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概论第二部分

(口腔颌面外科)口腔颌面部肿瘤概论第二部分

2)消化道反应 枢复宁
2020/10/22
3.5
3.0
2.5
荷荷荷荷荷cm3荷
2.0
1.5
1.0
.5 0.0
7
荷荷荷 5-FU荷 DDP荷 5-FU+DDP荷 12 15 19 22 26 29 33 35
荷荷荷荷荷荷荷
图1 口腔鳞癌裸鼠移植瘤肿瘤生长曲线
2020/10/22
肿瘤研究的新进展
肿瘤干细胞 (tumor stem cell, TSC)
2020/10/22
Nucleus
Target Cell
Therapeutic Protein
➢ 基因转移技术:理化方法(磷酸钙共沉淀法、 电穿孔法、显微注射、原生质融合、脂质体 介导、受体介导);病毒介导(逆转录病毒、 腺病毒及腺相关病毒等)
➢ 外源性功能基因:细胞因子、MHC分子、 抑癌基因、反义核酸等
2020/10/22
(二)治疗方法
1.手术治疗 主要和有效方法 (1)原发病灶切除 (2)颈淋巴结清扫术 (3)缺损修复 (4)复发性肿瘤
救治性(挽救性Salveage)手术
2020/10/22
原发病灶切除
1.病灶边界外1.5cm为安全边缘/切缘 镜下肿瘤细胞阴性
2.区域切除如半舌、整个口底、颌骨 3.根治与功能并重
2020/10/22
基因治疗
2020/10/22
肿瘤的基因治疗
肿瘤的基因治疗是依靠基因转移技术将外源性 功能基因导入靶细胞,以抑制或杀伤肿瘤细胞, 达到消灭残余癌瘤的一种疗法
2020/10/22
Gene Therapy Principles
AAV
Adenovirus
Retrovirus/Lentivirus Naked DNA
范围
2020/10/22
缺损修复
邻位组织瓣 游离组织瓣 组织代用品
2020/10/22
2.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作用原理 放射线敏感肿瘤:
恶性淋巴瘤、浆细胞肉瘤、未分化癌等
中度敏感肿瘤
鳞状细胞癌及基底细胞癌
不敏感肿瘤
骨肉瘤、纤维肉瘤、腺癌等
2020/10/22
放射疗效影响因素
肿瘤放射敏感性 全身及局部情况 增敏剂 顺铂、激素、高压氧、加
2020/10/22
抗癌药物作用机理:干扰或阻断细胞的增殖过程
细胞增殖周期
DNA自我复制 期 转 录
DNA合成前期 G1
合成期 合成后
S
G2
RNA 翻 译
有丝分裂 M
蛋白质
2020/10/22
G0
平阳霉素 是国产新型抗肿瘤抗生素,有效成分为博来霉
素A5。它是一种通过抑制DNA合成,影响细 胞代谢功能的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
2020/10/22
新辅助化疗/诱导化疗
先用化学治疗使肿瘤缩小后手术/放疗以增加 治愈机会 优点:1)减少避免微转移
2)减少肿瘤细胞残存 3)减少肿瘤细胞播散入血 4)肿瘤缩小有利于手术切除 5)避免抗药性,术后肿瘤标本可
作肿瘤化疗敏感性检测
2020/10/22
(6)化疗的不良反应
1)骨髓抑制 WBC<3.0 ×109/L PT<80 ×99/L
TSC理论可以解释临床上肿瘤对放射治疗与 化疗药物治疗不敏感的原因。正常干细胞 拥有排出化疗药物的分子泵,对化疗药物 敏感性低,有更好抵御化疗与放射治疗的 能力
TSC理论认为,肿瘤一开始就有转移能力, 只要TSC到达一个新的区域,转移将不可避 免。
2020/10/22
传统的化疗药物主要是通过筛选能杀灭分 裂中肿瘤细胞的化合物。但是TSC通常处于 静止状态,只是在增殖时才开始快速分裂 产生子细胞,所以,按照传统方法筛选出 来的肿瘤治疗药物不能杀灭TSC。
1.良性肿瘤:外科切除 临界瘤:包括部分正常组织切除 疑恶性:冰冻病理(+) 扩大切除
2020/10/22
2.恶性肿瘤
组织学来源 细胞分化程度 生长及侵犯部位 临床分期
2020/10/22
UICC TNM分类法
T 原发肿瘤 N 区域淋巴结 M 有无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 Ⅱ期 Ⅲ期 Ⅳ期
T1
T2 T3 所有N1 T4 所有N2、N3
口腔颌面部肿瘤概论 第二部分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口腔颌面外科
陈宇
2020/10/22
肿瘤的危害在哪方面? 为什么人们会谈癌色变?
2020/10/22
医生在这个过程中扮演一个 什么角色?
救世主? 旁观者? 趁火打劫? 搞学问的?
2020/10/22
对抗恶性肿瘤的策略:循证医学
2020/10/22
2020/10/22
(七)肿瘤标志物检查
肿瘤标志物是指细胞所具有的,或受肿瘤 激的宿主细胞所产生的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 能监测肿瘤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出现形式:抗原 激素 受体 酶蛋白 癌基因 存在:肿瘤患者体液、排泄物、癌组织
2020/10/22
恶性肿瘤:血沉↑ 粘蛋白↑ 骨肉瘤:碱性磷酸酶↑
2020/10/22
➢生物治疗的作用机理
直接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 加强癌细胞对机体抗癌机制的敏感性 作用于肿瘤血管,影响其血供 刺激机体抗肿瘤的免疫应答 刺激造血功能,促进骨髓抑制的恢复
2020/10/22
免疫治疗
以激发和增强缩主的免疫功能为手段,以 达到控制和杀灭肿瘤细胞为目的的治疗 方法。
2020/10/22
时相特异性药物
M期:长春花碱、长春新碱 S期:甲氨蝶呤、阿糖胞苷 周期特异性药物(除G0期外):氟尿嘧啶
放线菌素D
2020/10/22
(2)抗癌药物基本作用原理
1.直接损伤癌细胞,阻止其分裂繁殖 2.破坏DNA,阻止DNA合成 3.阻止有丝分裂,阻止蛋白质合成
2020/10/22
2020/10/22
放射治疗前准备
目的:减少感染及颌骨坏死 放射治疗反应及处理 1.皮肤反应 2.口腔反应 3.全身反应
2020/10/22
3.化学药物治疗
(1)药物分类
1)细胞毒素类(烷化剂):氮芥、环磷酰胺 2)抗代谢类: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3)抗生素类:博莱霉素、平阳霉素、阿霉素 4)激素类:强的松、丙酸睾丸素、乙烯雌酚 5)植物类:长春新碱 6)其它:顺铂
肿瘤细胞的抗原性是免疫治疗的基础。
2020/10/22
免疫治疗
➢ 肿瘤患者的免疫学检查 免疫学诊断 检测肿瘤抗原:胚胎性抗原(AFP、CEA、
SCC)、相关抗原等 检测肿瘤抗体:EB病毒抗体、黑色素瘤抗体
2020/10/22
免疫功能状态评估:肿瘤发展情况、预后、疗效 等
T细胞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T细胞计 数及亚群(CD3,4,8)、结核菌素试验
1)序贯疗法 用于较晚期肿瘤
大剂量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
增殖期细胞数↑↑
G0期细胞 → 增殖期
↓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
2)冲击化疗
药物抗癌作用力,疗效较好
毒性大,配合解毒药 如MTX配CF
2020/10/22
3)中剂量脉冲治疗 4)小剂量每天给药 5)分次给药
2020/10/22
(5)给药途径
静脉/滴注 区域性动脉化疗 口服 瘤内注射,肌肉注射
2020/10/22
4.生物治疗
通过生物工程的方法, 调动机体本身的抗癌功 能,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以抑制或杀伤 肿瘤细胞,达到消灭残余癌瘤的一种疗法
2020/10/22
生物治疗
免疫治疗 细胞因子 治疗基因治疗
2020/10/22
➢ 生物治疗:通过调动机体内在的防御机制,
重建或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清除肿瘤细 胞的一切生物活性细胞或分子。包括细胞因子 (IL、INF、CSF、TNF)、过继转移免疫活 性细胞(LAK、TIL)、单克隆抗体及其偶联 物,肿瘤分子疫苗
肿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产生 异质性肿瘤细胞的细胞。
2020/10/22
1)肿瘤干细胞的提出
传统观念认为,肿瘤是由体细胞突变而成,每 个肿瘤细胞都可以无限制地生长。
但并非所有肿瘤细胞都能无限制生长的现 象。
肿瘤细胞生长、转移和复发的特点与干细 胞的基本特性十分相似, 。
2020/10/22
➢ 靶细胞:肿瘤细胞、免疫效应细胞、造血干 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癌症三级预防
Ⅰ级:病因学预防,降低发病率 Ⅱ级: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 Ⅲ级:根治肿瘤,延长寿命,防止复发
2020/10/22
四.口腔颌面部肿 瘤的诊断
2020/10/22
1.早发现、正确诊断是根治肿瘤关键
2.责任心,对癌症警惕性
3.程序
肿瘤 肿物
非肿瘤
良性
恶性 炎症 寄生虫
特异 非特异
畸形
组织增生
2020/10/22
(一)病史采集
时间 部位 生长速度、最近生长速度 职业、生活习惯 过去史、家族史 治疗经过、疗效如何
2020/10/22
(二)临床检查
局部检查:望诊 触诊 听诊
全身检查:精神 营养状态 恶病质(Cathexia) 其他器官疾病
2020/10/22
影像学检查

2020/10/22
常用口腔颌面部肿瘤放 射装置
60Co 5Mev直线加速器 32P放射性核素 血管瘤、介入放射 125I核素粒子植入 99mTc ,131I,
2020/10/22
颌面部肿瘤放疗的适应症
淋巴造血组织来源的肿瘤 敏感的肿瘤 综合治疗的一部分:术前,术后 3D适形放疗 致癌与治癌
2)肿瘤干细胞的特点
2.1 极强的致瘤能力 TSC数目极其稀少,成瘤能力较普通肿瘤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