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融合教育的课程
教什么 (1)课程 目 标 手 段 (2)教学 评 价
为何教
如何教
教如何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 •
•
•
改革过分注重课程传承知识的偏向,强调课程要促进每 个学生身心发展,培养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改革过分强调学科独立性,课程门类过多,缺乏整合的 偏向,加强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 改革强调学科体系严密性,过分注重经典内容的倾向, 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科技发展及学生生活之间的 联系; 改革教材忽视地域与文化差异,脱离社会发展、科技发 展与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倾向,深化教材多样化的改革 ,提高教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
15
活 动 课 名 单 元 大 纲 科 目 日课表 理 想 课 程 潜 在 课 程
16
活 动 课 名 单 元 大 纲 科 目 日课表
• 课程要关心学生的每一节课,每一个教育 问题; • 课程关心的是全人的发展,是长期教育对 学生产生的影响,是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生 涯关怀和不断的省思、调整;
17
学校教育动态图:
2
教育儿童的目的:
1. 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 2、培养对人权和基本自由以及《联合国宪章》所载 各项原则的尊重 3、培养对儿童的父母、儿童自身的文化认同、语言 和价值观、儿童 所居住国家的民族价值观、其 原籍国以及不同于其本国的文明的尊重; 4、培养儿童本着各国人民、族裔、民族和宗教群体 以及原为土著居民的人之间谅解、和平、宽容、 男女平等和友好的精神,在自由 社会里过有责 任感的生活; 5、培养对自然环境的尊重。
培训材料第三单元详细列出了各阶段培养目 标,请各位研习认真比较: • 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 中学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 盲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 聋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 培智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培养目标
10
案例:
• 小卓玛是一名手足徐动型脑瘫儿童,伴随有轻度 的智力障碍,目前在某某普通小学就读四年级; 在该学校四年中,小卓玛参与了除体育课程之外 的所有小学课程,如语、数、音、美、劳技、计 算机等;由于小卓玛有轻度的智力障碍,语、数 老师会将普通教育的课程内容适当的调整为非常 适用的语、数技能,如写留言条、计算购物清单 等;其所在小学资源教师们每周为小卓玛提供2次 语言治疗,矫正其发音;并提供的2次大、小肌肉 训练,以促进其动作功能的提升,尽可生活自理
7
我国普通教育的目的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 有纪律、有文华的德、智、 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 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8
我国特殊教育的目的
特殊教育的目的与普通 教育的目的是一样的; 只是教育对象的差异性 而使得具体的目标、课程 会有所不同——这就是关 注特殊儿童的不同特点!
9
教育目的下的具体培养目标:
11
分组讨论;
• 结合案例,您认为小卓玛所接受的有 哪些方面的课程?
12
小卓玛的课程内容:
• • • • 普通教育的课程 实用语、数 语言治疗内容 物理治疗内容
13
课程的涵义:
• 广义的课程指:学生在学校安排与教师指 导下为达成教育目的所从事的一切有程序 的学习活动和经验; • 狭义的课程指:学校提供的学科和这些学 科欲达到的知识技能目标,具体为课程标 准,纲要,教学指导,教学参考书,教科 书等;
谈课程必须提教育和教育目的:
“教育”一词指的是社会生活的整
个 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个人和社 会群体学会在国家和国际社会内 ,并为了国家和国际社会的利益,自觉 地、全面地发展个人能力,培养观念和 爱好,拓展知识。这一过程并不局限于 任何特定的活动 ; ——儿童权利公约,1989
1
儿童权利公约:
教育要使儿童为将来在自由社会中过一种积极的 成人生活作好准备,教育要尊重儿童的父母,尊重儿 童自己的文化特性、语言与价值观,并要尊重其他人 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准则;教育还必须包括: * * * * 发展儿童的个性、才能、智能和体能; 培养人们尊重人权和基本自由; 培养谅解、和平、宽容与男女平等的精神和各 国人民ຫໍສະໝຸດ 间的友谊; 培养人们尊重物质环境。
19
•
改革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接受、记忆、模仿学习的倾向,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 改进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改革评价考试过分偏重知识记忆,强调选拔与甄别功能的 倾向,建立评价指标多元、评价方式多样,既关注结果, 更加重视过程的评价体系;
•
•
改革过于集中的课程管理政策,建立国家、地方、学校三 级课程管理政策,提高课程适应性。
20
小组讨论:
基础教育新课改对各位 学校的影响,以及各位老师 的体验和变化?
21
特殊教育义务教育改革:
• 聋校课改遵循的几个原则: 均衡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 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与选择性相结合的原则;
22
聋校课程设置:
• 一至三年级设品德与生活,生活指导课 • 四至六年级设品德与社会、科学课,劳动技术课 旨在适应聋生生活范围逐步扩大、经验不断丰富 、社会融合能力逐步发展的需要;并使聋生从生 活经验出发,体验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 成科学精神; • 七至九年级设职业技术课,旨在通过生活实践、 劳动实践和职业技术训练,帮助聋生逐步形成生 活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就业能力。
14
司琦《课程导论》三个角度:
1、从对象的观点而言,课程以教科书或教学 资源为对象,以课程规划者为对象,以学 生为对象(涵盖校内一切活动,甚而含有 家庭生活、社会生活) 2、从范围观点而言,课程以科目为范围,以 学校全部科目为范围,还有以完整教学历 程为范围 3、从类型的观点来看,分为正式课程、理想 课程、潜在课程。
3
教育要让儿童有尊严地生活!
4
国家对这些有特殊 需要儿童的教育目的和 普通儿童有区别吗?
5
小组讨论
• 谈谈当前的普通学校在义务 教育阶段的教育目的是什么 ?在实现教育目的时,还存 在哪些不足? • 你认为特殊育与普通教育的 目的、目标有什么异同?
6
• 教育目的是根据一定社会的政治、 经济、生产、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的 要求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状况确 定的。 • 它反映了一定社会对受教育者的要 求,是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 标,也是确定教育内容、选择教育 方法、检查和评价教育效果的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