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4位数加法计算器

最新4位数加法计算器

…………………………………………………………最新精品资料推荐……………………………………………………安庆师范大学2014级单片机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4位数加法计算器的设计姓名吴昊天、伍浩然、王鹏、万吉学号070814018、070814008、070814005、070814001院、系、部计算机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物联网工程指导教师汪文明2016年 6月 6日目录一、绪言 (1)二、系统设计 (1)2.1设计任务 (1)2.2方案比较与论证 (1)2.2.1系统整体流程图 (2)2.2.2单片机的选择方案论证 (2)2.2.3键盘选择方案论证 (2)2.2.4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论证 (2)2.2.5蜂鸣器的选择方案论证 (2)三、硬件电路设计 (2)3.1计算器的控制电路图 (2)3.2矩阵键盘的设计 (3)3.3 LCD1602显示电路的设计 (3)3.4蜂鸣器驱动电路的设计 (4)3.5主要元器件选择 (4)四、程序流程图 (5)五、c语言程序设计 (5)六、计算器的仿真 (19)6.1 Keil调试 (19)6.2 Proteus调试 (19)七、结束语 (20)八、参考文献 (21)一、绪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单片机的应用正在不断地走向深入,同时带动传统控制检测日新月异更新。

在实时检测和自动控制的单片机应用系统中,单片机往往是作为一个核心部件来使用,仅单片机方面知识是不够的,还应根据具体硬件结构,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对象特点的软件结合,加以完善。

电子时钟是现代社会中的主要计时工具之一,广泛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等社会生活需要的各个方面,及对时间有要求的场合。

本设计采用AT89C52单片机作为主要核心部件,附以上电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及按键调时电路组成。

数字钟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必需品,广泛用于个人家庭以及车站、码头、剧场、办公室等公共场所,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娱乐带来极大的方便。

由于数字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和采用了先进的石英技术,使数字钟具有走时准确、性能稳定、携带方便等优点,它还用于计时、自动报时及自动控制等各个领域。

二、系统设计2.1 设计任务1、通过4*4矩阵键盘输入数字及运算符;2、可以进行4位十进制数以内的加法预算。

如果计算结果超出四位数,则全部显示“E”;3、可以进行加减乘除所有运算;4、添加其他功能。

2.2 方案比较与论证2.2.1 系统整体流程图图1 系统整体流程图2.2.2 计算器的控制方案论证用4*4的矩阵键盘组成0-9数字键及加、减、乘、除、等于、清零按键,LCD屏幕实时显示输入的数字和运算符号,每按下一个按键都有蜂鸣器发出的响声。

从矩阵键盘输入一个数字,选择运算符,再输入一个数字,然后按下“等于”键,最后的计算结果会呈现在LCD 屏幕上。

2.2.3 单片机的选择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可编程逻辑期间CPLD 作为控制器。

CPLD可以实现各种复杂的逻辑功能、规模大、密度高、体积小、稳定性高、I/O资源丰富、易于进行功能扩展。

采用并行的输入输出方式,提高了系统的处理速度,适合作为大规模控制系统的控制核心。

但本系统不需要复杂的逻辑功能,对数据的处理速度的要求也不是非常高,且从使用及经济的角度考虑我们放弃了此方案方案二: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

AT89C52是一个低功耗,高性能的51内核的CMOS 8位单片机,片内含8k空间的可反复擦些1000次的Flash只读存储器,具有256 bytes的随机存取数据存储器(RAM),32个双向I/O口,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

综合考虑,选择方案二,采用Atmel公司的AT89C52单片机作为控制器。

2.2.4 键盘选择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独立式键盘。

由于各键相互独立,每个按键各接一根输入线,通过检测输入线的电平状态可以很容易的判断哪个按键被按下。

此种键盘适用于按键较少或操作速度较高的场合。

但本题发挥部分要求16个功能键,按键数目较多,这就需要较多的输入口线,而且电路结构复杂。

故此方案不可取。

方案二:采用矩阵键盘。

它由行和列组成,按键位于行列的交叉点上,行线信号和列线信号分别通过两个接口和CPU相连,通过行列扫描法判定按键的位置,此方案适用于按键较多的场合。

通过对4位数加法计算器题目的分析,采用4*4行列式键盘。

2.2.5 显示模块的选择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带字库LCD模块显示。

能显示复杂的信息,具有质量轻,体积小,功耗低,指令功能强,接口简单,可靠性强等优点,显示内容丰富,图形美观,易于人机交流。

但是价格昂贵。

方案二:采用LED数码管显示。

数码管能显示数字和符号,但是占用I/O口资源较多,对于简单的电路可以选用此方案。

计算器,需要较为强大的人机交互界面,故选用方案一,显示所需信息。

2.2.6 蜂鸣器的选择方案论证方案一:采用有源蜂鸣器。

有源蜂鸣器内部带震荡源,只要一通电就会发出响声。

方案二:采用无源蜂鸣器。

无源蜂鸣器内部不带震荡源,所以用直流信号无法令其鸣叫,必须用2K~5K的方波去驱动它。

综合考虑,为了程序控制的方便,选用了方案一。

三硬件电路设计3.1 计算器控制电路图图2 计算器控制线路图3.2 矩阵式键盘的设计键盘电路如图3所示。

设计数字键0~9 的键号依次为0~9,运算符号分别为“+”、“-”、“*”、“/”,以及“=”和清零“C”,通过逐行扫描函数来确定按下的键位。

图3 键盘电路3.3 LCD1602显示电路的设计LCD1602液晶屏采用LM016L型号元件,其电路如图3所示。

图4 LCD1602显示电路3.4 蜂鸣器驱动电路的设计蜂鸣器的驱动采用PNP三极管来驱动,低电平有效。

其电路如图5 所示。

图5 蜂鸣器电路图3.5 主要元器件选择主要元器件选用型号和数量如表1所示:序号材料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元件代号1 单片机AT89C52 1 U12 晶振12MHz 1 X13 三级管MJE350 1 Q14 键盘4*4 165 LCD1602 LM016L 1 LCD16026 蜂鸣器 1 BEEP7 电阻1k 1 R1表1 主要元器件清单四、程序流程图五 C语言程序设计#include <reg51.h>#include <intrins.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sbit lcden=P2^1; //定义E口sbit lcdrs=P2^0; //定义RS口sbit beep=P2^2; //定义蜂鸣器uchar code table[]={'0','1','2','3','4','5','6', //创建键位数组,数字,运算符号,等于号,清零(小数点)'7','8','9','+','-','*','/','=','.'};uchar key,flag1,js,k1,k2;uchar a[20],b[20];float jieguo=0;void delay(uchar z) //延迟函数{uchar x,y;for(x=z;x>0;x--)for(y=110;y>0;y--);}void write_cmd(uchar cmd) //写命令函数{lcdrs=0;P1=cmd;delay(5);lcden=1;delay(4);lcden=0;}void write_data(uchar date) //写数据函数{lcdrs=1;P1=date;delay(5);lcden=1;delay(5);lcden=0;}void init() //LCD初始化函数{lcden=0;write_cmd(0x38); //设置16x2显示,8位数据接口write_cmd(0x0c); //设置开显示,不显示光标(关显示是0x08)write_cmd(0x06); //写一个字符后地址指针加1write_cmd(0x01); //清屏}void keyscan(){uchar temp,uu=0xf7;uint i;for(i=0;i<4;i++){uu=_crol_(uu,1); //左移P3=uu;temp=P3;temp=temp&0x0f;if(temp!=0x0f){delay(10);temp=P3;temp=temp&0x0f;if(temp!=0x0f){temp=P3;switch(temp){case 0xee:key=1;beep=0;delay(200);beep=1;break; //延迟200响声case 0xde:key=2;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be:key=3;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7e:key=10;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ed:key=4;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dd:key=5;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bd:key=6;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7d:key=11;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eb:key=7;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db:key=8;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bb:key=9;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7b:key=12;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e7:key=0;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d7:key=15;beep=0;delay(200);beep=1;beep=0;delay(200);beep=1;beep=0;delay(200);beep=1;break; //清零长响声case 0xb7:key=13;beep=0;delay(200);beep=1;break;case 0x77:key=14;beep=0;delay(180);beep=1;delay(100);beep=0;delay(180);beep=1;break; //等于按键两声短响,中间较短间隔}while(temp!=0x0f){temp=P3;temp=temp&0x0f;}flag1=1;}}}}void jscl() //计算显示函数{uchar i,j,n;float s,temp2;long int s1,s2,a1,b1,c1,temp1;a1=1;b1=1;s1=0;s2=0;s=0;if(k2!=0){for(j=0;j<k1+1;j++) //存放第一操作数{for(i=0;i<k1-j;i++)a1=a1*10;s1=s1+a[j]*a1;a1=1;}for(j=k1+1;j<k2+1;j++) //存放第二操作数{for(i=0;i<k2-j;i++)b1=b1*10;s2=s2+a[j]*b1;b1=1;}if(js==10) //判断运算符号{s=s1+s2;}if(js==11){s=s1-s2;}if(js==12){s=s1*s2;}if(js==13){s=(s1*0.1)/(s2*0.1);}jieguo=s;}elses=jieguo;if(jieguo>9999||s>=9999){write_data('E');else //运算结果小数的处理{c1=(long int)(s*1000)%10;if(c1>=5)s=s+0.01;temp1=(long int)(s);temp2=s-temp1;n=0;while(temp1){b[n]=temp1%10;temp1=temp1/10;n++;}b[n]=temp2*10;b[n+1]=(uchar)(temp2*100)%10;for(i=n;i>0;i--){write_data(table[b[i-1]]);}if(jieguo<1){write_data(table[0]);write_data(table[15]);write_data(table[b[n]]);write_data(table[b[n+1]]);}else{write_data(table[15]);write_data(table[b[n]]);write_data(table[b[n+1]]);}}}void main(){uchar i,j;init();write_cmd(0x80); //将液晶指针定位在第一行第一个单元key=15;i=0;flag1=0;while(1)keyscan();if(flag1==1){if(key==15) //判断为清零操作{write_cmd(0x01);i=0;for(j=0;j<20;j++){a[j]=0;b[j]=0;}k1=0;k2=0;}else if(key<10) //判断为数字{write_data(table[key]);a[i]=key;i++;}else if(key<14) //判断为运算符号{write_data(table[key]);k1=i-1;js=key;}else //判断为等于操作{write_data(table[key]);if(i==0)k2=0;elsek2=i-1;write_cmd(0x80+0x40);jscl();}flag1=0;}}}6.计算器仿真在完成了计算器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以后,便进入系统的调试阶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