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 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
每小题 2分,共50分)1. 钟乳石能够由小长大,但钟乳石不属于生物,这是因为A. 钟乳石的生长速度极慢,有的几百年才长一厘米B. 钟乳石不能自由运动C. 钟乳石不能合成有机物供自己应用D. 钟乳石不能进行新陈代谢,也不具有其他生物的基本特征2. 沙漠狐的耳朵很大,有利于散热,而北极狐的很小,毛也很多,有利于保温。
导致它们形 体差别的最重要因此,你认为是:A.阳光B.水分3. 久置空气中的烤面包片,难以生出霉菌 A.温度B.光照下列哪个区域不属于生物圈的范围(8.黄山迎客松的探伸姿态是受下列哪种因素影响的结果 ()A .情感B .风C .湿度D .温度9. 蚯蚓生活在潮湿、疏松、富含有机物的土壤中,而蚯蚓的活动又能改变土壤,提高土壤的 肥力一一这说明()A .生物能适应环境,并能主宰环境B .生物能适应环境,环境能适应生物C .生物只能适应环境,不能影响环境D .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10. 发现DNA 双螺旋结构的科学家是() A .达尔文B .哈维C .林奈D .沃森和克里克C.空气D.温度这主要是什么因素影响了霉菌的C.空气D.水4. 5.6. A .大气圈的上部 B .大气圈的底部 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 .一片农田B .一块草地C .整个水圈D .岩石圈的上层C . 一片森林(D .一群羊在下列影响兔子生存的环境因素中,哪种不属于非生物因素 A .阳光B .温度C .狼D .水7.某高山植物沿高山分布,从山脚到山顶依次为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高山 草甸。
决定这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 .阳光B .水分C .温度D .海拔高度11. 现代生物学研究的重要方法是()A .调查法B .实验法C.比较法 D .观察法12. 为确保实验结果的科学性,影响实验的其他因素应()A •相同B •不同C•相似 D •随意13.下列除哪项外,都是生命特征的表现( )A •蜻蜓点水B •种子萌发C •森林着火D •人的呼吸14.人类在生物圈的地位是A •统治者B •改造者C •认识并改造其他生物D •与其他生物平等的15.遗传物质的载体是一种叫DNA 的有机物,DNA 主要存在于下列哪个结构里面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6.在植物细胞中,控制物质出入细胞的结构是A •细胞膜 D •细胞壁 C •细胞质 D •细胞液17.切开熟透的西瓜时,有红色的汁液流出,这些汁液主要存在于细胞的A .细胞核里B .细胞膜里C.液泡里 D .细胞壁里18.制作临时装片时,正确的盖盖玻片的方法是A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轻轻盖上B .将盖玻片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快速盖上C .将盖玻片放在载玻片上,推向中央D .将盖玻片迅速盖在载玻片上19. 一台显微镜有两种目镜(10X, 20X),有两种物镜(4X, 10X)O当我们在使用10X 的目镜和10X 的物镜观察时,可以观察到视野中有6个细胞;此时如果调换成20X的目镜和4X的物镜来进行观察,在视野中可能看到的细胞数目为A. 3 个细胞 B . 4 个细胞C . 5个细胞D . 7 个细胞20. 下列可以调整光线强弱的是A .遮光器和载物台B .反光镜和通光孔C.遮光器和反光镜 D .反光镜和镜臂21. 对光以后,从目镜中看到的视野应该是A .有直接阳光的B .白亮的C.暗灰色的 D .黑暗的22. 显微镜的视野中,发现物像位于右下方,要想使物像移至视野中央,应向( )方向移动玻片标本。
A .左上方B .左下方C.右上方 D .右下方23. 在玻片上有一“ 9b”字母,则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应该是A. 9bB. q6C. 6qD. b924. 当你发现显微镜镜头不清洁时,除去污物的正确方法是A .用纱布擦B .用手擦C.用纸巾擦 D .用擦镜纸擦25. 显微观察时,对好光、调节后,在视野中已经看到观察物的物像,为了便物像更加清晰,应该微调A .粗准焦螺旋B .细准焦螺旋C.光圈 D .物镜2006~2007学年七年级生物第一次月考试卷答题卷班级 _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二、非选择题 (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50分)26. ( 8分)请将左右两列中相关联的内容用线段连接在一起 27. ( 4分)右图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⑴ _______ (填甲或乙)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相同的结构是:B 、 ______________C 、 ______________D 、 ______________ 28.( 2分)生物界千姿百态,生 物种类极其繁多,个体差异很大。
除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 _______________ 。
29.(4分)所谓生命现象,是指生物个体所具有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现象。
30.(2分)我们在进行科学探究中,设计实验方案中一般只设设置 _________ 实验。
这样才能保证、实验结果是由你所确定的实 验变量引起的。
31 .( 2分)用下列四种不同的显微镜镜头组合来观察洋葱表皮 细胞装片(1 )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最少的是: _______________ 。
(2)观察到的个体细胞面积最小的显微镜是 _____________ 32. ( 4分)分析下面的资料,回答问题。
⑴中国有高等植物 3万余种,其中在全世界裸子植物 15科850种中,中国就有10科,约250种,是世界上裸子植物最多的国家。
中国有脊椎动物 6347。
占世界总数的近 14%。
(2)中国是水稻和大豆的原产地, 品种分别达5万个和2万个。
中国是世界上家养动物品种和类群最丰富的国家,共有1938个和类群。
⑶中国具有地球陆生生态系统如森林、灌木丛、草原、荒漠、高山冻原等各种类型,由于不同的气候 和土壤条件,又各为各种亚类型 559种。
问题:A 、以上资料从 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个方(1)、老虎吃野猪合作关系 许多蜜蜂在酿蜜 竞争关系 田里的水稻与杂草 捕食关系 (2)、动物的取食排泄 蘑菇由小长大 繁殖 人体的排汗 应激性 植物的开花结果营养 向日葵朝向太阳生长乙_________ 外,绝大多数生物体结目镜物镜 A 15 X 40 X B 10 X 40 X C 10 X 10 X D15 X10 X甲_________ 变量因素,对每个变量因素应该面说明了中国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B、中国的水稻有5万个品种,这是因为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也是___________________ 的。
3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分)地球上的生态系统类型是极其复杂多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请你再列举出两个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34. (6分)1665年英国物理学家Robert Hooke将软木切成薄片,放在自己制造的放大140倍的光学显微镜下面,发现软木薄片上有许多蜂窝关的小室,他称为cell(细胞),从此人们对生物体结构的认识进入到细胞这个领域。
(1) 根据显微镜结构图回答:用来调节光线强弱的结构是[7] ;转动时,镜筒的升降范围较大的结构是[9] ;接近观察物的镜头是[4] ;取显微镜时,握镜的部位是[12] 。
(2) 当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时,视野有时会就暗,原因是:________ (2分)35. (5分)海鲜馆里有一道菜叫“西施舌(一种软体动物)炒九层塔(一种香料植物)”。
媒体九层塔含有黄樟素。
①小明认为微量黄樟素会导致癌症②于是,他准备了两组老鼠,一组长期喂含有微量黄樟素的食物,另一组喂正常的食物;③一年后,两组老鼠都没患癌症。
(1 )上文①应属于科学探究方法的哪一步。
答: 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实验结果不符合假设时,说明假设可能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 步骤采用的是科学探究活动中常用的对照实验。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探究的方法很多,请写出两种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 。
36. ( 10分)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
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
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某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
(1) 提出问题:鼠妇会选择阴暗的环境吗?(2)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
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 两种环境。
该实验的变量是 _______________ 。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________ (填: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 (4) 分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 _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___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在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