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二语习得研究汇总

二语习得研究汇总


对比分析与偏误分析
对比分析: 用比较的方法来预测和预防学习者在语
言表达中经常出现的错误。
偏误分析: “以教学为中心”转向“以学习为中心”
第一节 对比分析
? 对比分析(Contrastive Analysis ) ? 产生于上世纪50 年代,兴盛于60 年代 ? 初衷:在第二语言教学中预测学习者的难
学交叉重合。 ? 1. 与语言学交叉:反映了二语习得中的语言学视
角(linguistic perspective ) ? 2. 与心理学交叉:反映了二语习得中的心理学视
角(cognitive perspective ) ? 3.与心理语言学交叉:是上述四个学科共同研究
领域的重合。 ? 共同领域远远小于各自的研究范围。
一、对比分析产生的背景
? 2、“母语负迁移”:母语在二语习得中的 作用问题。(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 干扰interference)
? 通过对比学习者的母语和目的语的不同之 处克服母语对二语习得的干扰。
? 3、对比分析的理论依据: ? 建立在行为主义心理学和结构主义理论学
习得”
“语言能力”与“语言表达”
? “语言能力”(competence ): ? 反映交际双方语言知识的心理语法。 ? 母语使用者对句子的合语法性的直觉判断
所依据的隐性语言知识。 ? “语言表达”(performance ): ? 交际双方在语言的理解与生成过程中对其
内在语法的运用。 ? 区别:语言能力是关于语言的知识,语言
表达是关于语言运用的知识。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学科性质
? Ellis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涉及广泛的学 科领域,由于界限的伸缩性已成为模糊的 研究领域。”
? 尽管如此,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仍然是一个 相对独立的学科。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
? 虽然语言学是一个古老的学科,而第二语 言习得研究是近年来才兴起的新兴学科, 但是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语言学理论对 二语习得的发展的影响日渐深远,有些理 论模式即是建立在当地语言学理论的基础 之上的。
? 二语习得——如何运用原则与参数来解释语言习 得的规律(理论消费者)
? 分析及解释方法: ? 语言学——根据目的语规则描写研究
? 二语习得——根据学习者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 实证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学
? 共同关注:在某些领域,例如语言与语言获得就是其共同 关注的研究领域。
? 区别: ? 1、研究目的: ? 心理学——揭示人类心理现象的特点和规律 ? 二语习得——描写二语学习者的习得过程,揭示习得机制 ? 2、研究范围: ? 心理学——人类个体的心理动机,心理过程,心理特性 ? 二语习得——研究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及学习者
自身 ? 3、研究方法: ? 心理学——实验研究 ? 二语习得——描写研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心理语言学
? 看法一:二语习得是心理语言学的分支。即发展 心理学,也称应用心理语言学。
? 看法二:二语习得是独立学科,心理语言学则主 要研究与语言运用相关的心理过程,包括语言理 解、产生、获得,属于认知科学的一部分。 (David W .Carroll)
点,预防学习者的语言偏误,从而提高第 二语言教学的效率。 ? 严格意义上不属于二语习得。
一、对比分析产生的背景
? 1、1945: Charels Fries 《作为外语的 英语教学与学习》(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 )
? 1957 :Robert Lado 《跨文化语言 学》(Linguidtics Across Culture )
? 二语习得与心理语言学的区别: ? 1. 研究对象 ? 语言系统、习得过程和习得机制。 ? 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 ? 2. 学科归属 ? 应用语言学 & 认知科学 ? 3. 研究方法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跨学科特点
? 语言学与心理学的交叉重合构成了心理语言学。 ? 二语习得研究同时与语言学、心理学和心理语言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概述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基本概念 第二语言习得作为独立的研究领域距
今已有四十多年的历史,其成熟的标准有 以下几项: 1. 研究领域不断扩大 2. 研究涉及的范围不断扩展 3. 研究从理论假设发展为理论模式 4. 研究方法不断丰富
?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与语言学是既有区别又 有联系的。
? 区别与联系:
? 研究对象: ? 语言学——母语者的语言系统
? 二语习得——学习者语言系统的规律 (learner language system)
? 研究目的:原则与参数( principles and parameters )
? 语言学——普遍原则与参数是否能解释普遍性与 差异性(理研究对象 决定:
? 1. 涉及学习者的语言系统研究——语言学 ? 2. 涉及语言获得的心理过程——心理学 ? 3. 包括学习者的个体差异——心理语言学
? 二语习得研究正处于学科发展的十字路口, 可能延续下去,也可能分裂或者合并。
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与发展的 简要回顾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与“有指导 的第二语言习得”
? Ellis: ? “自然的第二语言习得”(naturalistic
SLA )与“有指导的第二语言习得” (instructed SLA )的区别在于第二语 言是以何种方式、在何种环境下发生的。
? 习得方式:交际方式& 教学指导方式
? 习得环境:自然的社会环境& 课堂教学环境 ? Klein :“自然发生的习得”& “有指导的
? 一、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的发端 ? 二十世纪60 年代末: ? 1. Corder :《学习者偏误的意义》 ? 2. Selinker :《中介语》 ? 二、第二语言习得研究发展的途径 ? 1. 50-60 年代:理论初创 ? 2. 70 年代:理论大发展 ? 3. 80 年代中期至今:新兴研究领域与方法 ? 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的研究 ? 80 年代、90 年代和90 年代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