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
1.质量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它要求功能、成本、服务、环境、心理等方面均满足顾客
要求,要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上述多种要素的最佳组合。
2.顾客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产品符合顾客的要求、产品不能有缺陷、产品不能出
现早期故障、产品应具有稳健性。
3.产品质量的好坏,一般主要包括4个指标技术性能指标、可靠性指标、经济性指标、安
全指标。
4.ISO9000:2000对质量的定义: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能力。
质量的含义具有与时俱
进特性,质量的基础是质量特性,各种质量特性共同构成质量。
5.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组成,包括:质量手册、质量体系程序、作业指导书、质量记录、
质量计划。
6.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包括: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
7.产品的质量指标一般可分定性和定量两种,定量又分为两种,分别是:计量型、计数型。
质量数据可通过适当的质量检测系统获得,质量数据具有两个重要特点波动性、规律性。
8.Benchmarking一种有效的组织学习方法,怎么开展Benchmarking,大致分五步:制定
Benchmarking计划、组建Benchmarking小组、信息收集、差距分析、采取改进行动。
9.衡量产品的可靠性指标有很多,主要的有四个,分别为:可靠度R(t)、失效分布函数
(故障率)F(t)、故障密度函数f(t)、故障率λ(t)。
简答:
1.朱兰质量管理三部曲
质量计划:针对特定的产品、项目或合同规定专门的质量措施、资源和活动顺序的文件质量控制:指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质量改进:消除系统性的问题,对现有的质量水平在控制的基础上加以提高,使质量达到一个新水平、新高度。
2.质量体系文件的基本组成
质量手册:规划和实施一个质量体系的主要文件。
质量体系程序:产品实现的程序和管理程序。
作业指导书:作业指导者对作业者进行标准作业的正确指导的基准。
质量记录:企业已经进入过的质量活动所留下的记录。
质量计划: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3.六西格玛管理的过程改进模式DMAIC的含义
D:定义(define) M:测量(measures) A:分析(analyze) I:改进(improve)C:控制(control)
4.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质量计划、质量数据采集与管理、质量评价与控制、质
量信息综合管理、系统总控。
5.质量管理中戴明环是指什么,主要内容包括什么?
质量控制PDCA循环,即P表示计划plan、D表示执行do、C表示检查check、A表示处理action
6.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即质量控制的对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5M1E 人(Man)机器(Machine)材料(Material)方法(Method)测量(Measurement)环境(Environment)
7.从设计质量控制的角度,产品质量的基础是什么?
标准化与定制化标准化的实质是通过制定、发布和实施标准,达到统一。
定制化服务
是指按消费者自身要求,为其提供适合其需求的,同时也是消费者满意的服务。
8.质量管理中的DPU、QFD分别是什么缩写,表示什么含义?
DPU——Distributed Processing Unit,单位缺陷数,是对质量的通用度量
QFD——Quality Function Deployment,质量功能展开
FTA——Fault Tree Analysis,故障树分析
FMECA——Failure Mode, Effects and Criticality Analysis,故障模式、影响和危害性分析
9.系统质量管理工具与方法主要包括哪几种?
标杆分析法Benchmarking 六西格玛管理
10.质量管理中典型的7种基本工具与方法:
分层法调查表直方图排列图因果图控制图散布图
根据事实、数据发言:调查表、散布图。
整理原因与结果之关系,以探讨潜伏在性的问题:因果图。
凡事物不能完全单用平均值来考虑,应了解事物均有变异存在,须从平均值与变异性来考虑:直方图、控制图。
所有数据不可仅止于平均,须根据数据的来龙去脉、考虑适当分层:分层法。
并非对所有原因采取处置,而事先从影响较大的2~3项采取措施,即所谓管理重:排列图
11.新7种质量管理的工具与方法:
KJ法(亲和图)——从杂乱的语言资料中汲取信息
系统图法——系统地寻求实现目标的手段
矩阵图法——多角度考察存在的问题,变量关系
矩阵数据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多变量转化少变量数据分析
网络图法——合理制定进度计划
过程决策程序图法——预测设计中可能出现的障碍和结果
关联图法——理清复杂因素间的关系
12.控制图的基本构成要素:样本号、质量特征值、中心线、上控制线、下控制线
13.散布图主要描述什么?分层法、排列图等都有什么用,可以解决什么类型的问题,如何
应用?
散布图:描述两种质量特征值之间修改关系的分布状态的图形,通过分析研究两种因素的数据关系,来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相关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分层法:把性质相同的问题点,在同一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纳在一起,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把相当复杂的资料进行处理。
排列图:是为寻找主要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所使用的图。
简述题
1.质量成本的基本构成。
并试述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经济性
基本构成: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外部故障成本
2.试述稳健设计(田口方法)的基本思路和主要贡献
田口的主要贡献之一是提出了质量损失函数,为选择元件品级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评价方法。
在进行参数设计和容差设计时,田口采用了内表、外表。
分别安排考察可控因素与噪声因素。
实验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以最低成本获得系统及产品的稳健性能。
以信噪比作为评价功能性的指标,用以度量质量特征的稳健程度。
田口博士稳健性设计思想,将不可控因素对系统的影响引入了实验设计当中,并通过实
验设计寻找可控因素的最佳水平组合,以便降低不可控因素对系统质量波动的影响,这是质量改进的一次重大革命。
3.质量与可靠性的关系
产品的质量指标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它包含了可靠性指标
产品的可靠性是其质量的一部分,而且是核心内容
产品的可靠性研究是质量管理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
4.苛可靠性的基础理论和可靠性的专业技术都包括什么?
可靠性的基础理论:可靠性数学、可靠性物理、可靠性管理
可靠性专业技术:可靠性设计、可靠性试验、维修性设计
5.结合ie专业技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认识、对QA职务与职责的认识、对提高产品可靠
性的意义等阐述。
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意义是:提高产品质量;改善产品设计;加速生产流程;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改进产品售后服务;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降低经营质量成本;减少经营亏损;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QA,质量保证。
QA对企业内部来说是:全面有效的质量管理活动;对企业外部来说则是:对所有的有关方面提供证据的活动。
QA就是包括制造企业各个部部门的组成的一个保证生产高质量产品的一个系统。
提高产品可靠性,既是提高产品安全性的基础,也是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