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5. 利用
SIMULINK仿
4. 建立如图11-54所示的仿真模型,其中PID控
制器采用Simulink子系统封装形式,其内部
结构如图11-31(a)所示。
试设置正弦波信号
幅值为5、偏差为0、频率为10πHz\始终相位
为0,PID控制器的参数为Kp=10.75、
Ki=1.2、Kd=5,采用变步长的ode23t算法、
仿真时间为2s,对模型进行仿真。
(6)观察仿真结果。
系统放着结束后,双击仿真模型中的示波器模块,得到仿真结果。
单击示波器窗口工具栏上的Autoscale按钮,可以自动调整坐标来
使波形刚好完整显示,这时的波形如图所示。
图3
2. 题操作步骤如下:
(1) 打开一个模型编辑窗口。
(2) 将所需模块添加到模型中。
在模块库浏览器中单击Sources,将 Clock(时钟)拖到模型编辑窗口。
同样,在User-Defined Functions(用户定义模块库)中把Fcn(函数模块)拖到模型编辑窗口,在Continuous(连续系统模块库)中把
Integrator(积分模块)拖到模型编辑窗口,在Sinks中把Display模块编辑窗口。
(3) 设置模块参数并连接各个模块组成仿真模型。
双击Fcn模块,打开Function Block operations中把Add模块拖到模型编辑窗口,在Sinks中把Scope模块拖到模型编辑窗口。
(3) 设置模块参数并连接各个模块组成仿真模型。
先双击各个正弦源,打开其Block Parameters对话框,分别设置Frequency(频率)为2*pi、
6*pi、10*pi、
14*pi、18*pi,设置Amplitude(幅值)为1、1/3、1/5、1/7和1/9,其余参数不改变。
对于求和模块,將符号列表List of signs设置为
+++++。
(4) 设置系统仿真参数。
单击模型
Parameters:Fcn对话框,在Expression文本框中输入u*log(1+u),如图所示。
其余模块参数不用设
置。
图4
设置模块参数后,用连线将各个模块连接起来组成仿真模型,如图所示。
图5
5. 题操作步骤如下:
该题与1题很像,这里不再叙说。
但需要注意:因为没有余弦波,所以需要将正弦波的相位修改pi/2。
x(t)仿真模型:如图9,仿真结果:如图10
图9编辑窗口SIMULINK 菜单中的Configuration Parameters命令,打开仿真参数设置对话框,选择Solver 选项卡。
在Start time和Stop time 两个编辑框内分别设置起始时间为0,停止时间为1秒。
把算法选择中的Type设为Fixed-step(固定补步长算法),并在其左右栏的具体算法框选择
ode5(Dermand-Prince),即5阶Runge-Kutta算法,再把Fixed step size设置为0.001秒。
(5) 开始系统仿真。
单击模型编辑窗口中的Start simulation按钮或选择模块编辑窗口
图10
6. 题操作步骤如下:
经整理得传递函数:
在Continuous模块库中有标准的传递函数(Tranfer Fcn)模块可供调用。
于是,就可以构建求解微分方程的模型并仿真。
(1) 根据系统传递函数构建如图9所示的仿真模
型。
图11
模型中各个模块说明如下:
①u(t)模块:设置Step time为0.
②G(s)模块:双击Transfer Fcn模块,弹出其参数设置对话框,在分子、分母栏中填写所需的系列,如图10所示。
SIMULINK菜单中的Start命令开始系统仿真。
2
(4)设置系统仿真参数。
单击模型编辑窗口SIMULINK 菜单中的Configuration Parameters命令,打开仿真参数设置对话框,选择Solver 选项卡。
在Start time和Stop time 两个编辑框内分别设置起始时间为0,停止时间为1秒。
把算法选择中的Type设为Fixed-step(固定补步长算法),并在其左右栏的具体算法框选择
ode5(Dermand-
Prince),即5阶Runge-Kutta算法,再把Fixed step size设置为0.001秒。
(5)开始系统仿真。
单击模型编辑窗口中的Start simulation按钮或选择模块编辑窗口SIMULINK菜单中的Start命令开始系统仿真。
(6)观察仿真结果。
系统仿真结束后,显示模块Display显示仿真结果为0.25。
3.题操作步骤如下:
先建立PID控制器的模型,如图6所示。
注意,模型中含有3个变量Kp、Ki和Kd,仿真时这些变量应该在MATLAB工作空间中赋值。
选中模型中所有
模块,使用模型编
辑窗口Edit菜单中
的
CreateSubsystem
命令建立子系统,
模型将被一个Subsystem模块取
代,如图所示。
若
双击该Subsystem
模块,则打开原来
的子系统内部结构
窗口,如图7所
示。
图6 图7
4.题操作步骤如
下:
先建立PID控制
器的模型,如图1
所示。
注意,模型
中含有3个变量
Kp、Ki和Kd,仿真
时这些变量应该在MATLAB工作空间中
赋值。
点击Start simulation,在点击scope查看结果,如下:
图8
(2)设置系统参数,这里不再说明。
(3)启动仿真,可在示波器窗口中如下所示结果。
【实验心得】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SIMULINK 动态仿真和具体操作,通过本实验我
对SIMULINK的基本模块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各个模块的操作,我会对一些实例进行仿真。
其实验的一般步骤①启动SIMULINK并打开模型编辑窗口②将所需模块添加到模型中③设置模块参数并连接各个模块组成仿真模型④设置系统参数等。
在做实验时,当模块的规模较大或者较复杂时,需要把几个模块组合成一个新模块,这样便于管理。
在做实验时,要做到足够的细心,否则一不留意就会出错。
上机的实验,加深了我对MATLAB这款软件的认识。
通过我不断反复修改,终于全做完了,本次实
验增加了我纠错改正的能力,这将为以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