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数学平移课件

七年级数学平移课件


A B O
解: ∠ ABC 是∠O平移过
C D
图片欣赏
平移是什么决定的
那平移是由什么决 定的呢?
由移动的方向和距离所决定
动手做一做: 将图中的小船向左平移4格。
如何使用直尺与三角尺画平行线?
你知道用三角板画平行线根据了什么数学原理?
B'
A' b
我当们我把们点用A三与角点板Aˊ叫画做 对平应行点线,时把, △线A段BACB沿与
作业:
一、必做题P71第2、4题; 二、选做题
把鱼往左平移8cm.(假设每小格是1cm2)
感谢您的观看
第五章过关测试 ┃ 知识归纳
┃知识归纳┃
1.相交线 邻补角:若两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 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若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角的两边互为反 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____相____等_________.
平移
同学们每天骑自行车沿着笔直的公路来上学
在公路上跑着的汽车,天上飞着的飞机
观光缆车
在旅游景点,经常可以 看到人们乘缆车沿索道缓缓 上山或下山.
自动电梯
在车站以及百货大楼,人们乘自动 电梯上楼或下楼.
下面这几种物体的运动中,有哪些共同的特点?
图形平移的概念:
某一基本的平面图形沿着一定的方向移 动而产生的结果。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简 称平移。特征:移动的方向相同 ,移动的距离相等
数学·新课标(RJ)
第五章过关测试 ┃ 知识归纳
垂线:垂直是相交的一种特殊情形,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其中的一条叫做另一条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垂足.
垂线的性质: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_____一_____条_______直线与已知 直线垂直.
图形的形状、大小保持不变
生活中的平移
1、生活中你还见过 哪些平移运动?
能由平移的到吗?
2、下图中,图形(2)可以通过 图形(1)平移得到吗
(不考虑颜色)
(1)
(2)
通过平移动补上
3、如图,小船经过平移到了新的位 置,你发现缺少什么了吗?请补上。
得到
平移得到角度
4、如下图∠ ABC 是∠O经过平移 而得的角,若∠O=65°,则∠ABC 等于多少度?
图15.1.5
在平移过程中,对应点所连的线段也可能在一条直线。
请大家结合上题说说平移有什么特征?
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 对应线段相等 对应角相等.
观察下图
△ABC沿着PQ的方向平移到△A′B′C′的位
置,除了对应线段平行并且相等以外,你还
发现了什么现象?
平移过程中图形
Q A′ 的形状和大小都
BF= 10cm. 5、将面积为30cm2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向下平移20cm,得到△MNP,则△MNP
是 等腰直角三角形,它的面积是 30 cm2
再创情景 拓展提高 如图,在一块长为a m,宽为b m的长方形 草地上,有一条弯曲的小路,小路的左边 线向右平移1 m就是它的右边线,求这块草 地的绿地面积。
S阴影=SABE+SDFC =SEFD+SDFC =SEFCD =EF·FC =1(cm2)
中考链接
若把两 个边长为2cm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重叠放置, 再把三角形DAC沿着BC方向平移到三角形A’DC’ 的位置,则
(1)若平移距离为1,三角形ABC与三角形A’DC’
重叠部分的面积(
)
(2)若平移距离为X(0≤X≤2),则重叠部分的面 积( )
1m
b
a
要正确利用图形平移,巧妙求出阴影部分面积.
例1 如图所示,在长方形ABCD中,AD=2AB,E、F 分别为AD及BC的中点,扇形BFE、FCD的半径FB与 CF的长度均为1cm,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解 连结EF,将正方形ABFE 沿BF方向移动BF的距离,使 正方形ABFE与正方形EFCD 重合,此时图形ABE和图形 EFD重合,于是:
C'
B
A
a
线着段箭A头ˊ B方ˊ叫向做平对移应到线 段△,A∠ˊ BAˊ与C∠ˊA就ˊ可叫以做画对
应出角a的。平行线b。
C
点B的对应点是点__B__ˊ _ ;点C的对应点是点 _C_ˊ__ ;
线段AC的对应线段是线段_A___C_ ;线段BC的对应线 段是线段 __B__C_ ;∠B的对应角是____B_ ;∠C的对 应角是___C___。 △ABC平移的方向就是由点B到点
P
不变
A
平移过程中图形上所
B′
C′ 有的点都作了相同的
平移
B
C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的
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且
相等.
按下列要求画出图形:
(1)画出点A沿着线段PQ的方向平移到点A′的 位置,平移的距离是线段PQ的长度;
Q P
A′ A
(2)画出线段AB沿着线段MN的方向平移到A′B′的位置, 平移的距离是3cm;
的方向,平移的距离就是线段BBˊ的长度。
下图中
1.在下图中,你知道线段CA的 中点M以及线段BC上的点N平移到什 么地方去了吗?请在图上标出它们 的对应点M′和N′的位置。
. ] .
如图
在画平行线时候,有时为了需要,将直尺和 三角尺放在倾斜的位置上,但不管怎样我们 总可以推出以下结论:
A′B′∥AB,A′B′=AB,∠B′= ∠B. 同时也有 A′C′∥ ,A′C′= ,∠C′= ∠. B′C′= ,∠A′=∠ .
做一做
1、观察下面图案,在A,B,C,D四幅图案中,能通过图案1平移得到的是( C )
2、下列汉字经过平移后,平移前后的两字不能组合成一个汉字的是(D )
A、口
B、人
C、木
D、小
3、将线段AB向右平移3cm得到线段CD,如果AB=5 cm,则CD= 5cm. 4、将∠ABC向上平移10cm得到∠EFG,如果∠ABC=52°,则∠EFG= 5°2,
M N
A A′
B B′
(3)画出△ABC沿着线段MN的方向平移后的位置, 平移的距离是线段MN的长度;
N M
A
B
C
要正确画出一个图形按要求平移后的新图形,只要先画出关键 点的对应点,如线段的端点、三角形的顶点、圆的圆心等等, 就很容易画出新图形了
归纳小结
平移的特征:
(1)对应线段平行(或在一条直线上)且相等, 对应角相等; (2)平移后对应点所连的线段平行(或在一条 直线上)且相等; (3)图形上所有的点都作了相同的平移(即相 同的平移方向和相同的平移距离),并且平 移后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都不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