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拱安全技术交底
6、混凝土养护及整修
模筑混凝土衬砌应根据不同地段承压情况,混凝土强度分别达到设计强度的100%、70%及8MPa时方可拆模。
电缆沟、清水沟侧壁、底板均采用 C30 混凝土现浇,盖板采用 C30 混凝土预制安装,污水沟采用 C30 混凝土现浇。排水沟每 50m 设检查口,检查口处设污水沟,调平层采用同标号混凝土预制,预制污水沟应做标记,方便检修;检查口盖板与污水槽应错缝安装。
10、工程完工后,及时进行现场彻底清理,达到使用完立即恢复符合环境保护及水土保持规定的要求。
2、防水沿隧道全长在初期支护与二次衬砌之间设置400g/m2无纺土工布。
3、隧道内施工缝设置中埋式遇水膨胀止水条,变形缝设置橡胶止水带,二次衬砌混凝土抗渗等级不低于P8。
4、明洞段衬砌采用外贴式两布一膜防水层,洞顶回填并设置粘土隔水层,洞顶设截排水沟,防止雨水对坡面及洞口的危害。
5、为了在运营期间便于对纵向排水管定期采用管道疏通机及时疏通防止堵塞,在二次衬砌墙脚每隔50m设置检查井。为了便于维修行车道边缘排水沟,沿纵向每隔50m设一处沉淀检查井。
二、准备工作
防水层铺设前,喷射混凝土厚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认真清扫喷层上的所有杂物,喷层上锐利棱角,附着的大颗粒石子及突出部位均应敲掉和凿除,凿除后的刃角亦应敲平。对穿出基层的金属构件,如钢筋头、锚杆头等,应切除并用砂浆抹平,不能切除的金属构件,如锚杆头等,必须采用砂浆抹成圆弧,其圆弧半径应大于30cm。
二、质量、职业健康及环保措施
1、施工前检查机械状态、数量,确保正常使用,现场备用1台发电机,防止大电停电。
3、严格执行三检制度,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5、多余或不合格砼妥善处理,硬化或倒至指定地点。
7、施工人员必须配备相关的劳保用品(如手套、安全帽、口罩等),保障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
8、设废水处理池,不将有害物质和未经处理的施工废水直接排放,避免污染环境。
表3-1衬砌与掌子面安全距离表
围岩级别
Ⅴ
Ⅳ
Ⅲ
衬砌与掌子面距离(m)
70
90
120
一、钢筋施工
1、施工准备
二、衬砌混凝土施工
3、混凝土搅拌
拌和站采用电脑控制并同步电子自动计量系统,混凝土搅拌严格按设计配合比计量拌和,配合比设计在满足设计强度、耐腐蚀、耐久性、和易性的要求和合理使用材料和经济的原则下,计算与试验相结合,采用质量法设计。
三、纵、横、环向排水管施工
划线时注意盲管尽可能走基面的低凹处和有出水点的地方;排水管用无纺布包裹,防止泥砂、喷混凝土料或杂物进入堵塞管道;纵向排水管用防水卷材半裹,使从上部下流之水在纵向排水管位置尽量流入管内;隧道同一断面只能铺设一道半圆排水管,避免造成初期支护出现薄弱断面或薄弱带。排水管尽量与初支密贴;施工中三通管留设位置准确,接头应牢固;排水管无泥砂、喷混凝土料或杂物堵塞,泄水孔通畅。
焊缝的有效焊接宽度不小于 1.5cm,不得焊焦焊穿,焊缝必须用气压泵打压检查,检查气压为 0.25MPa,15 分钟的压力下降值在 10%以内为合格,否则应查找漏点及时修补;短接缝及损坏修补用手动焊接,焊缝用平口螺丝刀沿焊缝外边缘检查是否有虚焊、漏焊,一经发现立即修补;修补破损处,先取一小块防水板,除尽两防水板上的灰尘后,将其置于破损处,然后用手动电热熔器熔接。
六、安全保障措施
一、技术保证措施
2、仰拱和隧底填充分开灌筑,并有一定的时间间隔,等仰拱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上时,再进行隧底填充。
4、混凝土内部开始降温以前及混凝土内部温度最高时不得拆模。一般情况下,结构或构件芯部混凝土与表层混凝土间的温差,表层混凝土与环境间的温差大于20℃时不宜柴米。气温急剧变化时不宜拆模。在环境温度低于0℃时不宜拆模。在炎热干燥季节,应采取逐段拆模,边拆边盖的拆模工艺。
测量放样→新旧混凝土接触面凿毛处理→安装钢筋网→预埋管道安装→台车前行、调整就位、固定→浇筑混凝土→覆盖→洒水养护。
1、水沟电缆槽施工缝同主体结构相同,电缆槽台车长 12m 两侧采用木模封端。
2、移动台车到位,对准中线,两侧抬起到标高线进行固定封端。
3、待达到强度脱模,两侧进行凿毛。电缆槽、沟身盖板采用φ10 和φ12 的钢筋,混凝土采用 C30 混凝土尺寸必须符合要求。表面光滑平整。
2、仰拱超前拱墙二次衬砌,其超前距离保持 3 倍以上衬砌循环作业长度。
3、底板、仰拱的整体浇筑采用防干扰作业平台保证作业空间;仰拱成型采用浮放模板支架。
四、仰拱安全步距
表1-4-1仰拱与掌子面安全距离表
围岩级别
Ⅴ
Ⅳ
Ⅲ
仰拱与掌子面距离(m)
40
50
120
二、防排水施工
一、隧道防排水设计
1、隧道防排水设计遵循“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形成完整的防排水体系,使隧道建成后达到洞内基本干燥的要求,保证结构和设备的正常使用及行车安全。在地下水发育且水文环境有严格要求的隧道,应采取“以堵为主、限量排放”的原则。
昆明(岷山)至楚雄(广通)高速公路扩建工程
安全技术交底表
施工单位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合同段
TJ-6标
交底级数
三级
编号
交底负责人
职务
技术主管
被交底对象
隧道一队
被交底人数
交底内容
法堂寺2#隧道出口仰拱、二衬
交底时间
2020.3.5
安全技术交底
为保证施工安全,仰拱混凝土应及时施作,支护尽早闭合成环,整体受力,确保支护
3、施工控制要点
六、止水带、止水条施工
Ⅰ. 橡胶止水带定位孔不得现场制作,必须在厂家加工成带定位孔的成品。
Ⅲ.浇筑二次衬砌砼时,加强砼振捣,排除止水带底部气泡和空隙,使止水带和砼紧密结合。
Ⅰ. 台车端部的挡头模板安装时,须预留安装止水条的沟槽。
Ⅲ.止水带、止水条施工控制要点
本隧道正洞采用复合式衬砌,二次衬砌采用C30防水钢筋混凝土。衬砌与掌子面安全距离见表3-1,全液压衬砌台车结构图见图3-2。
1、铺设土工布
2、铺设防水板
防水板铺设采用专用台架。防水板采用无钉铺设,与固定土工布的射钉垫圈进行焊接固定,松紧适度,并留有余量,保证防水板与初期支护密贴,表面应保证圆顺。
防水板接缝应与混凝土施工缝错开 0.5m 以上。
防水板的搭接长缝用自动焊机焊接成双焊缝,搭接宽度不小于 12cm,焊缝严密,单条
4、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采用混凝土输送车运输。运输施工要点:
混凝土在运输中应保持其匀质性,做到不分层、不离析、不漏浆。运到灌筑点时,要满足坍落度要求。从搅拌机卸料到灌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不超过120分钟。
5、混凝土灌筑
混凝土自模板窗口,由下向上,对称分层,先墙后拱灌筑,倾落自由高度不超过2.0m。因意外混凝土灌筑作业受阻不得超过2个小时,否则按施工缝处理。衬砌混凝土施工均为机械振捣,插入式振动棒和附着式振捣器振捣密实,并避免碰撞钢筋、模板、预埋件、止水带或止水条等。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50mm左右。
4、盖板安装前对基座进行检查,对不合格的地方进行修凿或者砂浆找平。
五、附属洞室、预埋件
对隧道内的各种预埋(留)管件,施工时按图纸所示的位置准确设置。管件预埋施工前,仔细检查核对其名称、规格,在确认无误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浇筑洞身二衬混凝土时应采取措施确保预埋管件牢固不移动,混凝土不得进入预埋管内;浇筑混凝土以及拆模时均不得对预埋管造成损坏。
6、围岩破碎、富水、宜坍塌地段以及岩溶发育存在突水、突泥可能的地段应采取注浆加固围岩,并采取分区防水措施。
7、路面基层排水:为了防止路面底层地下水上升到路面影响行车安全、由于排水不畅而长期潜伏于路面下破坏路面结构,在路面整平层下设置了网格式盲沟以排除隧道路面下部渗水(积水)。横向每5m一处(有仰拱处设置在施工缝及变形缝处),在地下水丰富地段可适当加密设置。
结构稳定。开挖完成后清除底部积水、杂物、废渣等,保证脚趾拱架无杂物,准备进行仰
拱钢架支护。脚趾与仰拱连接部位采用焊接,接头四周必须满焊,且焊接质量要符合规范
要求。待喷锚支护全断面施作完成后,根据围岩收敛量测结果,拆除临时支护,开挖并灌
筑仰拱及填充混凝土,一次灌筑仰拱混凝土长12m。仰拱填充采用C15混凝土。
为保证施工质量,仰拱混凝土进行全幅整体浇筑,同时解决出碴、进料运输与仰拱施
工干扰及仰拱混凝土在未达到要求强度之前承受荷载的问题,采用仰拱栈桥进行施工,本
隧道选择采用 3 根 H40*40cm H 型钢左右焊接为一组,栈桥每边采用一组,顶部用Φ22 螺
纹钢筋连成整体的结构形式。
二、仰拱混凝土施工工艺
1、施工前,将隧底虚碴、杂物、泥浆、积水等清除,并用高压风将隧底吹洗干净,超挖采用同级混凝土回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