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推荐-现代设备管理模式1 精品

推荐-现代设备管理模式1 精品


设备综合管Hale Waihona Puke 的特点1、设备综合管理的目标
设备综合管理的目标是充分发挥设备效能和投资效 益,设备寿命费用最经济和设备综合效率最高。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Life Cycle Cost略写LCC)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是指设备从规划开始,经过设计、制 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改造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 时间所发生的全部费用。设备寿命周期费用
设备维修管理
设备维修管理的概念
设备维修管理是设备维护保养、设备检查、 设备修理等方面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 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工作内容。
设备修理方式
1、事后修理 2、定期修理 3、强制性修理 4、检查后修理 5、状态监测修理
设备维修计划
维修管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就是编制设备维 修计划和对整个作业计划进行控制。
寿命周期费用是由设置费(自制设备:设置费指研究开 发费、设计费、制造费、试运行费等;外购设备:设置费指 购置费、运输费、安装调试费等)和维持费(指能耗费、人 工费、维修费、后勤支援费和报废拆除费等)组成。
设备的综合效率
以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获得大的产出的设 备,才是经济效益好的设备。
设备的综合效率是用产量P、质量Q、成本 C、交货期D、安全S、劳动情绪M等六方面指 标来评价的,在实际运用时,是用费用效率 (指设备系统所获得的系统效果与寿命周期费 用的比值)来评价的。
5、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策略
四、基于风险的检测RBI (Risk-Based Inspection)
1、RBI产生背景 2、企业实施RBI的目的
3、RBI是对定期检测的挑战
4、RBI的定义 5、RBI的实施
6、RBI软件介绍
设备综合管理定义
设备综合管理就是根据企业生产经营 的宏观目标,通过采取一系列技术、经济、 管理措施对企业主要生产设备的规划、设 计、制造(或选型、购置)、安装、调试、 使用、维修、改造、更新直到报废的一生 全过程进行管理,以保持设备良好状态并 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素质,保证设备的有 效使用和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润滑管理的目的和内容 润滑管理的目的是:防止机械设备的摩擦副异常
磨损,防止润滑油(脂)、液压油泄漏和摩擦副间进 入杂质,从而预先防止机械设备工作可靠性下降和发 生润滑故障,已提高生产率、降低运转费用和维修费 用。
润滑管理的内容是:运用摩擦学原理正确实施润 滑技术管理和润滑物资管理
润滑管理的实施
1、建立健全润滑管理的组织机 构
设备润滑管理技术人员的任务
• 研究新设备的润滑装置和润剂 • 改进现有设备的润滑装置和润
滑剂 • 合理选用润滑剂,实现标化、
少品种化 • 润滑经济管理 • 人员培训
计算机辅助设备润滑管理
信息系统设计思想 体现“按质换油” 油品的状态与设备状态相互关联
信息系统的功能设计 建立设备润滑档案 建立主要设备的油品状态信息库 自动生成主要设备的油品可用、不可用、处理 后使用等结论 建立主要设备润滑故障分析系统 编制设备清洗换油计划 编制油品的年度需求计划
2、制订并实施设备润滑管理的 规章制度
3、作好润滑管理的具体工作
提倡“按质换油”取代“按 时换油”
润滑管理主要规章制度
设备管理部门润滑技术人员工作职责; 润滑总站工作职责; 供应部门工作职责; 润滑班组工作职责。
设备润滑管理标准
(企业标准)
润滑工作管理的工作内容; 润滑工作管理体制及人员配备; 设备润滑的“五定”及“三过滤”; 设备清洗换油(计划)编制、间隔期、 工艺要求、注意事项; 润滑油取样规定; 设备润滑用油的定额管理; 润滑油料的回收和废油回收; 润滑装置的管理。
1、合理配置设备 2、按设备技术性能合理的安排生产任务 3、加强工艺管理 4、保证设备相应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
设备的使用管理
1、正确合理的使用设备 2、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管理规章制度 3、配备设备管理人员,以检查、督促设备合
理使用
设备维护管理
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三级保养制”是指以操作者为主,对设备进行以 保为主、维修并重的强制性维修制度。 1、日常维护保养(简称日保) 2、一级保养(简称一保) 3、二级保养(简称二保)
设备的区域维护
设备的区域维护是指维修工人承担一定生产区域 内的设备维修工作,并与操作工人共同做好三级保养、 巡回检查等工作,还负责完成管区内的设备完好率、 故障停机率等考核指标的完成。
设备点检制度
设备点检是指在设备运行中,对影响设备正常运 行的一些关键部位(即“点”)进行管理制度化、操 作技术规范化的检查维护工作。
CE SE LCC
2、用系统工程观点来研究设备管理;
(1)设备管理是企业管理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
(2)设备管理子系统与生产、技术、质量、财务 等企业管理子系统密切相关;
(3)设备管理要对设备一生进行管理。
3、设备综合管理是从工程技术、经济财务、 组织管理三个方面对设备进行管理;
4、应用计算机进行设备信息管理是实现设备 综合管理不可缺少的手段。
设备前期管理
主要内容
设备前期管理是从规划到设备运行初期管 理的若干阶段的管理工作。
设备前期管理的职责分工
1、规划和高级决策部门; 3、设备管理部门; 5、安全与环保部门; 7、生产管理部门; 9、质量检测部门。
2、工艺部门; 4、动力部门; 6、基建管理部门; 8、财务部门;
设备的使用管理
正确合理使用设备的前提
现代设备管理模式
目录
一、设备综合工程学(Terotechnology)
1、定义和特点
2、设备前期管理
3、设备的使用和维修管理
4、设备的更新和技术改造
二、全员生产维修(TPM)
1、概述
2、改善提案活动
3、自主保全活动
4、效率 最大化活动 5、TPM的推进
三、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RCM)
1、产生背景 2、定义 3、逻辑步骤 4、故障后果的评价
1、点检分类
日常点检、定期点检、专项点检
2、点检的主要环节
(1)确定检查点 (2)确定点检项目 (3)制定点检的判定标准 (4)确定点检周期 (5)确定点检的方法和条件 (6)确定点检人员 (7)编制点检表
设备润滑管理
用摩擦学来指导设备润滑管理
1、摩擦学是一门信息、边缘而又在发展中的学科 2、摩擦学的研究内容 3、用摩擦学来指导设备润滑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