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陆拾玖期_缺席判决程序和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上)——重点知识点

第陆拾玖期_缺席判决程序和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上)——重点知识点

【壹】缺席审判程序概述|「缺席审判程序的适用对象」被告人出庭的对席判决是常态,缺席审判实际是作为被告人审判时应当在场的例外性规定。

我国第一次在刑事法律中规定刑事缺席审判制度。

为了确保公正对案件范围作了严格的限制。

1.对在境外的被告人的缺席判决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以及需要及时进行审判,经最高检察院核准的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境外,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检察院认为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向法院提起公诉。

法院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符合缺席审判程序适用条件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

2.对患有严重疾病的被告人的缺席判决因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中止审理超过六个月,被告人仍无法出庭,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或者同意恢复审理的,法院可以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况下缺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

3.对死亡被告人的缺席判决被告人死亡的,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但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无罪,法院经缺席审理确认无罪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被告人死亡的,法院可以缺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

|「缺席审判程序的重大意义」1.推动司法机关积极履职,丰富惩治犯罪的手段,促进反腐败国际追逃工作。

也可以使案件得到及时的处理和及时固定证据,避免因为时间过长导致证据灭失情形的发生。

2.对外逃的犯罪分子及时作出法律上的否定评价,彰显我国的法治权威,维护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

3.在 2012 年增加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是仅针对财产部分。

2018 年修正后的刑诉法增设了缺席审判制度,是针对定罪量刑部分。

【贰】对境外的被告人的缺席审判程序|「审判管辖」1.地域管辖:犯罪地、被告人离境前居住地或者最高院指定的法院。

2.级别管辖:中级法院(原因:重大、复杂、域外,更便于与外国司法机关对接)。

3.审判组织:合议庭审理|「域外送达:保障知情权」法院应当通过有关国际条约规定的或者外交途径提出的司法协助方式,或者被告人所在地法律允许的其他方式,将传票和检察院的起诉书副本送达被告人。

传票和起诉书副本送达后,被告人未按要求到案的,法院应当开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并对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作出处理。

|「被告人权利保障」1.辩护权的行使(1)委托辩护:优先法院缺席审判案件,被告人有权委托辩护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可以代为委托辩护人。

(2)法律援助:补充被告人及其近亲属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法院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

2.救济权利(1)独立上诉权: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不服判决的,有权向上一级法院上诉。

(2)非独立上诉权:辩护人经被告人或者其近亲属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考虑到被告人在境外,立法不仅赋予被告人上诉权,还赋予被告人的近亲属独立的上诉权。

辩护人不仅可经被告人同意后上诉,还可经被告人的近亲属同意后提出上诉。

(3)抗诉权检察院认为法院的判决确有错误的,应当向上一级法院提出抗诉。

|「普通程序与缺席审判程序之间的转化」1.缺席转普通(1)审查起诉期间到案审查起诉期间,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检察院应当重新审查。

(2)报核期间到案对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报请核准期间,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报请核准的检察院应当及时撤回报请,重新审查案件。

(3)审理中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法院应当重新审理。

(4)生效后罪犯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到案的,法院应当将罪犯交付执行刑罚。

交付执行刑罚前,法院应当告知罪犯有权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

罪犯对判决、裁定提出异议的,法院应当重新审理。

依照生效判决、裁定对罪犯的财产进行的处理确有错误的,应当予以返还、赔偿。

2.普通转缺席(1)疾病因被告人患有严重疾病无法出庭,中止审理超过六个月,被告人仍无法出庭,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申请或者同意恢复审理的,法院可以在被告人不出庭的情况下缺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

(2)死亡被告人死亡的,法院应当裁定终止审理,但有证据证明被告人无罪,法院经缺席审理确认无罪的,应当依法作出判决。

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重新审判的案件,被告人死亡的,法院可以缺席审理,依法作出判决。

【叁】违法所得没收程序概述|「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法律性质」1.从性质上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并不是对被追诉人刑事责任的审判程序,而是针对违法所得和涉案财产的专门处置程序。

缺席审判程序是要对被告人追诉刑事责任的审判程序。

2.对违法所得以及其他涉案财产的没收,不必以被追诉人已经被生效判决确定有罪为前提,即使在被追诉人死亡、潜逃的情形下,也可以单独裁定是否予以没收。

刑罚执行程序中的没收财产刑,需要以定罪为前提。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特点」1.普遍性在特定类型案件中,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时,对其违法所得进行没收是国际公约的基本要求。

2.特殊性一方面原因是该程序本身注重追求诉讼效率,关注的是如何防止因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而引起的诉讼拖延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另一方面原因是该程序涉及的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财产权利,易于进行救济。

因此,在此程序中,我们不需要预先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定罪量刑问题,也不受无罪推定、禁止双重危险等原则的约束。

3.公正性该程序仍遵循刑事诉讼的基本规律,在有利害关系人参加诉讼时,公开开庭审理并赋予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他利害关系人相应的上诉权。

【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适用条件」1.跑了: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

对于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检察院可以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1)案件类型: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

(2)重大的理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以上刑罚的;案件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或者全国范围内有较大影响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

实施犯罪行为所取得的财物及其孳息,以及被告人非法持有的违禁品、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认定为“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

2.死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不限制罪名、不限于重大。

只要是有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需要追缴的,均可适用。

|「没收对象:“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实施犯罪行为所取得的财物及其孳息,以及被告人非法持有的违禁品、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认定为刑诉法规定的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

通过实施犯罪直接或者间接产生、获得的任何财产,应当认定为刑诉法规定的“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已经部分或者全部转变、转化为其他财产的,转变、转化后的财产应当视为前款规定的“违法所得”。

来自违法所得转变、转化后的财产收益,或者来自已经与违法所得相混合财产中违法所得相应部分的收益,应当视为第一款规定的“违法所得”。

|「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启动」1.侦查机关提出没收的意见(1)对于符合法定情形,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公安机关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相关证据材料一并移送同级检察院。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现有证据证明存在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应当予以没收的,公安机关、检察院可以进行调查。

公安机关、检察院进行调查,可以依法进行查封、扣押、查询、冻结。

(2)在检察院自侦案件侦查过程中,负责侦查的部门认为符合刑事诉讼法规定条件的,应当写出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连同案卷材料一并移送有管辖权的检察院负责侦查的部门,并由有管辖权的检察院负责侦查的部门移送本院负责捕诉的部门。

2.检察院对没收意见的审查和处理(1)主管部门检察院审查监察机关或者公安机关移送的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以及对违法所得没收程序中调查活动、审判活动的监督,由负责捕诉的部门办理。

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由与有管辖权的中级法院相对应的检察院提出。

(2)审查程序检察院应当在接到公安机关移送的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后 30 日以内作出是否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的决定。

30 日以内不能作出决定的,经检察长批准,可以延长十五日。

(3)处理结果检察院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制作没收违法所得申请书。

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应当提供与犯罪事实、违法所得相关的证据材料,并列明财产的种类、数量、所在地及查封、扣押、冻结的情况。

检察院经审查认为不符合刑诉法规定条件的,应当作出不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申请的决定,并向公安机关书面说明理由;认为需要补充证据的,应当书面要求公安机关补充证据,必要时也可以自行调查。

公安机关补充证据的时间不计入检察院办案期限。

(4)监督程序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应当启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而不启动的,可以要求公安机关在七日以内书面说明不启动的理由。

经审查,认为公安机关不启动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启动程序。

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在违法所得没收程序的调查活动中有违法情形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提出纠正意见。

(5)程序转换①没收转公诉:在审查公安机关移送的没收违法所得意见书的过程中,在逃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自动投案或者被抓获的,检察院应当终止审查,并将案卷退回公安机关处理。

②公诉转没收:在检察院审查起诉过程中,犯罪嫌疑人死亡,或者贪污贿赂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等重大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逃匿,在通缉一年后不能到案,依照刑法规定应当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检察院可以直接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法院在审理案件过程中,被告人死亡而裁定终止审理,或者被告人脱逃而裁定中止审理,检察院可依法另行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法院不能主动开启违法所得没收程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