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库

高考地理答题模板库

总论一、高考综合题答题分析【前言】:以下答题指导只是为你提供每一类问题解答思路而已,同学们在具体答题时,要适当增减一些内容,使答案更加完满。

另外,有些知识难免遗漏,请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给予及时增补。

·总指导:心态平稳、审题第一、构建模型、列出思路、规范作答·要答好地理题,你一定要熟记以下地图,这是做题的基础。

★★★必背图形★★★1、经纬网,各大洲和各主要国家和各主要地形区的经纬网图,因为这些年高考都是只画经纬线出来让考生来做题的。

2、世界地形图。

注意各主要经纬线经过地形区的地形剖面图。

3、世界气候分布图。

4、世界海陆轮廓图,包括主要河流、湖泊、海洋、海峡、岛屿、半岛分布图。

5、世界洋流分布图。

6、世界自然带分布图。

7、板块构造图。

8、世界各地主要城市及其气候类型。

9、世界主要工业区、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农作物分布图。

10、中国各地形区的经纬度。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黄土高原,长江中下肄平原,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青藏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内蒙古高原,河西走廊,秦岭,台湾岛,海南岛,北回归线,25°N、30°N、40°N、45°N、90°E、105°E、110°E、115°E、120°E、125°E穿过的地形区)。

1l、气压带和风带分布图。

12、中国地形三个阶梯的分界线、季风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流区与外流区分界线、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东中西三个经济地带的分界线、温度带、干湿地区的分界线。

13、各种光照地球图的判读方法。

14、各种等值线图的判读方法。

(如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高线等)。

·答题总的原则;1.常见的题目类型:(1)回答成因或因素类......问题都要往两个大的方面去想,一是自然原因,二是人为原因。

自然因索....包括位置(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大气环流(气压带和风带和季风环流)、地形、气候(光热水)、河流、土壤、水源、洋流、植被、资源(原料)、能源(燃料)、土地等;人为因...素.包括人口、市场、变通、劳力、技术、政策、资金、工农业基础、历史等。

(2)回答意义影响....类问题时,应当注意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答。

(3)回答条.件分......问题时,注意应答出有利条件以及不利条件。

..析类和评价类2.作答地理综合题。

应注意有序性...:学会采用分点作答;作答特征描述问题时,学会分阶段描述特征。

3.作答地理综合题,应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弄清各点作答的先后顺序:不出现答案中自相矛盾的地方。

问什么就答什么,何什么就答什么。

当然,掌握基础知识是前提。

答题.....时.尽量结合题目所给的图上信息或资料作答。

................二、综合题分析方法与技巧一、地理综合题主要题型:(1)填空式综合题:识记、判断、计算等。

要求:答案唯一,表达精确,切忌大包围。

(2)简答式综合题(可分为三种类型),即:A.描述性简答题:特征、分布、规律等B.阐释原理的答题:成因分析、分析评价、区位分析、区域比较等C.开放型答题:问题措施、看法建议等二、简答题解题规范:(一)五步操作程序:(1)细审“题干”。

要求:定问题、定中心、定角度做法:三审:一审主题、二审材料、三审题分;画出关键词、修饰语、限定词;提取题目相.....——成因类....角度,解释两地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图示地区....条件——因素类....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评价类(2)列出“模板”。

(见后《简答题模板集》)(3)仔细“筛选”。

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

(4)酝酿“语言”。

“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

“地理语言(避免大白话)”、“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二)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1、一般地按“宾语”可将地理综合题归纳为:(1)原因、成因(自然、人为) (2)条件(有利、不利)(3)影响(正面、负面) (4)区位(自然、社会经济、技术)(5)效益(经济、社会、环境) (6)措施(生物、工程、技术)(7)评价(积极、消积) (8)要素(总量、结构)(9)重大工程意义(两端、中间)或(政治、经济、民族、国防)1、天体系统(5个):总星系、河外星系和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2、太阳活动(3个):黑子、耀斑、太阳风3、天气系统:气压系统和锋面系统4、气压系统:(气压状况)高压和低压;(气流状况)气旋和反气旋5、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6、气压场:低压中心、高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7、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8、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震、火山)、岩浆活动、变质作用9、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注意风化作用和风力作用的区别)10、地质构造:褶曲(背斜和向斜)和断层(地垒和地堑)(大比例尺地图、小范围地图) 12、地形区:指具体以地形为指标划分的区域,如黄土高原、珠江三角洲、横断山脉等。

13、水循环的类型: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陆地内循环14、水循环的环节:蒸发和植物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15、河流补给形式:①雨水补给(外流河) ②季节性积雪融水(东北、中高纬---春汛) ③冰雪(冰川)融水补给(内流河) ④地下水(量少,稳定)⑤湖泊水(源头,中游湖泊起调蓄作用)16、洋流的成因分类:风海流、补偿流(上升流·寒流)和密度流洋流性质分类:暖流(低纬流向高纬)和寒流(高纬流向低纬)(注意:索马里寒流除外)17、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①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即纬度地带性。

各自然带大体呈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以热量为基础。

②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即经度地带性。

各自然带大体呈南北延伸,东西更替。

以水分为基础。

③山地垂直地域分异:即垂直地带性:各自然带从山麓到山顶呈垂直变化。

基带植被与山地所在地域一致,并按纬度地带性变化规律更替。

以水分、热量的变化为基础。

18、土地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荒漠、沼泽、滩涂、建筑用地、交通用地等。

19、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气候资源、海洋资源20、自然灾害:地质灾害、气象灾害,水文灾害、生物灾害21、地质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崩塌22、气象灾害:主要台风、寒潮、暴雨洪涝、干旱、沙尘暴(风沙天气)、、低温霜冻等23、常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生物能24、矿物能源(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25、人口增长特征: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2%为高,反之为低)26、人口增长模式(人口再生产类型):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自然增长率<1%),中国处于现代型27、人口增长的主要因素: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政策、社会福利,文化观念、战争(如二战后政治稳定,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等28、人口迁移因素:①经济因素(主要因素) ②自然环境(资源开发、灾害) ③社会政治文化(政策、战争、婚姻) ④个人动机和需求29、城市地域形态(外部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和放射状)30、城市地域结构(内部结构):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31、城市功能分区:商业区(含CBD)、住宅区、工业区、绿地、行政区。

32、影响地租高低的原因:离市中心远近;交通的通达程度33、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因素:经济(地租高低);历史(早期土地利用的影响);社会(高低级住宅—收入高低)、宗教种族、知名度)34、城市工业区迁往城市外缘交通便利的地方的原因:保护环境;降低成本35、郊区城市化问题(5方面):①就业紧张②住房困难③交通拥挤④社会治安混⑤环境污染36、逆城市化原因(条件):①内城环境污染严重,地价昂贵②乡村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逐步完善③城乡间交通便利、通信技术发展37、滞后城市化(如印度)的原因:①农业条件优越,务农人口比重大;②工业发展较慢;③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需要的只是高素质人才38、过快城市化(如拉美)的原因:①农业条件差,人们没有土地,纷纷涌向大城市;②工业和第三产业集中大城市,中小城市发展缓慢。

过快城市化的影响:①贫民窟现象普遍,②城市问题(5方面)突出,③阻碍了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稳定。

39、农业类型:按生产对象分—种植业、畜牧业按投入多少分—粗放农业和密集(集约)农业按产品用途分—自给农业、商品农业40、农业结构:农(种植业)、林、牧、副、渔所占的比重大农业:农林牧副渔兼有的农业小农业:种植业4l、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热带种植园农业、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城郊农业、地中海式农业、游牧业、迁移农业42、作物类型:粮食作物一水稻、春小麦、冬小麦、玉米、薯类、高粱等)经济作物一糖料(甘蔗和甜菜)、油料(花生和油菜)、棉花、饮料(茶)、水果等43、工业地域类型:传统工业区、新工业区44、工业类型:传统工业、新兴工业(第三次技术革命出现的工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动力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科技导向型工业45、工业部门:具体的名称(如钢铁工业、煤炭工业、电子工业、石化工业,机械工业等)46、工业结构:各工业类型或部门所占的比重47、产业类型: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部门(金融、旅游、房地产等)和流通部门(交通、邮电、商业等)48、产业结构:三大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各占的比重49、交通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河运和海运)、管道50、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51、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基础)、经济可持续发展(条件),生态可持续发展(目的)简答题模板集★一、区位专题模板★【考点考情】区位因素的分析一直是高考的重点,特别是在综合题中,要在高考中拿到满分,必须要养成严谨的地理思维,同时答题时答题点清晰。

下面整理出高考常见的十二类区位因素分析,希望同学们理解记忆◆1、农业区位因素分析(1)自然因素气候:由地图判读出:是×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若是棉花种植,则可以加上棉花生长后期多晴天,有利于棉花采摘)地形:由地图判读出:地形为平原或三角洲,或地势低平或地形平坦开阔土壤:是×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棉花种植则突出:沙性土壤,排水性好)水源:临近水源(河流、湖泊或冰川融水、地下水充足),水源充足,灌溉便利(2)人文因素市场:该地区人口稠密或工矿业发达或城市较多,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交通:临近河或湖,水陆(海陆)交通便利或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附近有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场所)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为农业生产提供生产资料)历史:种植历史悠久(传统农业区,如我国的水稻种植业)其他;地广人稀土地广阔,土地租金低(适宜发展商品农业,如中国东北、美国中部平原)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如:所有季风气候区发展农业最有利的条件都有:雨热同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