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室设计方案目录1、项目概况 (2)1.1温室总体尺寸 (2)1.2温室总体配置 (2)2、温室主体设计 (3)2.1 温室结构形式 (3)2.2 温室性能指标 (3)2.3 温室主体钢结构 (3)2.4 四周墙体和顶部覆盖材料 (4)2.5 温室基础设计 (4)2.6 屋面排水 (4)2.7 门 (4)3、温室系统配置 (4)3.1 接露系统 (4)3.2 外遮阳系统 (5)3.3 内遮阳系统 (6)3.4 内保温系统 (6)3.5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 (7)3.6 天窗通风系统 (7)3.7 外翻窗系统 (8)3.8 内循环系统 (9)3.9 加温系统 (10)3.10植床系统 (10)3.11补光系统 (10)3.12 配电系统 (10)1、项目概况1.1温室总体尺寸温室总体平面见下图:东西向:10.8米/跨×4跨=43.2米南北向:4米/开间×9开间=36米面积:43.2米×36米=1555.2平米高度:天沟高4.0m,脊高4.88m,外遮阳高5.58米分区:东两跨为东区,西两跨为西区,中间做玻璃隔断1.2温室总体配置温室选用10.8米跨三屋脊文洛式结构类型,东区顶部采用8mm阳光板覆盖、西区顶部采用单层玻璃覆盖,四周采用8mm阳光板覆盖,骨架为双面热镀锌钢骨架,配备接露系统、外遮阳系统、内遮阳系统、内保温系统、湿帘风机降温系统、天窗通风系统、外翻窗系统、内循环系统、加温系统、苗床系统、补光系统、配电系统等。
2、温室主体设计2.1 温室结构形式采用文洛型温室结构。
温室南北走向,温室跨度10.8m,柱距4.0m,天沟高4.0m,脊高4.88m。
温室主横梁采用桁架式梁,承受荷载能力强,屋顶为小三角屋面,每一跨(每一主横梁)上设三个三角屋顶。
具有以下优点:(1)室内光线分布均匀;大坡面三角屋顶(即一跨内只有一个三角屋顶),其背光坡面在温室内会形成大片阴影,这一带的花卉长势不良。
而小坡面三角屋顶,可使室内光线均匀分布。
(2)耗热量小;相对大坡面三角屋顶温室,在相同的建筑面积、相同的檐高、相同的的外围护面积下,小坡面屋顶温室建筑空间小,因而耗热量小。
(3)防露滴功能;在天气寒冷的季节,室内外温差大,因此温室屋面内部易产生冷凝水。
小三角屋面由于坡面小,冷凝水在未聚集到下滴程度就已流入水槽处收集冷凝水的铝料中,防止冷凝水下滴造成叶面病害。
(4)易于维护保养;由于坡面小,屋顶的维修、清洗工作易于进行。
2.2 温室性能指标风载:不小于0.4kN/ m2雪载:不小于0.35kN/ m2恒载:不小于15kg/ m2吊挂载荷:不小于15kg/ m2最大排雨量:不小于140mm/h2.3 温室主体钢结构温室主体钢结构采用双面热镀锌冷轧管材及型材。
主体钢结构全部是标准化、工业化生产(包括小的连接件、配件),提高了温室主体的标准化程度,避免了温室各部件采用不同外协厂家的产品,使得装配不合理,直接导致温室整体结构稳定性下降的现象发生。
2.4 四周墙体和顶部覆盖材料温室东区顶部及四周采用8mm固莱尔双层阳光板覆盖,外防紫外线,内防结露,具有极好的综合性能和良好的透光性;西区顶部及隔断采用单层玻璃覆盖,采光好,美观大方。
使用温室专用铝合金作为连接密封件;阳光板密封采用铝合金型材,保证了温室的密闭性能。
阳光板技术参数:透光率:≥ 80% 材质:聚碳酸酯传热系数:3.3W/ m2·℃质量保证期:10年铝合金技术参数:抗拉强度:不小于 157N/mm2 非比例伸长应力:不小于 108N/mm2伸长率:不小于8%2.5 温室基础设计温室四周采用条形基础,温室内基础采用独立基础,基础顶面与±0.000m 标高齐平。
温室四周砌0.24m厚,0.5m高砖墙;东、西、南三面设0.8m宽散水,北面设1.7m宽散水。
2.6 屋面排水温室采用双侧排水,最小排水量为140mm/h。
2.7 门温室东侧及隔断中间各设置一套铝合金推拉门,尺寸为2.0米×2.1米。
3、温室系统配置3.1 接露系统温室顶覆盖材料内表面凝结的露滴如果滴落在作物上,会产生病害,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
接露系统能够解决现有温室结构缺陷的温室构件。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温室骨架上的特殊结构来收集温室覆盖表面凝结的水滴,将其传送到专用的集露槽,由集露槽排到地面。
接露系统可以有效解决冬天温室内部的滴水现象!3.2 外遮阳系统温室共设置2套外遮阳系统。
3.2.1 系统功能特点在夏季,进入温室的太阳辐射热负荷太高,当使用外遮阳系统时,由于阻隔了大部分太阳辐射进入温室,在具有良好通风的温室中可将室内温度控制到只比室外高1℃的水平。
如果和湿帘-风扇系统结合使用,能够创造出理想的温湿度环境,减少温室运行成本,节约能源消耗。
3.2.2 齿轮齿条传动系统工作原理外遮阳系统采用A型齿轮齿条系统驱动,其原理如下:电机带动传动轴运转,传动轴上的齿轮/齿条副将圆周运动变成直线运动。
与齿条连接的推拉杆通过十字连接带动铝合金活动边在幕线上平行移动,铝合金活动边拉动幕布一端缓慢展开、收拢,全部展开及收拢后分别触动开、合限位器开关,电机停止,运行结束。
3.2.3 主要系统组成外遮阳系统采用A型齿轮齿条系统驱动,温室东西区各配置1套减速电机:采用鑫凯牌WJ40电机,转速5.2rpm,三相380V,0.55kw。
拉幕齿轮齿条:采用固朗瑞科GL-3965A型拉幕齿轮齿条外遮阳网采用阳柯牌LON70外遮阳网,遮阳率70%。
3.3 内遮阳系统温室共设置2套内遮阳系统。
3.3.1 系统功能特点设置内遮阳是温室节能、遮阳、温度控制和湿度调节的有效手段。
遮阳保温幕的独特优点在于它将阳光反射而不是吸收阳光,有效降低温室内光照度,同时使作物和空气温度相应降低;独特的材料阻挡温室向外界发射的热辐射,可以保持幕布下的热量不散失;加湿时关闭遮阳幕将使温室内湿度迅速增加,同时,遮阳幕的下表面对从温室内发射过来的热幅射有很好的吸收能力,使幕布能保持较高的温度,幕布的较高温度可以防止冷凝,避免幕布下表面产生冷凝水滴3.3.2 主要系统组成内遮阳保温系统采用A型齿轮齿条系统驱动,温室东西区各配置1套减速电机:采用鑫凯牌WJ40电机,转速5.2rpm,三相380V,0.75kw。
拉幕齿轮齿条:采用固朗瑞科GL-3965A型拉幕齿轮齿条内遮阳网采用阳柯牌AIS65铝箔遮阳保温幕,遮阳率65%,保温率60%;3.4 内保温系统温室共设置2套内保温系统。
3.4.1 系统功能特点设置内遮保温系统是在温室内遮阳保温系统下增加一层保温膜,使温室顶部隔成几个相对稳定的空气保温层,降低温室对流换热,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3.4.2 主要系统组成内遮阳保温系统采用A型齿轮齿条系统驱动,温室东西区各配置1套减速电机:采用鑫凯牌WJ80电机,转速5.2rpm,三相380V,0.75kw。
拉幕齿轮齿条:采用固朗瑞科GL-3965A型拉幕齿轮齿条内保温膜采用8丝优质保温膜。
3.5 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温室南墙设置风机,北墙设置湿帘。
3.5.1设计说明:湿帘-风扇降温系统利用水的蒸发降温原理实现降温目的。
降温系统的核心是能确保水均匀的淋湿整个湿帘墙。
空气穿过湿帘介质时,与湿帘介质表面进行的水气交换将空气的温度降低。
是一种最经济有效的降温方法。
3.5.2系统组成:由湿帘箱、循环水系统、轴流式风机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湿帘采用蒙特公司的加厚降温湿帘墙。
使用寿命5-10年。
保证有大的湿表面与流过的空气接触,以便空气和水有充分的时间接触,使空气达到近似饱和,与湿帘相配合的高效风机,足够保证温室内外空气的流动,将室内高温高湿气体排出,并补充足够的新鲜空气。
为了避免昆虫、灰尘、柳絮等异物进入或附在湿帘上,影响湿帘通风降温效果。
故在密封窗内湿帘外采用40目防虫网密封阻隔。
3.5.3基本配置:温室设置1.5m高、100mm厚、43.2m长湿帘,2套供水系统。
在维护良好的情况下,使用寿命达5-10年。
湿帘采用铝合金框架,不受温差影响而产生变形造成水帘漏水,影响使用。
湿帘外设40目白色防虫网,防止使用湿帘时昆虫进入。
水泵:2台,10m3/台供水量,扬程10~25.0m。
2套供回水系统。
风扇:温室南端面布置8台风机。
风机为国产优质的抗外强风风机,单台风量≥36000m3/h,三相380V,1.1KW。
,风机框架及叶片为镀锌钢板压制而成,从各个方面适应温室内湿热的环境。
3.6 天窗通风系统温室配置轨道式开窗系统,单个窗尺寸为0.9米×2米。
分东西两区分别控制。
设置顶窗是自然通风最常采用的手段,可有效排除室内多余的热量及室内的水汽,补充二氧化碳,促使室内空气流动,为植物创造有利的生长环境。
顶窗采用轨道交错式开窗,窗框尺寸为900*2000。
东西区各24扇窗,共48扇窗。
3.6.2传动系统工作原理采用轨道式齿轮齿条开窗系统。
系统原理:减速电机(4)带动传动轴转动,传动轴与轨道开窗齿轮(1)连接,使齿轮跟随转动,齿轮带动齿条做直线运动,齿条与推拉杆(10)连接,推拉杆与顶窗框之间通过支撑臂(12)铰接。
当齿条与推拉杆做直线运动时,相应通过支撑臂将窗户顶开(或关闭)。
3.6.3基本配置:减速电机:采用鑫凯牌WJ80电机,转速2.6rpm,三相380V,0.75kw。
轨道开窗齿轮齿条:采用固朗瑞科GL-1200轨道开窗齿轮齿条,速比1:2.76 3.7 外翻窗系统在湿帘后砖墙上设1.5米高的的8mm厚双层阳光板外翻窗。
分东西两区分别控制。
湿帘后外翻窗为湿帘提供空气的入口,保证湿帘降温功能的实现。
冬季也可为室内少量换气而使用。
采用阳光板外翻窗,保温能力好,质轻不易因变形损坏。
3.7.1基本配置:减速电机:采用鑫凯牌WJ40电机,转速2.6rpm,三相380V,0.55kw。
开窗齿轮齿条:采用固朗瑞科GL-1650开窗齿轮齿条3.8 内循环系统温室内设置环流风机,每跨设置3台。
3.8.1系统功能特点植物吸收养分和矿物质主要依靠光合作用。
而冬季为了保温节能,温室的环境相对封闭,室内的相对湿度可达80%以上,作物附近的相对湿度更是高达90%以上,这样的环境会明显抑制作物对养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同时,加热设备和CO2增施设备很难保证在温室内热量和CO2的均匀性。
在此情况下,合理使用环流风机可以保证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及CO2的均匀分布,从而保证室内作物生长的一致性。
3.8.2 环流风机技术参数(1)风量:2880m3/h(2)电源:220v,50Hz(3)转速:1400 rpm(4)功率:0.15Kw3.9 加温系统温室采用热水采暖系统,在温室东区苗床下布置暖气。
3.10植床系统在温室东二区内配置移动苗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