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八章国际经济学

第十八章国际经济学

第十八章国际经济学一.选择题1.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什么途径可从对外贸易中得到收益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B.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C.征收高额的进口税;D.采用生产成本随唱片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

2.通过对外贸易,一国A.可以达到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实际消费B.只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消费水平C.不能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D.更局限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消费3.比较优势说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利A.如果一国专门生产更有效率的产品B.只有在规模经济条件下才可能C.如果两国的机会成本是相同的D.只有两国都存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情况下4.假定等量的资源在X国能生产两个电视机和四个照相机,在Y国能生产一个电视机和两个照相机,那么A.X国应向Y国出口电视机进口照相机B.X过应向Y国出口照相机进口电视机C.不管汇率如何,X国能在Y国低价出售这两种产品D.两国对这两种产品的交易无利可图5.如果收益来自毛衣,比较优势说的必要假设是A.一国在生产两种产品时无绝对优势B.一国必须比另一国大得多C.生产要素在这两国间必须自由流动D.一国在生产其中某一产品时更有效率6.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A.该国就不会进口食物B.该国将出口食物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将出口或进口食物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中获利7.若劳动和资本量不变,X国可生产20吨钢或20吨煤,Y国可生产10吨钢或16吨煤,成本不变情况下Y国应向X国A.进口煤出口钢B.进口煤和钢C.出口煤和进口钢D.出口煤和钢8.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国家A.发现相互交易是无益的B.交易后可能继续生产他们的产品C.发现在交易后一方获利一方受损D.将各自专门生产成本不变时的那么多商品9.什么情况下国际间的商品流通可替代国家间的要素流动?A.如果要素是充裕的.B.只有在比较优势说被否定.C.只有在商品流通收到管制时D.当通过贸易使各国的稀缺要素不再缺乏时10.根据比较优势说,贸易将提高分配效率,因为A.生产率低的国家根本不用生产任何东西B.效率高的国家生产所有产品C.根据相对效率而形成的专业化生产D.所有国家所有人都能均等获利11.国际贸易A.使不同国家的商品价格趋于一致B.不可能影响商品价格C.因需求增加而导致通货膨胀D.因供给增加而导致价格下跌12.同工资水平下更低的国家进行贸易A.必然使高工资国家降低实际工资B.可能提高两国的人均实际工资C.低工资国家将降低实际工资D.可能使两国的人均实际收入下降13.进出口交换比率的改善对一国是有力的,因为A.可以出口更多的商品;B.可以是汇率上升;C.获得进口的成本降下跌;D.在国内生产同样的产品变得更便宜而不用进口。

14.估价贸易收益的最好方式是A.通过国际贸易导致的全球产出的增加;B.比较国名生活水平与进口消费的比例;C.比较国名生活水平与出口产品的比例;D.进出口交换比率的影响程度。

15.对欠发达国家来说,贸易收益A.因为不存在绝对优势可能性而受到限制;B.因为经济以农业为主而受到限制;C.因专业化生产的规模经济而得到提高;D.因不利的进出口交换比率而趋消失。

16.出口货价对于进口货价的上升是进出口交换比率向有利的方向变动,因为A.进口一单位可导致更多的出口;B.出口一单位可获得更多的进口;C可创造出口工业的就业机会;D.可增加进口替代工业的就业机会。

17.一国某一重要的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A.价格上升将改善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B.价格下跌将改善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C价格变动对该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比没有影响;D.价格下跌对国际收支的平衡是有利的。

18.进出口交换比率表示A.一国的机会成本比率;B.二国间某种具体的贸易协定;C.一国的机会成本在两种产品间的反比D.进出口商品货价之间的比率19.当一国面临长期的经常项目赤字时,A.应增加进口减少出口,以便有更多的钱流入;B.该国应向外国政府借款来弥补赤字C.应提高进口税,增加出口并使其货币对外贬值D.应使其货币在国际市场上升值以鼓励出口20.外汇市场上某国货币发生贬值,这意味着A在国际市场上该国货币可以买到更多的商品;B该国居民可以比较便宜的买到进口物品C对外国人来说,该国的出口产品较为便宜D.对外国人来说,该国的出口产品较为昂贵21.汇率自由浮动,政府不加干预情况下,若一国国内收入增加A.导致对该国货币需求的增加而使货币升值B该国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出现赤字而使货币贬值C.缩减对国内外商品的消费,使国际收支有所改善D.因进口减少出口增加,该国货币币值不变22.一个国家的资本净外流最可能的原因是A该国货币升值B对该国产品所征关税的下降C.外国投资的高回报率D金本位制的实行23.政府控制外汇和限制外资流入的目的是A使本国货币升值B限制进口消除国际收支逆差C为发展本国较落后的行业D以上三项都正确。

24金本位制存在一个严重问题是A因货币体系调整所引起的通胀或萧条B世界上没有足够的资金作为交换媒介C.总是处在非均衡状态D.价格趋于激烈波动25.浮动汇率制A.对从事国际贸易的来说比固定汇率更安全B.使国际贸易的风险更大C.可使经济更趋稳定D.能改善非出口国的进出口交换比率26.一国向其他国家出售谷物是因为A.为了压低国内市场的粮食价格B.为了压低国际市场的粮食价格C.该国生产谷物有比较的优势D.该国货币不断升值27.一国贸易赤字的存在通过什么途径可加以解决A.资金的盈余B.提高国货币的汇率C.刺激经济以达到充分就业D.降低本国的利率水平28.什么情况下可导致资本流入A.外国投资者购买国债B.中央银行提高银行的准备金C.减少进口和增加税收D.在金融市场上购买外国债券29.一国的贸易盈余表示该国A.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盈余B.消费超过产出并且净出口赤字C.消费低于产出且净出口盈余D.消费低于产出且净出口赤字30.对进口边际倾向的上升A.将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减少B.使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向上移动C.将改变国内消费品支出曲线斜率D.使开放经济的乘数增大31.如果国内投资超过国内储蓄,将出现A.经常性项目赤字B.资本项目盈余C.政府预算赤字D.A与B都正确32在利率不变,充分就业和经常项目最初平衡的情况下,一开放经济的国家削减税收将导致A.经常项目的赤字B.国内储蓄的减少C.资本项目的盈余D.以上都正确33.若一国提高商品进口关税,从长远看哪种情况可能发生A.该国的净出口增加B.该国货币的汇率上升C.该国的资本项目盈余减少D.以上都正确34.若A国生产电视机的效率是B国得两倍,生产照相机的效率是B国的四倍,那么A.A国电视机生产具有比较优势B.A国照相机生产具有比较优势C.A国电视机生产有绝对优势,照相机生产有比较优势D.尚不能判断哪国和那种商品具有比较优势35.不成熟经济要求关税保护A.与比较优势理论相矛盾B.旨在稳定一国的生产最大可能性C.若一国专门生产某一种产品时是正确的D.若生产可能性曲线能够外移时是有效的36.其他情况不变,进口增加但储蓄不减少多国民收入的影响与那种情况相同?A.政府支出增加B.税收的增加C.投资增加;D.政府对国内产品支出的减少。

37.与进口配额相比,关税保护更为合理,因为A.关税并不影响国内商品价格而进口配额则不同;B.关税并不影响商品生产儿进口配额则不同;C.关税对资源配置影响较少,因进口额的变动仍有弹性,而进口配额则不同;D.关税并不影响收入分配而进口配额则不同。

38.若一国打算改变国际收支的逆差,那么以下那种政策不妥?A.使本国货币贬值B. 减少税收C.削减政府开支D.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

39.在浮动汇率制下以下哪种情况不正确?A.对外贸易的风险比在固定汇率制下更大;B.国际收支的不平衡自动地得到纠正C.随着一国经济活动水平的变动,其汇率也将变动;D.汇率波动调节国际收支时时对经济不产生任何影响。

40.哪种情况下国家津贴比关税和进口配置更为适合?A.希望维持造船业的就业水平;B.希望维持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C.石油储备对国家安全是比不可少;D.对国外生产的精密产品的需求上升二.是非题1.根据比较优势理论,所有商品的价格在贸易之后应该相等。

2.两国间的贸易对双方都有利,即使某一国币另一国再生产任何一种产品时更为便宜。

3.在A国和B国,衣服和食品价格之比分别为3/1和2/1,若双方开展贸易,A国将更可能出口食品。

4.根据比较优势理论,如两国生产专门化并相互交易,那么有关资源的价格将趋向均等。

5.一国所有的人将从该国对外贸易中获得均等的利益。

6.如果一国的土地资源很丰富,那么自由贸易的结果将使该国的地租上升并高于工资。

7.因客观存在所在成的各国要素价格的差别可通过商品的、要素的、或这两者的自由流动而缩少。

8.关税有助于世界资源的最有效的配置。

9.能够增加国内工人货币工资的关税对公众或对那些工人来说未必是好事。

10.为避免国外廉价劳动力的竞争而征收的保护关税对任何人逗没有好处。

11.无形关税即指低到足以改善进出口交换比率并高到足以商品交易有利水平的那种关税。

12.赞同自由贸易是因为自由贸易能促进资源更有效地配置。

13.最理想关税应是高到足以改善进出口交换比率并低到足以保持商品交易有利水平的那种关税。

14.美元和马克的汇率以及英镑和美元的汇率是完全独立的。

15.黄金对某一货币的价格上升将自动地使该货币贬值。

16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任何国家外币供给的增加均列入借方项目。

17.事实上一国能够出口并不具有绝对优势的商品。

18经济学基本问题,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用于国内分析而不是国际经济分析。

19若一国生产所有产品效率都非常高,那么该国应该出口商品而不是进口。

20.一国两商品的相对价格比率若相同,那么即使开展对外贸易,该国也将无利可图。

21.一般来说,为保护国内工业而给予津贴比对竞争性产品的进口征税更好。

22.高工资国家将不会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23.若其他情况不变,进口增加、出口减少相同数额将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24.出口交易通常使出口国的货币供给增加。

25.因商品进口需要外汇,一国在任何时候都应使进口货物价值低于出口货物价值。

26.旨在改变国际收支逆差的货币财政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就业水平。

27.汇率自由浮动的好处之一是进出口波动使国际收支达到平衡而对国内经济没有任何影响。

28.当一国出现国际收支逆差时就应该紧缩货币,减少收入或者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

29.浮动汇率的一个主要缺点是可能鼓励外汇的投机。

30.外汇供给增加时,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对外汇的需求将上升。

31.若一国货币长期来不断升值,那么该国将处于有利地位。

32.只要一国的出口大于进口,那么该国必然是有利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