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古诗中的衬托手法

最新古诗中的衬托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中常见的正衬形式有:
1、 美景衬欢情
新城道中(山水田园诗) 苏轼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树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喻太阳)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流自摇沙水清。 西崦(地名)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景人反衬(以景反衬人)
▪ 辛弃疾《青案元夕》
▪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
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蓦然回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5、以人物衬人物
▪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 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
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析:这首词为了烘托英雄人物周瑜不仅用滚滚长江、 赤壁雄奇壮阔的景物来衬托,而且用英雄群像及小
乔这样的美人来突出他的形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以虚衬实
▪ 咸阳值雨 温庭筠 ▪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蒙隔鱼船。 ▪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 析:诗人借助联想——用“洞庭春水色” 衬托咸阳雨景(以虚拟之景衬托现实之 景)。
▪ 析: 元宵之夜,京城千家万户红灯高挂,灿如晨星,彻 夜的唱戏(鱼龙即戏中一种),娓娓引人的风箫声,明光 夺目的玉壶,贵家公子——宝马雕车,漂亮女子——蛾儿 雪柳黄金缕(女子首饰),极写京城元宵之夜热闹繁华。
不为写景,也不在抒情,而是为了反衬“灯火阑珊处”的
这个人,而这个人正是受到朝庭冷落,不肯趋炎附势,不 愿同流合污的诗人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今昔反衬(时空反衬)
▪ 越中览古
李白
▪ 越王勾践破吴归,义士还家尽锦衣。
▪ 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唯有鹧鸪飞。
▪ 析: 越王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灭吴,胜
利归来,复仇义士得到官爵赏赐,艳丽如花的宫
女布满春殿,前三句写古人之壮之美,正是为了
反衬“只今唯有鹧鸪飞”的当前之景的凄凉,往
事历历,前程好梦,封建帝王的荣华富贵难于久 驻,抒发了吊古之情,伤今之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数量反衬
▪ 主要是通过大小数额的事物之间形成鲜明对照和 巨大反差来反衬、强调某种情思。
析:雨后初晴,东风吹拂,白云似绒帽,太阳似铜钲,桃花含笑,溪流 澄清,农家春忙——一幅“山乡早春图”。一路上,富有特色的景物正 面衬托出诗人欣喜之情,同时也体现出诗人厌弃俗务,向往田园,热爱 大自然的情趣。 说明:古诗“以美景衬喜情”的诗很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万曲不关心,一曲动情多。 ▪ 析:听过极多的曲子都无动于衷,唯有这一首曲
子才会这样激起人的强烈共鸣。 ▪ 君莫问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 ▪ 析:“一将”与“万骨”反衬。 ▪ 一行书不读,身封万户侯。 ▪ 析:“一行书”与“万户侯”反衬。
临江仙 北宋 晏几道
▪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 析: “落花人独立”为正衬,即以哀景写哀情,凋花之景衬诗人落寞哀伤 之情。“微雨燕双飞”——反衬,用燕子的成双成对反衬诗人独住的孤独凄 苦之情。
▪ 诗经 小雅 采薇
▪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今我来思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雨雪霏霏。
▪ 前两句以春天美景反衬战士被迫出征的凄苦悲愁的心情。 ▪ 后两句句以冬天风雪交加的哀景反衬战士踏上归途时以苦为乐的喜悦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以景物衬人物
▪ 题都城南庄
崔护
▪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 析:桃花开得很红很艳,少女面庞红若桃 花,故以桃花正面衬托少女之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以衰景衬哀情(以哀景衬愁情)
1. 天净沙 秋思 2. 马致远
3.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4. 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 5. 析:这十八个字,接连九个名词,串联九种景物,且景物萧 条寂寞悲凉之极,衬托出诗人心情之苦——断肠。
6. 清 平 乐 7. 李煜
8.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9. 析:梅花飘落纷纷如雪,竟落满了一身,由此可见,此人伫
立阶前已很久了,由此哀景衬托出诗人“触目愁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以景物衬景物
▪ 如:杜甫《旅夜书怀》 ▪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析:一写陆地,一写江水,两相辉映,伟 岸雄奇,气象万千。以星光遥挂如垂手来 衬托,便愈见出平野的茫无际涯;用月光 似奔涌倾泻来衬托,就愈见出磊江的浩瀚 渺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衬:在古典诗歌中,为了突出正面的人物或事物, 常以其反面的人物或事物作陪衬,借助二者的不协调 性以形成鲜明的对照,造成巨大反差,给人留下深刻 的印象。
▪ 反衬的形式有:
▪ a) 情景反衬
▪ 如:
古诗的衬托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衬托:即用甲事物来陪衬乙事物的一 种方法。它分为正衬和反衬两种。
▪ (一) 正衬:即运用同类相近或相似的事物 从正面来陪衬,即以正衬正,以反衬反,以美 衬美,以丑衬丑,以喜衬喜,以悲衬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