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小细胞肺癌的综合治疗PPT课件
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
NSE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意义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是一种很有价值的分子 生物学标志物,它可以作为: 肺癌和儿童神经母细胞瘤 的肿瘤标志物。
其意义
1 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的鉴别诊断; 2 监测病情、治疗反应及复发。
正常人血清中NSE水平为5-15ng/ml, SCLC具有神经内 分泌功能,血清中NSE活性可以明显增高,>25ng/ml。 阳性率可高达90%以上,而NSCLC仅为12%。
Turrisi认为EP方案化疗同时加速超分割放
疗应作为局限期小细胞肺癌的常规治疗
L-SCLC治疗
局限期SCLC化放同步综合治疗,放疗和化疗同时进行 一线化疗PDD+VP16 4-6周期,持续化疗无明显好处 放疗:45GY/3周或60GY/6周 放疗应在化疗1-2个周期时同步参与 放射野可按化疗后体积,但最佳布野范围尚未确定 CR病人应行PCI 早期病人(T1-2N0M0)应手术治疗
பைடு நூலகம்
2011年NCCN治疗指南
N0 化疗
纵隔镜或纵隔分期阴性
临床分期T1-T2N0 纵隔镜或纵隔分期阳性 一般情况好 局限期 T1-T2N0 一般情况差
肺叶切除/纵隔清扫
N+ 一般情况好 一般情况差 同步化放 化±放疗 化+放
同步化放 化±放疗
2011年NCCN指南
超分割放疗:1.5Gy/次,BID,总量45Gy,或常规放 疗60-70/30-35次。 放疗应从化疗第1或2周期开始。 正常组织限量: 超分割治疗情况下,脊髓最大量≤41Gy,常规分割, 最大量≤50Gy. 双肺V20应<40%,全肺平均剂量应≤20% 食管平均剂量<34Gy. 心脏剂量:60Gy <1/3、 45Gy<2/3、40Gy<100%
国内几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案:
手术在L-SCLC治疗中的地位
1960年代前手术是L-SCLC主要治疗手段 1960-1970年代手术,
不规范的化放疗
1980-1990年代后化放疗综合性治疗成为
L-SCLC治疗的最基本方法
2000年后同步化放疗为主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征
T1-2N0M0
放化疗后肿瘤残存
放化疗综合治疗后局部复发
放射治疗
放射部位 照射野的设计 照射剂量 化放疗的次序和时间 脑预防性照射
放射部位 原发灶 同侧肺门
纵隔淋巴引流区
锁骨上淋巴引流区
照射野的设计
大野照射---化疗前肿瘤体积 小野照射--- 化疗后肿瘤体积
照射野大小与局部复发(PR和SD)
2011年NCCN指南
PCI: 全脑照射,颅骨外1Cm,剂量25Gy/10次或 30Gy/15次. 化疗: EP CE方案 4-6周期
化疗
SCLC对于化疗有高度的反应性,有较多的化疗药物能 提高缓解率,如足叶乙甙(VP-16)、鬼臼噻吩甙 (VM-26)、卡铂(CBP)及异环磷酰胺(IFO)等, 其单药的缓解率约为60%~77%,还有环已亚硝脲 (CCNU)、顺铂(DDP)、长春碱酰胺(VDS)、 表阿霉素(EPI)、CPT-11等亦均被认为对SCLC有效, 使其化疗有新的发展,缓解率提高到50%~90%
转移途径
直接蔓延 淋巴转移 血行转移 脑转移 骨转移 肾上腺转移 心脏转移 10-15% 85% 75-80% 50-80% 40-50% 35-40% 15-35%
肺癌的肺外表现(1)
一般情况 食欲不振、消瘦、发烧、免疫功能下降 内分泌 异位甲状旁腺素分泌-高血钙(多见于上皮细胞癌)
异位
ACTH分泌- 柯兴氏综合征(多见于小细胞癌)
例数 局部复发
大野
小野
93
98
32%
28%
化放疗的次序和时间
序贯法
优点: 减少同时治疗所产生的 严重毒性反应 缺点:治疗强度降低,肿瘤复 发的可能性增加
化放疗的次序和时间
同步法 优点: 缩短整个治疗时间,在短时间
内获得较大强度的治疗并对
微小转移灶提供早期治疗
缺点: 毒性反应大
结论
Walter and Hiroko认为以CE或EP方案为 主化放疗同时进行是目前治疗局限期小细 胞肺癌的标准治疗
抗利尿激素分泌-低血钠(多见小细胞癌)
肺癌的肺外表现(2)
骨骼系统 神经肌肉 血液系统 凝血系统 杵状指、肥大性骨关节病 癌性肌无力(Eaton-Lambert) 周围神经炎、多发性肌炎、亚急性肌萎缩 贫血、粒细胞增多症。 血栓性脉管炎、静脉血栓、非细菌性心内 膜炎、DIC等。
皮肤
肾脏
皮肌炎、硬皮病。
SCLC的亚型和治疗预后有关,燕麦细胞癌对 化放疗效果很好,而混有大细胞或鳞、腺癌细
胞的效果差
分期
局限期(LD-SCLC):病变局限于一侧胸腔,但包括 (1)有或无同侧或对侧纵隔或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2)同侧胸腔积液,左喉返神经受累和上腔静脉阻塞。
广泛期(ED-SCLC):病变超过局限期范围,包括心 包积液和双肺间质受累。
小细胞肺癌的特点
1.SCLC肿瘤倍增时间短、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 转移快,预后极差,但对化疗和放疗最敏感。现在被公 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 2.具有神经内分泌的功能,神经内分泌细胞 (Kulchisky)位于支气管上皮表面基底部,其胞浆内含 有神经内分泌颗粒, 能合成和分泌多种激素、生物活性 肽、蛋白及酶类。
病理
癌细胞较小,呈圆形或卵圆形,类似淋巴细胞,分
裂像多见,人为地受挤压现象明显。
分三个亚型:
1. 2. 3.
燕麦细胞型(淋巴细胞样)占15%,治疗较 敏感 中间细胞型(梭形细胞、多角形细胞) 占70% 混合细胞型 占15%
病理
治疗后复发的患者中约35%转型,成为 NSCLC或混有NSCLC成分的肿瘤,耐药性显 著提高,化疗方案也应改变
小细胞肺癌综合治疗
2013-10
概述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居恶性肿瘤之首, 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从生物学行为的角度可将其分为小细胞肺 癌(SCLC)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近年来对NSCLC的研究如火如荼,相比 之下SCLC 的进展较为滞后。
概述
小细胞肺癌(SCLC)在肺癌中所占的比例约20~25%, 近年来在女性肺癌中有增加的趋势。90%以上SCLC 在就诊时已有胸内或远处转移,在确诊时11%~47 %有骨髓转移、14%~51%有脑转移。此外,尚有 潜在性血行及淋巴道微转移灶。28%的SCLC合并 NSCLC。在确诊后, 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MST)只有 8到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