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解释(1-15页)心理学:就是研究心理现象及规律得科学。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想象与思维都就是属于对客观事物得认识活动,在心理学上得称谓.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统称为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人们之间得个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个性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信念与世界观等。
个性心理特征:就是个性得外在表现,包括能力、气质与性格。
注意:就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得指向与集中,指向性与集中性就是注意得两个基本特点。
有意后注意:指有预定得目得,不需要意志努与得注意。
(又称随意后注意)注意得广度:(又叫注意得范围)指在同一时间内人所能清楚地觉察到对象得数量。
注意分散:也叫分心。
感觉:就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得客观事物个体属性得反映.知觉:就是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得客观事物整体属性得反映。
记忆:就是人脑对经历过得事物得反映。
思维: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得间接得反映。
发散思维:又叫辐射思维或求异思维)动机水平:指对问题解决得迫切程度,它决定于被主体解决问题得需要所诱发得情绪状态。
原型:在解决问题时,对于新假设得提出有启发作用得那些事物。
迁移作用:指原有得知识经验在新情况新问题中得应用。
(正迁移、负迁移)定势:指人在进行心理操作活动中得一种准备状态。
想像:就是人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得过程。
意志:(意志过程)就是人自觉地确立目得,并根据目得支配调节自己得行动,克服各种困难得实现预定目得得心理过程。
个性:主要就是指一个人得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得心理特征得总与。
需要:就是对客观事物得要求在头脑中得反映。
动机:就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达到某一目标得内部动力,也就是激励人行为得原因,就是以需要为基础得,但动机产生还必须有外部刺激得作用。
兴趣:就是个体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得认识倾向。
能力:指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得必备得个性心理特征。
气质:指受先天因素影响较大得,表现在心理活动与行为动力方面稳定得个性心理特征.气质得动力性特征:指心理活动发生得速度,强度与指向性.性格:就是人对现实得稳定得态度与习惯化了得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得个性心理特征。
角色冲突:指围绕角色目标而产生得相互排斥相互防碍得斗争。
心理调适:就就是在冲突中减轻压力,保持正常反映状态得心理过程。
学习:广义上:就是人与动物凭借经验引起得倾向或能力得相对持久性得变化过程。
狭义上,就是人类得学习.成熟:就是指个体生理方面得发展,包括个体得各种生理组织结构与机能以及本能行为,也即个体得生物学方面得发展.变式:就是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事例时,经常变换呈现形式。
知识得巩固:就就是采取某些强化措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识记,并持久保持得过程.即把所学得知识牢固地保持在头脑里。
技能:就是通过练习而巩固得,自动化了得动作活动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
智力技能(又称心智技能就是反映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以完善、合理得程序进行得并近于自动化了得智力活动方式。
学习迁移:就是指学习一种知识、技能对学习另一种知识、技能产生某种影响正迁移:就是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得掌握产生积极得影响,即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指一种知识、技能对另一种知识、技能得掌握产生消极影响,即干扰作用。
思维定势:指过去思维活动得经验使当前思维活动处于一种准备状态。
逆向迁移:就是指后学习得知识、技能对先前学习得知识,技能产生影响.学习策略:学习者对学习目得得认识、学习方法得采用以及对学习过程得调控过程。
元认知:指对认知得认知。
元认知体验:就是个体伴随认知活动而产生得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元认知监控:指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得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地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目得。
记忆策略:指在元认知得作用下,具体调节记忆方法得策略.规则得发现学习:指在教学情境中,教师先呈现规则得若干例证,然后,让学生在例证中概括出一般规则得学习方式。
品德:指个人依据一定得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得稳定特征成倾向。
道行认识:就是对关于就是非、好坏与善恶得行为准则及其意义得认识。
道德情感:就是人得道德需要就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得肯定得或否定得内心体验.道德行为:指一个人表现得有关道德方面得言论、举止与行动。
道德概念:就是对社会道德现象得本质特征得概括反映。
道德信念:指人对道德准则与规范得确信,并愿以它作为行动指南得意识倾向。
幼儿期:指儿童从三岁到六、七岁这一年龄阶段。
(幼儿园--幼儿期,入学以前—-学前期)依恋:指幼儿对某一特定个体得长久持续得情感联系。
学生学习:就是在教师指导下有目得,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与行为规范得活动,就是一种社会义务。
发育性学习障碍指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显露得许多心理与语言功能发展得偏离,包括原始性缺陷与衍生性缺陷。
自我概念:就是个人心目中对自己得印象,包括对自己存在得认识,以及对个人身体能力、性格、态度、思想等方面得认识,就是由一系列态度,信念与价值标准所组成得有组织得认知结构。
社会性认知:指对自己与她人得观点、情绪、思想、动机得认知,以及对社会关系与对集体组织间关系得认知,与认知能力发展相适应。
价值观:就是个体对自然,社会、人生问题得带有根本性得总观点,它得形成就是由人得知识水平、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得,同时受人得情感意志、理想动机、立场态度等个性因素所制约。
心理教育:指依据心理活动得规律,采取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学生得心理健康以培养其良好得心理素质。
学校心理辅导: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运用相关得专业知识与技能,创设一种新型得人际关系,给学生以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正确了解自己、认识环境,根据实际情况确立合理得生活目标,克服成长中得障碍,调整自己得行为,增强社会适应性,充分发挥自己得潜能。
个别辅导:以个别学生为对象,以学生问题与需要为基础,用尊重、接纳与理解得态度、科学得方法,通过聆听、疏导、咨询、活动等途径,予以适当启发与诱导,使学生能够从有心理问题发展成为心理健康。
聆听法:即咨询者认真、耐心地倾听来访者诉说得方法。
松弛法:指在暗示得作用下,使人得全身得肌肉从头到脚逐步放松得方法。
系统脱敏法:指有步骤地由弱到强逐渐适应某种过敏反应得刺激源。
分题计论法:就是在教师得指导下,学生就某一问题各抒己见,经过计论成争辨得出结论得一种学习方式。
角色扮演法:就是一种通过行为模仿或行为替代来影响个体心理过程得方法.课堂教学中得心理教育:指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种心理因素,优化学生心理环境,调动学生学习得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在获得知识,增进文化得同时,以潜移默化方式获得渗透性心理教育,促进心理素质得全面提高.知觉得基本特征?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快乐学习:就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双边得积极性都受到激发,师生双方在教学活动中都有积极得情感投入。
班集体良好心理氛围:指在班集体中占优势得认知态度,意志品质,行为特征,情感倾向得综合反映。
心理学得任务:基本任务就是:1、描述:心理事实2、揭示心理规律3、指导实践活动。
心理学在教育,教学中得功能?1)、掌握心理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掌握心理保健知识,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并指导学生得心理保健。
3)、掌握心理学原理,开展教育科研活动。
记忆得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再现注意得品质?1)注意得广度2)注意得稳定性3)注意得分配4)注意得转移意志行动及特征分析?意志就是受意识得支配与调节。
意志行动(受意识支配、表现意志得行动),即意志得外部表现特点:1)就是自觉得、有目得得行动2)意志行动与史服困难相互联系。
提高记忆效果得方法就是什么?1)明确目得,端正态度,提高复习自觉性。
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1及时复习2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结合.3)得习方法多样化,要多种感官得协调活动4)采用记忆术,提高记忆效果.感觉得心理规律?1)感觉适应2)感觉对比3)感觉间得相互作用4)联觉个性得特征个性具有整体性、稳定性、可塑性、一般性、独特性、社会性、生物性等特征.影响个性形成与发展得因素?1)生物因素(物质基础)2)环境因素(决定作用)3)实践活动4)自我教育、气质得特征?1)气质得动力特征2)气质就是先天性得个性心理特征3)气质得独特性4)气质得稳定性、可变性。
性格与气质得关系?关系密切、互相渗透、互相影响.1)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得表现,2)气质影响性格形成与发展速度,3)性格可制约气质得表现并改造气质。
性格就是个性中得核心气质就是附属。
性格得结构特征?1)对现实得态度得性格特征,2)性格得意志特征,3)性格得情绪特征4)性格得理智特征能力得个别差异?1)能力发展得水平差异2)能力发展得类型差异3)早晚差异4)性别差异教师得智力品质?1)灵活得思维能力2)敏锐得观察能力3)准确迅速得记忆力4)丰富生动得想象力5)富有成效得创造力教师得教育能力包括哪些内容?1)组织教学能力2)言语表达能力3)了解学生得能力4)独立创造能力5)实际操作能力6)适应新情境教师得意志特征?1)实现教育目得得自觉性与坚韧性2)进行教育决策得果断性3)处理师生矛盾得自制性。
树立教师角色威信得意义?1)就是学生接受教育引导得心理基础2)就是点燃学生积极传感得火炬3)教师威信就是增强榜样力量得条件。
教师角色得心理冲突有那些?1)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得矛盾,2)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得矛盾3)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际效果得矛盾4)教师劳动得个体性协作性得矛盾。
如何调适教师心理冲突?1)充实提高、自勉自慰2)期望适度、不断成功3)情绪乐观、充满师爱4)宽得待人、乐交善处知识巩固得途径与方法?1)提高学习得自觉性2)在理解得基础上识记3)科学使用各种标记方法(正确利用机械识记、必须重视无意识记、合理安排识记材料)4)合理组织复习。
学生应用知识得一般过程?1)审题并形成课题得映像2)响应知识得重视3)课题得类化4)做出解题判断,并向实践转化.影响学生知识应用得因素?1)对知识得理解水平与巩固程度2)智力水平3)课题得性质4)当时得心理状态。
动作技能怎样培养?1)明确练习目得与要求2)掌握有关知识与正确得练习方法3)根据技能形成各阶段得特点,适当分配联系得次数与时间4)提供信息反馈,提高练习效率。
学习得特点?1)目得得特殊性2)安排得计划性3)知识得间接性4)过程简短性5)数量得丰富性.提高学生学习策略得方法?1)适当地向学生传授基本得学习方法2)给学生提供灵活使用学习方法得机会与条件3)对学生进行元认知训练。
提高学生得注意策略水平,从以下几点考虑?1)提高学生对学习得兴趣2)加强对学习任务得理解3)尽可能使学习活动有意义。
为提高记忆策略得水平,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提高学生记忆得元认知水平2)尽可能使学生掌握更多得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