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自动化生产线(1)

自动化生产线(1)


3.2 教学方法-小组竞赛法
3.3 教学考核
四、教学资源
4.1 教材 4.2 教学团队 4.3 校内实训条件
4.1 教材
推 荐 教 材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21世纪高职高专精 品规划教材) 主编:赵振 王秋敏 ,天津大学出版社
4.1 教材
参 考 教 材
28
4.2 教学团队
4.3 校内实训条件
专家评价
2、学生在技能竞赛取得好的成绩:
在济宁市举办的技能大赛中,我院多次
获团体总分第一名。
3、考证通过率大幅提高:采用任务驱动 、一体化教校学内后督评,价学生的考证学通生评过价率大幅
提高,由原来的70%提高到85%以上。
六、课程特色
课—证掌握PLC(FX2N系列)的硬件系统配置和指令系统 掌握传感器,气压传动,变频器,触摸屏的相关知识
能进行自动生产线的气路的连接及调整 能进行自动化生产线电路的设计及连接,维护 能进行PLC程序的设计及组态软件的使用。
具有实事求是的学风和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良好的职业道德、服务意识和市场观念 树立质量意识与安全文明生产意识
自动化生产线实训室
设备:拥有12条亚龙YL-335B型、6条THJDAL-2型 自动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实训考核装置,配套拆装、 检测设备与多媒体教学系统等。
场地:面积400㎡,由实训区、教学区和讨论区 组成,可以同时完成110人“学做一体”项目教学实 施,各项设施条件达到举办省级职业技能大赛的规 模要求。
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德、智、体、美全 面发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掌握机电一 体化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实践 技能,能在机电行业生产、管理、服务一线从事机电设 备操作维护、安装调试、维修和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端 技能型专门人才。
项目评价
项目导入 项目实施
项目分析
3.2 教学方法-模拟仿真法
利用PLC仿真软件完成各项目中PLC编程及调试任务,PLC程序仿真验 证正确以后再将应用到自动化生产线设备上,这样可以避免因PLC编程错 误而导致设备误动作,从而保证设备的安全。
3.2 教学方法-头脑风暴法
3.2 教学方法-现场教学法
自动化生产线(1)
2020/9/9
课程简介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程 授课专业:机电一体化专业 学分:4学分 学时:70学时 课程组负责人:王双华
说课提纲
1
课程设置
2
课程设计
3
教学实施
4
教学资源
5
教学效果与评价
6
课程特色与改革
一、课程设置
1.1 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1.2 课程定位 1.3 课程目标
2.2 教学内容-项目
2.3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
自动化生产线的安装 自动化生产线的调试
难点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中的位置公差的掌握 自动化生产线综合调试中各参数的配合
解决 办法
频繁练习,巩固强化 以够用为原则,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形象化,
动作过程可视化
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引导和促进并行
三 、教学实施
3.1 学情分析 3.2 教学方法 3.3 教学考核
3.1 学情分析
统计结果表明:各专业学生录取分 数参差不齐学,生素两看极见分姐化姐现质象严重, 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
3.2 教学方法
1
项目驱动法
2
现场教学法
33
小组竞赛法
4
多媒体仿真法
5
头脑风暴法
3.2 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以分拣单元安装与调试项目为例
1.2 课程定位
1.3 课程目标
职业岗位群需求分析
机电设备操作维护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机电设备维修
职业技能
懂得一般自动化生 产线等基本结构与 功能,会进行训练 设备的操作
能进行设备气路、 电路、机构的安装 与维护
能进行简单PLC程 序设计与调试
1.3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素质目标
功能:本实训室主要承担各专业的《自动化生产 线安装与调试》项目课程的教学与实训。
4.3 校内实训条件
4.3 校内实训条件
4.3 校内实训条件
五、教学效果与评价
1、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能为企业解
决实际问题,并得到企业的好评;从企业
的反馈表统校计外专结家果评价,企业的满企意业度行业为90%
以上。
二、课程设计
2.1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2.2 教学内容 2.3 重点难点分析
2.1 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
企业
职业
工作
课程
市场
岗位
任务
项目
调研
分析
归纳
构建
合作企业
机电设备操作维护
机电设备安装调试
机电设备维修 … …
2.2 教学内容—选取原则
2.2 教学内容-教学载体
2.2 教学内容-项目
2.2 教学内容-项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