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 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 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1 刑事诉讼法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 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一节概述:'■; :. ... .:; ^: ■.;. 一.. 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概念和特点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是指当某些案件 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或者死亡时,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所特 有的方式、方法和步骤。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有以下特点:第一,普遍性。

在特定类型案件中,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时,对 其违法所得进行没收是国际公约的基本要求。

例如,2000年联合国《打击跨国 有组织犯罪公约》将没收财产作为作为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的重要措施,其中 第12条规定了“没收和扣押”,第13条规定了“没收事宜的国际合作”,第14 条规定了“没收的犯罪所得或财产的处置”。

再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54 条第1款第3项规定:为了实现没收事宜的国际合作,各缔约国均应当根据本 国法律“考虑采取必要的措施,以便在因为犯罪人死亡、潜逃或者缺席而无法对 其起诉的情形或者其他有关情形下,能够不经过刑事定罪而没收这类财产”。

另外,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Financial Action Task Force, FATF )作为国际社会 中专门致力于控制洗钱的国际组织,其1990年提出的旨在控制洗钱的《四十条 建议》也有类似规定。

我国业已签署上述国际公约或加入相关国际组织,为遵 守上述规定,有必要在刑事诉讼法中以特别程序的方式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二,特殊性。

之所以在特别程序一编中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 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一方面原因是该程序本身注重追求诉讼效率,关 注的是如何防止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而引起的诉讼拖延和国有资 产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原因是该程序涉及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权利,易于进行救济。

因此,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 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中,我们不需 要预先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 题,也不受无罪推定、禁止双重危险等原则的约 o第三,公正性。

虽然与审判程序相比,犯罪 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 程序有一定的特殊性,但该程序仍需遵循刑事 诉讼的基本规律。

我们仍需坚持刑事诉讼程序 的基本构造,在有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时,公开 开庭审理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利 害关系人相应的上诉权。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 得的没收程序的法律依据(一)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我国刑法规定了没收制度,其中第64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

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刑事诉讼法第15条规定:对于死亡、潜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应当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已经启动诉讼程序的,应当依据不同的诉讼阶段分别作出撤销案件、不起诉、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的处理,没有规定涉案财物如何处理的问题。

第234条规定: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生效以后,有关机关应当根据判决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及其孳息进行处理,对查封、扣押、冻结的赃款、赃物及其孳息,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一律上缴国库。

(二)六机关共同制定的司法解释六机关《规定》第19条规定:“……对于在侦查、审查起诉中犯罪嫌疑人死亡,对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应当依法予以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通知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的金融机构上缴国库或者返还被害人。

”•(三)公安部制定的《规定》公安部《规定》第231条规定:“对于在侦查中犯罪嫌疑人死亡,对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应当依法予以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的,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通知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的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邮电部门上缴国库或者返还被害人。

对于冻结在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邮电部门的赃款,应当向人民法院随案移送该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邮电部门出具的证明文件,待人民法院作出生效判决后,由人民法院通知该银行、其他金融机构或者邮电部门上缴国库。

”(四)最高人民检察院制定的《规则》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则》第239条规定:“人民检察晓撤销案件时……因犯罪嫌疑人死亡而撤销案件的,如果被冻结的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应当予以没收或者返还被害人,可以申请人民法院裁定,通知冻结机关上缴国库或者返还被害人;因其他原因撤销案件的,直接通知冻结机关上缴国库或者返还被害人。

对扣押在人民检察院的犯罪嫌疑人的违法所得需要没收的,应当提出检察建议,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需要返还被害人的,直接决定返还被害人。

”(五)最高人民法院制定的《解释》最髙人民法院《解释》第294条规定:“对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因犯罪嫌疑人死亡,申请人民法院裁定通知冻结犯罪嫌疑人存款、汇款等的金融机构,将该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等上缴国库或者返还被害人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经过阅卷、审查有关证据材料后作出裁定。

”但上述规定仅是针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时已经冻结的钱款如何处理作出了规定,而且也未构建明确的程序。

因此,刑事诉讼法修改时在第五编第三章用四个条文规定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二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所适用的案件范围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0条的规定,该程序主要适用于两类案件.•第一,贪污贿赂犯罪。

主要是指刑法第八章中贪污贿赂罪中的罪名,具体包括第382条至第J96条中规定的贪污罪、挪用公款罪、受贿罪、行贿罪等。

第二,恐怖活动犯罪案件。

主要是指刑法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中的第120条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罪和第120条之一的资助恐怖活动罪的规定,而且全国人大常委会2011年也制定了《关于加强反恐怖工作有关问题的决定》,对恐怖活动的含义作了进一步界定。

第三,其他重大犯罪案件6除上述两类案件外,还包括洗钱罪、毒品犯罪等案件,但应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案情重大。

1998年5月9日的最髙人民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72条对重大犯罪作出界定,该条规定,“重大犯罪”、“重大案件”、“重大犯罪嫌疑人”的标准,一般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或者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等情形。

(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1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3)有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需要。

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没收对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0条的规定,该程序的没收对象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

此处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犯罪过程中非法获取的财物和产生的收益以及其他案件有关联的财产,包括动产、不动产、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

而且公安机关在向人民检察院递交违法所得意见书前,可以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违法所得犮其他涉案财产进行查封、扣押和冻结。

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申请没收的财产。

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阶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主要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公安机关向人民检察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0条的规定,当公安机关发现侦查过程中出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的情形且符合条件时,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的意见书并移送人民检察院。

该申请应当提供与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第二阶段是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第三阶段是人民法院审理前的公告程序。

第四阶段是人民法院的审判程序。

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管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1条的规定,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由犯罪地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居住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这里需要明确的是,立案管辖和审判管辖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没收的管辖法院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当公安机关在侦查过程中,发现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且可以适用没收程序的情形时,应当向对应的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请。

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后应按照第281条的管辖规定向相应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而不必受审判管辖的约束。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公告程序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后/应当发出公告。

公告期间为6个月。

人民法院在公告期满后对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进行审理。

设立前置的公告程序一方面是为了督促逃匿的犯罪嫌疑人归案参力口诉讼;另一方面也是便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了解案情和被没收财产的范围,同时有时间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裁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审判方式是以公开幵庭审理为原则,以不开庭审理为例外。

其原因在于:第一,没收程序是在未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定罪量刑的前提下没收其财产,公开开庭审理能够保证诉讼的公正性;第二,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1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这说明没收程序不实行独任制审判。

第三,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1条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有权申请参加诉讼,也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的,3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2条的规定,人民法院经审理,对经查证属于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除依法返还被害人的以外,应当裁定予以没收;对于不属于应当追缴的财产的,应当裁定驳回申请,解除查封、扣押、冻结措施。

因此,经人民法院审理后,应当依据法律规定作出裁定并制作相应的法律文书,对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赃款赃物,一律予以追缴;对于被告人的财物应当及时发还;对于与案件无关的财物,应当及时发还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

七、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的上诉、抗诉.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82条的规定,对于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裁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者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上诉、抗诉。

虽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是特别程序,但法律并不能因此剥夺上诉权和抗诉权,相反,赋予双方充分的救济权利是诉讼公正的内在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