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速公路项目第四项目部大临工程规划方案

高速公路项目第四项目部大临工程规划方案

大临工程规划方案编制:复核:审核:目录大临工程规划方案 (1)1编制依据 (1)2编制原则 (1)3.工程概况 (1)3.1标段概况 (1)3.2大临建设概况 (2)4.施工临时用电 (2)5.施工用水 (3)5.1桥梁施工用水安排 (4)5.2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用水安排 (4)5.3隧道施工用水 (4)6.施工便道及便桥 (4)6.1施工便道布置原则及标准 (4)6.2便道设计标准 (5)6.2.1一般地段便道(岩石地基) (5)6.2.2一般地段便道(泥质地基) (5)6.2.3困难地段便道 (6)6.2.4会车处便道 (6)6.3施工便桥设置原则及标准 (6)6.3.1施工便桥设置原则 (7)6.3.2施工便桥设置标准 (7)6.4便道及便桥养护标准 (7)6.5人员配备和机械设备 (7)6.5.1人员投入 (8)6.5.2设备投入 (8)6.6新建便道、便桥的布置及既有便道的利用 (8)6.7便桥建设规则 (13)6.8便道、便桥主要工程量 (14)7.混凝土拌和站 (17)7.1拌和站设置原则及建设标准 (17)7.2拌和站选址、占地情况及供应范围 (18)7.3拌和站建设规划 (20)7.3.1 1#拌和站 (20)7.3.2 2#拌和站 (22)7.3.3 3#拌和站 (23)7.3.4 4#拌和站 (24)7.3.5 5#拌和站 (25)7.3.6 6#拌和站 (27)7.4人员配置 (28)7.5设备配置 (28)7.6拌和站主要工程量 (29)8.钢筋加工场 (31)8.1钢筋加工场设置原则及建设标准 (31)8.2钢筋加工场建设情况 (31)8.3钢筋场规划设计 (32)8.3.1平整场地 (32)8.3.2钢筋加工场场地硬化、排水设计 (33)8.3.3钢筋加工场布置建设 (33)8.3.4钢筋加工场龙门吊建设 (34)8.4人员配置 (34)8.5设备配置 (35)8.6钢筋场主要工程量 (35)9.T梁预制场 (37)9.1T梁预制场设置原则及建设标准 (37)9.2预制场设置情况 (37)9.3预制场建设规划、设计 (37)9.3.1 1#T梁场建设规划、设计 (37)9.3.2 2#T梁场建设规划、设计 (39)9.3.3 3#T梁场建设规划、设计 (40)9.4预制梁场人员配置 (40)9.5预制梁场设备配置 (41)9.6预制T梁场主要工程量 (41)10.炸药库 (44)10.1建设标准 (44)10.2炸药库建设情况 (45)10.3炸药库建设规划设计 (45)10.3.1设计标准 (45)10.3.2场内布置设计 (46)10.3.3标示标牌设置 (47)10.4人员配置 (47)10.5设备配置 (48)10.6炸药库主要工程量 (48)11机制砂场 (49)12.项目驻地及中心试验室 (50)12.1项目驻地设置原则及建设标准 (51)12.2项目驻地位置 (51)12.3项目驻地办公区域布置 (51)12.4项目驻地生活区域布置 (52)12.5项目驻地其他设置 (52)12.6中心试验室 (53)13附图 (53)大临工程规划方案1编制依据1、《某某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2、《三环高速公路路线方案定测图》;3、《三环高速公路25标项目策划书》;4、《公路水运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指南》;5、现场沿线前期调查资料;6、国家、交通部和某某市的现行技术规范、规程、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及验收标准等;7、我公司建设同类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施工技术、劳动力及技术装备、专业化程度、机械设备能力、综合生产能力等;2编制原则在场地选择及后续施工过程中,以满足《某某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以“减少占用耕地、林地,减少资源浪费,缩短运距、保证使用、降低成本,提高项目综合效益”为原则,科学、合理的进行便道选取、场地占用及附属设施的施工。

3.工程概况3.1标段概况我标段位于某某市境内,经古依路、统古景、石五船三镇。

线路起点为草滩坪隧道,线路终点为清水道大桥,起讫里程ZK43+700/K43+685~ZK61+640/K61+660,全长17.975Km,设计时速80公里/小时,工程主要内容有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涵洞工程,其中包括统依景互通一处,石五船停车区一处。

3.2大临建设概况主要大临工程包括:大临设施:拌和站6座、喷锚站4座、T梁预制场3处、钢筋加工场及施工驻地15处、新建钢便桥2座、炸药库3处、机制砂场3处,新建便道长9.92Km(4.5m宽)(其中红线内便道占地59.47亩,红线外便道占地7.42亩);维修既有便道5.86Km(4.5m宽);可利用既有便道21.37Km。

小临设施:项目驻地1处、中心试验室1处。

具体布置情况详见附图1:三环高速公路25标大临平面布置图示意图具体大临设施数量详见表3-1:4.施工临时用电我标段拟设变压器25台,具体为315Kw变压器6台、400Kw1台、500Kw变压器8台,630Kw变压器3台、800Kw变压器7台。

配备应急发电机13台,其中隧道洞口250Kw柴油发电机组4台、拌和站及T梁场配备250Kw柴油发电机组9台,以防电力供应故障。

变压器具体供应范围,桥、隧、引入情况,本管段内电力线路长度等情况,详见表4-1:表4-1 三环高速公路五标变压器设置一览表5.施工用水我部拌和站主要采用打井取水,来满足生活、生产需求。

同时合理利用附近地表水源,地表水多为季节性河(溪)流,需根据具体情况修建蓄水池。

自打井及地表水必须经过试验室的检验方可使用。

5.1桥梁施工用水安排经对全线12座桥梁的现场调查,桥梁施工拟全部采用附近明流地表水,拟修建蓄水池共计15处,经水泵抽至工作面。

5.2路基及防护工程施工用水安排路基施工用水采用水车运输供应。

5.3隧道施工用水经现场调查,我项目计划施工洞门位置均有山间溪水,可选取适当位置修建蓄水池(高压)。

具体水井及蓄水池的设置位置详见表5-1:表5-1 全线水井、蓄水池情况表6.施工便道及便桥6.1施工便道布置原则及标准临时便道直线段路宽 4.5m,转弯地段路宽 6.5m(长度不小于20m),并每200m设会车道一处(宽6.5m,长20m),视线不良地段≯200m设一处会车道。

为了保证车辆在转弯位置的行驶安全,设立C15混凝土防撞墩3个(长1m,宽0.5m,高1m),间距1m,并安装锚入钢筋与便道混凝土基层成为一体。

一般路基基层为不小于20㎝厚的片石垫层,面层为20㎝厚的C20混凝土;特殊地段便道基底采用100cm厚片石换填,面层为20㎝厚的C20混凝土;路面设置不小于2%的排水横坡,并在山坡一侧设置排水边沟。

6.2便道设计标准6.2.1一般地段便道(岩石地基)便道基底采用5cm厚泥结碎石找平,面层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

路面设2%排水横坡,靠山体一侧设置30cm宽排水沟。

6.2.2一般地段便道(泥质地基)便道基底采用20cm厚片石垫层,面层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

路面设2%排水横坡,靠山体一侧设置30cm宽排水沟。

6.2.3困难地段便道如便道经过水田或者软弱基底,需要对基础进行片石换填,便道基底采用100cm厚片石换填,面层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

路面设2%排水横坡,靠山体一侧设置30cm宽排水沟。

6.2.4会车处便道每200m设会车道一处,宽6.5m,长20m;视线不良地段≯200m 设一处会车道。

便道基底采用20cm片石垫层,面层采用20cm厚C20混凝土。

路面设2%排水横坡,靠低点一侧设置30cm宽排水沟。

6.3施工便桥设置原则及标准6.3.1施工便桥设置原则在充分调查当地的人文自然条件、水文地质、气候气象和交通运输等条件基础上,参照《某某市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有关规定,便桥设计需满足排洪需求、技术先进性、经济合理性等。

6.3.2施工便桥设置标准便桥结构按照实际情况专门设计,一般按照公路Ⅱ级进行设计,同时满足排洪要求。

汽车便桥桥面宽度不小于4.5m。

便桥起始墩砌砌筑长6m、宽3m的基础,台帽浇筑0.5m厚的C30混凝土。

便桥桥墩应优先使用钢管桩搭设,对于有覆盖层的河床,钢管桩的入土深度应能满足承载力要求;对于无覆盖层的河床,采用复合桩基形式,先安放符合桩基护筒,钢护筒随冲击钻跟进2m,钢护筒中浇筑混凝土,钢管桩插入钢护筒中的混凝土内,确保复合桩与河床有效锚固。

桥面高度不低于上年最高洪水位,桥头设置超限标牌,桥面设高1.2m的栏杆扶手,栏杆颜色标准统一。

6.4便道及便桥养护标准便道的养护拟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每天上午、下午两班对便道、便桥进行清扫、修整、洒水及排水边沟的清理工作,做到晴天不扬尘、雨天不积水。

如遇大雨天,则需增加便道、便桥巡查次数,及时清理落石、淤泥,保证便道、便桥排水顺畅。

6.5人员配备和机械设备投入施工便道的班组为四个,具体为施工班组及养护班组,施工班组负责路基施工及排水沟等附属工程,养护班组负责便道养护工作。

6.5.1人员投入具体施工人员投入情况详见表6-1:表6-1 施工人员投入表6.5.2设备投入具体机械设备投入情况详见表6-2:表6-2 机械设备投入表6.6新建便道、便桥的布置及既有便道的利用相比其余标段,我标具有线路长、桥梁隧道结构物多等特点。

其次我标段古路镇、统依景镇、石五船镇山势陡峭、地形复杂(每镇范围内都有大跨度刚构桥)、溪流较多,导致全线无法修建一条贯通纵向便道。

通过对施工沿线详细的调查,需新建6条纵向施工便道,红线外需利用维护9条横向既有便道。

具体的设置规划如下:(1)区段一:草滩坪隧道至新城桥大桥施工区域可利用横向H-1#既有便道从天子窖大桥桥台位置前行997m至K44+950(此处为新城桥大桥距草滩坪隧道出口600m处),便道宽4.5m。

道路为土质面层,路面覆盖少量碎石,路况较差。

便道个别位置较窄且弯道急,不具备会车条件,需要进一步拓宽增加3处会车道,并降低纵坡坡度至20%以下。

其次1#既有便道需新建20cmC20砼面层,保证施工期间主便道通行正常。

沿K44+950处可新建便道至新城桥大桥小里程桥台位置,大里程方向顺地势沿红线内新建便道至新城桥大桥11#墩。

由于位于新城桥大桥11# ~12#墩(K45+350)之间为断崖,12#-18#墩施工便道由H-2#既有便道引入。

H-2#既有便道由天子窖大桥未桥台垂直新城桥大桥方向引入,既有便道路况良好,路面为混凝土,通行能力较高。

沿2#既有便道前行500m至新城桥大桥大里程路基,从桥台位置新建便道沿各墩位“Z”字形盘旋至新城桥大桥12#墩,新建便道长度1330.2m,宽4.5m,其纵坡均能达到25%以下。

根据对新建便道走向的定点测量,其纵坡均能达到25%以内,可满足工程车辆的通行要求,同时为了保证便道在2年施工工期内的正常使用,也考虑到地区雨季较长,特在所有新建便道上施工20cm厚C20砼面层、20cm碎石垫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