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
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2.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作出反应的是()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C.蘑菇从小长大D.雏鸡破壳而出3.生物既能影响环境,又能适应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蚯蚓能疏松土壤D.仙人掌的叶变成了刺状4.下面关于细胞知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B.DNA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C.从水果中榨出的果汁主要来自液泡D.植物体所有细胞中均含有叶绿体5.某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存在如图所示的食物关系,该食物网的消费者中,哪种生物灭绝一定会导致另一种生物灭绝()A.乙B.丙C.丁D.己6.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A.在洁净的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B.把牙签上附着的碎屑均匀地涂抹在液滴中C.先用碘液染色,然后盖上盖玻片D.将观察到的物像绘图后,发现不够美观,作了修改7.下列叙述中,不属于细胞分裂范围的是()A.细胞质平均的分成两份B.细胞核平均的分成两份C.液泡渐渐胀大,几个液泡并成为一个液泡D.细胞内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8.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一个受精卵能发育成复杂的生物体.生物体之所以复杂,主要是下列哪一生理过程在起作用()A.细胞的成熟B.细胞的分化C.细胞的生长D.细胞的分裂9.使植物叶片呈现绿色和花瓣呈现红色的细胞结构分别是()A.液泡叶绿体B.叶绿体液泡C.液泡线粒体D.叶绿体叶绿体10.如图为某生态系的食物网简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图中数量最少的消费者是鹰B.该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C.杂食性的鸟与昆虫之间只有捕食关系D.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11.下列有关细胞分裂描述正确的是()A.在细胞分裂时,染色体会进行复制B.刚分裂出来的子细胞与母细胞体积相同C.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质先一分为二D.所有细胞生长到一定程度后都可以再进行分裂12.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
由此可见“筋”属于()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13.要将如图所示显微镜下的视野从“甲”变为“乙”,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①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②向右上方移动装片③向左下方移动装片④转动细准焦螺旋⑤转动粗准焦螺旋A.②①⑤B.③①⑤C.②①④D.③①④14.下列关于草履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活在水中B.由一个细胞构成C.不需要从外界获取营养物质D.能独立完成各项生命活动15.有一种叫蜈蚣草的植物,它具有不定根、地下茎,在叶背面有孢子囊.据此可以判断该植物属于()A.藻类植物B.苔藓植物C.蕨类植物D.种子植物16.如图表示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基本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两种种子的营养物质都储存在④中B .两种种子结构的区别之一是④的数量不同C .在玉米种子的纵切面上滴加碘液,变蓝的结构是③D .两种种子中新植物的幼体都由①②③④⑤组成17.下列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说法中,最为确切的是( )A .蚯蚓能增加土壤肥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生物因素是指不同种生物间的相互作用C .生物不仅能适应一定的环境,而且能影响环境D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是各种非生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18.下表是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环境条件的部分实验方案和结果,其中不能作为对照实验的是( )装置编号种子所处环境 实验结果 ①加适量的水,置于温暖处 萌发 ②不加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③ 加适量的水,置于冰箱保鲜室未萌发④ 加过量的水,置于温暖处 未萌发 A .①与②、①与③ B .①与②、①与④ C .①与③、①与④ D .②与③、③与④19.下列有关植物胚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胚是种子植物所特有的,能抵抗干旱等不良环境B .胚是被子植物所特有的,裸子植物种子内无胚C .单子叶植物胚内含大量胚乳,双子叶植物则无D .胚都由胚根、胚芽、胚轴、子叶四部分构成20.一颗花生果实里有2个种子,那么,在形成这颗花生果实的过程中共需要精子、胚珠和子房的数目分别是()A.2、2、1B.2、1、2C.4、1、2D.4、2、121.早春时节,海棠叶片还没有完全长出,却可以开出娇艳的花朵。
请推测这些花瓣中有机物的主要来源()A.花瓣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B.根从土壤中吸收并运输到花瓣的C.树皮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的D.叶在上一年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22.在“验证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中,实验材料是金鱼藻。
或许有同学认为金鱼藻是藻类植物,其实在植物学分类上金鱼藻属于被子植物。
判断的主要依据是()A.金鱼藻有根、茎、叶的分化B.金鱼藻有种子C.金鱼藻有发达的输导组织D.金鱼藻有果实23.取一盆银边天竺葵(边缘无叶绿素),选取一叶片做如图所示的处理,你认为利用该叶片可以探究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实验有()①光合作用产生淀粉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③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④光合作用需要光⑤光合作用需要叶绿休.A.①④⑤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⑤24.日常生活中,人们采取的下列措施与其目的不一致的是()A.水淹后的农田要及时排涝﹣﹣促进根部的呼吸作用B.为道路边的绿化树剪枝﹣﹣降低绿化树的蒸腾作用C.利用冰箱冷藏新鲜蔬菜、水果﹣﹣降低蔬菜、水果的呼吸作用D.园艺工人在移栽树苗时去掉部分枝叶﹣﹣降低移栽树苗的蒸腾作用25.用水草进行实验的装置如图,定时记录试管顶端的气体量,本实验主要研究()A.光照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B.水温对光合作用速率的影响C.水量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D.光照对呼吸作用速率的影响26.植物的生命活动有多种,相互之间是有联系的。
下列相关判断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来自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根吸收的水分中,95%以上被光合作用利用C.叶的蒸腾作用强度会影响水和无机盐的运输D.叶片上气孔的开放程度会影响植物的气体交换27.如图为叶片的横切面结构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输送营养物质的结构是③叶脉B.结构②和④都属于营养组织C.⑦的细胞核是该细胞的控制中心D.结构④的细胞中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线粒体28.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植物的生长所需水量相同B.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片发黄C.同一植物不同时期所需水量相同D.植物生长只需含氮、磷、钾的无机盐29.如图是绿色开花植物的某些生理过程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a表示根对水分的吸收,吸收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成熟区B.b表示水分由导管从低往高运输,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C.c表示水分的散失,“门户”是气孔D.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途径是:大气→自然降水→植物根系→植物茎叶→大气30.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
我们必须保护生物圈。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过快增长不会带来自然资源匮乏问题B.对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可减轻环境污染C.生物资源无需保护就能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D.多利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不能缓解空气污染二、非选择题(40分)31.(10分)(1)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植物、动物和人类生命活动的基础,请仔细思考,回答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①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是;②生命活动都需要动力,请问为光合作用提供动力的是。
(2)有胃病的人会出现胃痛、胃痉挛,甚至胃出血等症状,这些说明胃可能有哪几种组织?①胃痛说明可能有组织;②胃痉挛说明可能有组织;③胃出血说明可能有组织。
32.(10分)(1)甘肃省的平凉是农业部划定的全国苹果生产最佳适宜区,红富士系列苹果个大、色艳、硬度大、糖分高、耐贮存,深受消费者青睐;一个苹果属于器官,苹果中的果皮是由花的(结构)发育而成的。
(2)如图,a、b为小明在同一台显微镜下,使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和物镜组合后看到的同一装片的两个不同视野,请据图分析回答:组合顺序目镜物镜15×4×210×16×①视野a应是小明使用表中组合序号观察到的结果。
②视野a的左上方存在一些污点,小明转动目镜时,污点不动,移动玻片后,污点仍在原处,请你帮小明判断,污点最可能出现在上。
③小明发现视野b效果不理想,他想重做一张装片,则在重做相同类型的装片时,小明应特别注意以下哪一步骤的操作,才能避免出现视野b中的不理想现象(填字母)。
A.取样B.涂抹C.盖盖玻片D.滴稀碘液33.(10分)如图为菜豆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结果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胚的组成包括(选填甲图中的序号),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其将发育成图乙的植株,在此过程中,营养物质来自图甲中的[]。
(2)种子萌发时最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③]。
(3)结构[⑧]主要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它是由图甲中的[]发育而来的,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通过结构[⑦]中的向上运输。
(4)绿色植物体内水分散失的“门户”是结构[⑥]中叶片上的。
(5)结构[⑥]能进行作用,此过程能制造出有机物,同时吸收大气中的,释放氧气,对维持生物圈中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6)图甲所示的种子能吸入氧气分解,为其萌发提供能量。
34.(10分)西瓜以其独特的自有的风味特色,夏天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喜爱,请据下图回答有关问题:(1)西瓜的一生需水较多,其吸收的水分主要通过叶片上的散失到体外。
(2)西瓜果实肉质嫩甜,爽口解渴。
如图一是它的一个叶肉细胞,果肉中的糖类等有机物最初都是在图一中的[]中合成的。
(3)种植西瓜需合理密植(如图二),这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
(4)农民要把西瓜的种子晒干,低温贮藏,其原理是。
(5)将幼小的“圆”西瓜套上方形筐,培育出了“方形”西瓜(如图三),从生物的结构层次上看,它属于。
参考答案一、CBDDB BCBBC ABDCC BCDDD DDABB BDBDB二、31.(1)①叶;②光(2)①神经;②肌肉;③结缔。
32.(1)生殖器官;子房壁;(2)①2;②物镜;③C33.(1)①②③④;②;(2)胚根;(3)③;导管;(4)气孔;(5)光合;二氧化碳;碳﹣氧;(6)有机物34.(1)气孔;(2)③叶绿体;(3)光合作用;(4)抑制呼吸作用;(5)器官。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A.煮熟的鱼B.冬眠的蛇C.恐龙化石D.珊瑚2.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影响着环境,下列现象只能够体现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大树底下好乘凉B.鱼类迴游C.春风又绿江南岸D.蚁穴溃堤3.紫薇树又叫痒痒树,用手轻碰树干,树叶会动,这是体现生物的哪个特征()A.生长B.繁殖C.营养D.应激性4.在“响尾蛇是如何跟踪它放走的猎物”的实验方法研究中,设计一只没有被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的目的是()A.起重复实验的作用B.研究响尾蛇对老鼠体温的反应C.研究响尾蛇对死的老鼠是否袭击D.与响尾蛇袭击过的死老鼠进行对照5.以下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科学知识不对应的是()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生物的变异现象B.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生物间的食物关系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自然界的物质循环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温度影响植物开花6.“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提出山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前提,下列不属于科学问题的是()A.大雁何时南飞B.鼠妇喜欢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C.哪种月季漂亮D.菜青虫喜欢食用哪种绿色植物7.深秋季节,临朐石门坊呈现出“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景,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逐渐变为红色B.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花靑素增多,液泡中的叶绿素减少C.温度降低,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减少,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D.光照变弱,叶绿体中的叶绿素不变,液泡中的花青素增多8.打开你的影集,你会发现现在的你比童年的你长大了许多,你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吗?()A.细胞分裂、生长和分化的结果B.细胞分裂、生长的结果C.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D.细胞分裂、分化的结果9.一株玉米生长旺盛时,一天要从土壤吸收几千克的水,其中大部分水的去向是()A.合成其他物质B.储存在植物体内C.作为组成植物体的成分D.通过蒸腾作用散失10.先用显微镜的10倍目镜和10倍物镜观察细胞,然后换上40倍的物镜继续观察,其结果是()A.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减少B.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减少C.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增多D.视野变亮、细胞数目增多11.在利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结构时,小莉同学发现视野太暗,想调节一下.请你告诉她与调节视野明暗程度无关的是()A.反光镜B.光圈C.镜头D.通光孔12.海带中含有大量的碘,但活的海带仍然能够继续吸收海水中的碘元素,这一现象主要与海带细胞中的哪个结构有关()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13.济南奥体中心在设计理念上,吸收市树“柳树”,市花“荷花”的视觉元素,形成了“东荷西柳”气势恢弘的建筑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