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二卷文言文详解与翻译
赵憙字伯阳,南阳宛人也。
少有节操【指人的气节、操行、正义感】。
(赵憙字伯阳,是南阳宛县人。
年轻时有节操。
)从兄为人所杀,无子,憙年十五,常思报之。
(堂兄被人杀害,没有儿子,赵憙十五岁,时常想着报仇。
)乃挟兵结客【带着兵器,约上朋友】,后遂往复仇。
而仇家皆疾病,无相距【通“拒”,抵御,抵抗】者。
(于是带着兵器约好朋友,后来终于前去寻仇。
仇人们全部生了病,没有人抵抗。
)憙以因【趁着】疾报杀,非仁者【指有德行的人】心,且释之而去【离开】。
顾谓【回头看着说。
顾:1、<动>回头;回头看。
《荆轲刺秦
王》:“荆轲顾笑武阳。
”2、<动>视;看。
《行路难》:“拔剑四顾心茫然。
”3、<动>看望;拜访。
《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副>只是;不过。
《荆轲刺秦王》:“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5、<副>但;却;反而。
《廉颇蔺相如列传》:“顾吾念之,强秦之所
不敢加兵于赵者。
”】仇曰:“尔曹【你们。
曹,辈】若健,远相避也。
”(赵憙认为乘别人生病报仇杀人,不是仁爱的人所应做的,就暂且放过他们而离开了,回头对仇人说:“你们如果病好了,躲我远远的。
”)
更始【指公元23年二月,绿林军领导者王匡、王凤等人拥立刘玄为帝,恢复汉朝国号,建立的更始政权,自称玄汉王朝。
消灭王莽政权后统治天下两年。
公元25年九月,赤眉军攻入都城长安,投降赤眉,更始政权告终】即位舞阴大姓【指世家大族,人口众多的姓氏或某一地域人数众多、势力强大的姓氏】李氏拥城不下【占据城池不肯投降】更始遣柱天将军李宝降【使动用法,使……投降。
可译为“劝降”】之不肯云闻宛之赵氏有孤孙憙信义著名愿得降之更始乃征憙。
(更始帝登位,舞阴大姓李氏占据县城不肯投降,更始帝派柱天将军李宝招降,不肯,说:“听说宛县赵氏有个独孙子
赵憙,讲信义很有名,我愿意向他投降。
”更始帝就召见赵憙)憙年未二十,既引见【旧时皇帝接见臣下或外宾,须由官员引领,叫“引见】,即除为郎中,行偏将军事【行……事:做……工作】,使诣【到……去;前往】舞阴,而李氏遂降。
(赵憙年纪不满二十岁,被引见后,随即被任命为郎中,代理偏将军事务,派他去舞阴,而李氏终于投降。
)光武【汉世祖光武皇帝刘秀】破寻、邑,憙被创【受伤】,有战劳,还拜中郎将,封勇功侯【汉以后仅次于王的爵位】。
(光武打败王寻、王邑时,赵憙受伤,有战功,回朝后被拜任为中郎将,封勇功侯。
)邓奉反于南阳,憙素【向来,一向。
1、<副>平素;一向。
《廉颇蔺相如列传》:“且相如素贱人,吾羞,不忍为之下。
”2、<形>朴素;不加修饰的。
《陋室铭》: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3、<名>白色的生绢。
《孔雀东南飞》:“十三能织素,
十四学裁衣。
”4、<形>白色。
《三峡》:“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5、<动>亲善;友好。
《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
6、<副>好好地。
《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
”
7、<形>表示赞许。
同意的应答之词。
《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
’乃下令。
”
8、<动>善于;擅长。
《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
9、<动>喜欢;羡慕。
《归去来兮辞》:“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
行休。
”】与奉善【亲善;友好】,数遗书【投书;寄信】责切【严厉责备】之,而谗者因言憙与奉合谋,帝以为疑。
(当时邓奉在南阳反叛,趟憙一向和邓奉交好,多次送信严厉地责骂他,而那些说坏话的人就说赵憙和邓奉合谋,皇上怀疑这件事。
)及奉败,帝得憙书,乃惊曰:“赵憙真长者【指有德行的人】。
也”后拜怀令。
(等邓奉失败,皇上得到赵憙的信,才吃惊地说:“赵憙真是有道德的人。
”后来赵憙被任命为怀县县令。
)大姓李子春先为琅邪相【汉时诸侯王国的实际执政者,相当于郡太守。
】,豪猾【强横狡诈不守法纪的人】并兼【兼并;吞并。
这里指李子春不守法纪,兼并土地】,为人所患。
(大姓李子春先前
任琅邪相,又奸又猾,百姓很怕他。
)憙下车
..【官吏到任】,闻其二
孙杀人事未发觉,即穷诘【深究问责】其奸,收考
..【拘捕拷问】子春,二孙自杀。
(赵憙到任,听说他两个孙子杀人的事没有被揭发,立即追查其中的奸情,逮捕审讯李子春,他两个孙子自杀了。
)京师为请者数十,终不听。
(京城中替李子春说情的几十起,他终究不听。
)
时赵王良疾病将终,车驾
..【代指皇帝】亲临王,问所欲言。
曰:“素与李子春厚,今犯罪,怀令赵憙欲杀之,愿乞其命。
”(这时赵王刘良生病将死,皇上亲自看望赵王,问他想说什么。
赵王说:“我一向和李子春交情深,如今他犯罪,怀县县令赵憙要杀他,我希望饶他一命。
”)帝曰:“吏奉法,律不可枉【歪曲。
“枉法”,执法者出于私利或某种企图而歪曲、破坏法律】也,更【另;另外】道它所欲。
”王无复言。
(皇上说:“官吏守法,法律不可不遵。
再说说别的要求吧。
”赵王不再说话。
)其年,迁憙平原太守。
时平原多盗贼,憙与诸郡讨捕,斩其渠帅【渠帅:首领。
旧时统治阶级称武装反抗者的首领或部落酋长,也泛指魁首】,余党当坐【牵连治罪。
1、<动>牵连治罪。
《苏武传》:“副罪,当相坐。
”2、<介>因为;由于。
《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
3、<副>空;徒然。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
4、<名>座位。
《鸿门宴》:“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
”】者数千人。
(这一年,升任赵憙为平原太守。
当时平原有许多强盗,赵憙和各郡一起追捕,杀死他们的头领,其余党应判罪的有几千人。
)憙上言:“恶恶【憎恨邪恶】止【通“只”。
只是;仅仅】其身,可一切徙【迁移】
京师
..近郡。
”帝从之,乃悉移置颍川、陈留。
于是擢举【选拔荐举】义行,诛锄奸恶。
(赵憙上书称“惩罚坏人仅限于其本人,可把其他
人全搬迁到京城附近的郡”。
皇上听从了他的建议,就把那批人全部搬迁到颍川、陈留。
于是推荐提拔有善行的人,诛杀铲除坏人。
)后青州大蝗,侵入平原界辄【就】死,岁屡有年【丰收;年成好】,百姓歌之。
(后来青州受大面积蝗灾,蝗虫侵入平原境内就死,连年丰收,百姓都歌颂他。
)二十七年,拜太尉,赐爵关内侯【爵位名。
秦汉二十等爵位中第19等,仅次于彻侯(即列侯,亦称通侯)。
有其号,但无封国。
一般乃对立有军功将领的奖励,封有食邑数户,有按规定户数征收租税
之权】。
时南单于称臣,乌桓、鲜卑并来入朝【指属国、外国使臣或地方官员谒见天子】,帝令憙典【掌管;主管。
1、<名>法则;制度。
《张衡传》:“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
”2、<名>重要的书籍、文献。
《张衡传》:“自书
典所记,未之有也。
”3、<动>抵押。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着落店主人家追要原典身三千贯。
”4、<动>主持,主管。
《史记·太史公自序》:“司马
氏世典周史。
”】边事,思为久长规【法度;准则】。
(二十七年,拜任太尉,赐爵位为关内侯。
遣时南单于降服,乌桓、鲜卑一起来朝贡,皇上命令赵憙主管边疆事务,考虑作长远打算。
)建初五年,憙疾病,帝亲幸【帝王到某处。
幸视:皇帝亲自探视】视。
及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车驾【帝王所乘的车,指帝王】往临吊。
时年八十四。
谥【古代帝王或大官死后评给的称号】曰正侯。
(建初五年,赵憙病重,皇上亲自前去探视。
等他逝世,皇上前去祭吊。
这一年他八十四岁。
谧号正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