国初期,中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总量的90%以上,随着中国石油天然气工业和水电事业的发展,煤炭消费比例有所下降与2004年相比,200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22.2亿吨,比上年增长9.5;其中,煤炭消费量21.4亿吨,增长10.6%;原油3.0亿吨,增长2.1;天然气500亿立方米,增长20.6%;水电4 010亿千瓦小时,增长13.4%;核电523亿千瓦小时,增长3.70%。

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与世界能源消费结构有很大不同。

2004年,世界能源消费构成中,原油、天然气和煤炭三大能源各占30%左右,其中原油占36.8%,天然气占23.7%,煤炭27.2%,水电占6.2%,核电占6.1%。

而在中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据了主导地位,所占比重为67.7%,石油为22.7%,水电、核电、风能、太阳能为7%,天然气所占比重仅为2.6%。

中国是全球煤烟型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

根据美国能源署1999年的预测,如果中国不采取措施控制煤炭的使用,到2020年,中国由于消费煤炭而排放的CO:将超过发达国家、印度、东欧及前苏联地区消费煤炭而排放的CO:之和,占全球C 仇排放的16%。

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表明温室气体的减排形势严峻,与能源相关的环境风险不容忽视。

可以清楚地看到,国际上对中国大量消费煤炭资源是抱有较多忧虑的,我国政府在这方面将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

(6)对外依存度不断增加,石油供应受制于人。

2012年1-9月份中国原油进口量为20038万吨,累计同比增加1324.77万吨或者是6.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