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籍涌入引发社会新课题,制定政策法规与文化交流同等重要

非籍涌入引发社会新课题,制定政策法规与文化交流同等重要

非籍涌入引发社会新课题,制定政策法规与文化交流同等重要
近年来,在广州市三元里、小北路、下塘西路一带,涌现出大量皮肤黝黑、香味扑鼻的外国人,其中以来自尼日利亚、刚果、加纳等非洲国家的人员为主。

据广东警方2008年统计,全省登记非洲籍常住人员有2125人,临住非洲裔有16.3万人次,其中80%在广州。

2008年,5名非裔毒贩在广州被捕,警方称已抓获300多名在穗非洲贩毒者。

2009年7月,一名非洲人为逃避警察检查而逃跑坠楼,引发200多名非洲人围堵广州白云区矿泉街派出所,造成一起以外国人为主体的群体性事件。

今年11月,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题为“中国欢迎日益增多的非洲贸易,但是不欢迎借此取巧的非洲人”的文章。

文章指出,中国人虽然和非洲移民保持了贸易往来,但是并非每个中国人都把非洲移民当成是“邻居”。

一名在广生活了七年的尼日利亚人曾向记者说:“我接触到的中国人,很多以遍及世界的‘唐人街’自豪,既然世界接纳了走出去的中国人,为什么中国的居民不能同样接纳我们呢?”
一个崭新的命题摆在广州面前:如何应对正在不断进入城市的非洲人口。

2009年,中国首家专门报道非洲和中非关系的中文月刊《非洲》正式出刊,将有助于我国人民对非洲文化的了解。

但在对于文化交流至关重要的NGO组织领域,目前还是空白。

从国家层面看,关于移民、外来人员等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是急迫的,同时,文化层面的矛盾也将影响城市接纳非洲人的方方面面。

中山大学社会学教授杨魁在接受采访时讲到,把涌入的非洲人堵在一个狭小的世界里,问题就会不断滋长。

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在广非洲人的态度依然以管制为主,但是只有让他们能够融入这里的生活,才能真正的减少隐患。

非洲人涌入广州引发诸多社会问题
随着非洲人口在广人数的激增,犯罪、偷渡、卫生安全、国际黑工……各种社会问题也随着而来。

非法就业问题日益突出,据资料显示,2009年未持有就业证和外国专家证就在广州非法就业和非法经营的比例高达69%,集中于英语培训、商业演出、体育、服务等行业。

杨魁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由于目前相关法规对非法就业、非法演出的规定还不完善,大大增加了处理相关事宜的难度。

“很多非洲人在本国注册公司,在广州设立代表机构,并以此为名非法从事经营活动”,杨教授还提到,从事英语培训、演出行业的非洲人往往是只
有口头协议的临时工,更是难以控制。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员在广州“落地生根”,非婚生子女等社会问题也开始出现。

有些非洲人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来到广州,非洲人与中国女子同居产生下一代的问题开始出现。

杨魁教室说,非洲人在广东居住,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中非混血儿问题,特别是一些低层次人群的后代产生了很多新的问题,新生儿身份、教育、就业、文化冲突都将变得棘手。

长期坚持非移民国家的政策,外国人获得中国国籍的门槛很高;而我国与非移民国家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并不完善,对违法行为缺少有效的处罚措施,从而造成外国人非法居留、非法就业现象难以从根本上遏制。

长此以往,“非法居留”将演化为“事实居留”,到时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将更为严重。

我国接受非洲移民的特殊性
2007年,中非贸易总额超过与非洲有着千丝万缕联系、非洲移民数量最大的法国,中国成为非洲的最大贸易国。

网友“IBSD”在天涯论坛发帖说:“他们呆在广州不肯走,是因为他们视广州为乐园,在广州他们的生活要比他们本国强几百倍,并且没有欧洲白人对他们的种族歧视”。

在欧美,白种人对黑人的歧视是存在的,而与简单的厌恶不同,众多暴乱的引发都源自这种种族之间的冲突,而这种情况在中国并不存在,非洲人对中国的评价也一直较高。

这无疑对中非人民之间的交往是有益的。

但是相比法国接纳非洲移民的情况而言,我国也有一定的特殊性。

一方面是我国人口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基本国情。

广州经济高度发达,但从城市层面上讲已经超出中国平均水平甚至达到一些发达国家的城市水平。

但是中国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北方地区发展仍相对落后,加上人口众多的国情,每年仍有很多人南下“淘金”,从事低级的工人工作,整个就业市场过度饱和,难以有更大的承受空间。

另一方面是文化上的差异。

“他们晚上总是喜欢聚在一起,有时还会很吵,很讨厌。

”住在小北路广秀大厦的一位先生向记者表示。

而在旁边7-Eleven便利店工作的店员李小姐则说,经常会有“鬼佬”向她发出约会邀请,也让她有些不自在。

在广州居住两年、现在广秀大厦中从事制服裤贸易的加纳人Godwin对记者说,自己没有真正的中国朋友,中国人一般也不会讲英语。

每天晚上下班后与同来自非洲的朋友聚在一起聊聊天是最惬意的时光。

对于“骚扰”中国女孩的问题,他说男女约会应该是很随意的事
情,“中国女孩很保守,甚至有些无聊。


中国一直都是非移民国家,加上地域原因,中国与非洲的文化差别巨大。

由于不会讲普通话或者粤语,大多数非洲人无法和当地人“抢工作”,因此只能在中国购买商品,然后带回各自国内进行销售。

而非洲人爽朗、随性的文化习惯也与广州人民传统、务实、平和的性格产生碰撞。

这些都是广州容纳非洲移民切实存在的限制,而这些限制在我国其他地区更为严格。

迫切需要法规支持,文化交流同样重要
作为当今世界的领导者,我国有责任带动第三世界的发展。

现在,我国每年也要接收一定数量的非洲难民。

从贸易经济到公共安全,作为重要涉外窗口的广州步入涉外管理新阶段从中国人“走出去”到外国人“走进来”,这种经济社会转型正在不可阻挡地发生。

杨魁教授认为,伴随着外国人“淘金”热,中国传统的以非移民国家为核心的外国人管理政策显然已与现实严重背离。

今后的“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居留、非法就业)问题也将更显严峻。

此刻,中国迫切需要从政策上重新审视新问题,建立合理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国民的就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问题。

另一方面他表示,中国人习惯于和西方发达国家打交道,突然涌入的非洲人是一群新面孔,中国需要时间来学会如何和非洲人交往,从长远角度讲,这是决定国人能否真正接受非洲人的关键因素。

一位姓包的中国学生向记者表示,在她看来,在广非洲人多是流浪心态,普遍素质不高,他们自身并没有想要热爱这座城市,更不要谈融入。

中山大学非籍留学生蒂埃拉则说:“中国学生好像不喜欢我们,我们在这里没什么生活。

”到底是因为“不想融入”而“没有生活”,还是因为“没有生活”而变得“不想融入”?
美国志愿国际(Cross-Culture Solutions)中国地区代表董震德一直致力于跨文化交际领域的事业,他也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文化问题在民族、国家和睦、共处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中国与非洲同为发展中国家,文化层面的交际相对缺乏,加上经济实力、教育层次的差距,想要中国真正容纳非洲人进入生活环境,还需要社会各界及非洲移民自身共同的努力”,他说,如果双方不能成为朋友,一切问题都没有解决的出路,非洲人群必然只能活在自己的小世界当中,从而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实习生张毅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