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水源地保护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第1章总论 (2)第2章概述 (6)第3章工程设计 (11)第4章专篇设计 (16)第5章工程管理实施及建设进度 (19)第6章投资估算和社会效益分析 (21)第7章结论和建议 (26)第1章总论1.1项目背景1.1.1项目名称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1.1.2建设单位索伦镇政府1.1.3编制依据A、科右前旗索伦镇总体规划图(科右前旗规划局、索伦镇人民政府);B、《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2006年;C国务院颁发【2005】39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2005年12月31日)D、《饮用水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国家环保局、卫生局、建设局、水利部、地矿部);E、《科右前旗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F、《科右前旗索伦镇饮用水水质检测报告》;G、索伦镇给水水源位置地形图(1∶5000);H、索伦镇镇区地形图(1∶5000)。

1.1.4工程背景按照环境保护优先基础设施现行的原则,在科右前旗发改委的协调下,自治区发改委对索伦镇供水项目初步设计给予批复,工程总设计规模3000㎥/d。

经过几年的建设,该供水工程已实现向索伦镇生产和生活供水。

但是随着城镇的快速发展,供水水源地周边人口聚集,水源地环境受到破坏,水源水质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

近几年,全国范围内由于水源污染造成的事故频繁发生,给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恐慌。

各省市自治区及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务院已经批准《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这对于科右前旗水源地的保护尤为重要。

根据国务院批准的《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索伦镇政府委托科右前旗环保局和水利局对索伦镇供水水源地饮水安全和污染防治项目进行认真调查和研究,以强化污染防治为重点,加大环境保护工作的力度,对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进行了划分。

水源地治理后,水质要全面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50-85),切实保护人民的生活需求和身体健康,也为索伦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发展以及经济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保障,同时,对于下游的水源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合理利用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为全面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为了使新建水源地得到有效保护,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建设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势在必行。

1.2项目概况1.2.1地理位置索伦镇位于旗政府所在地西北约120公里处。

东与扎赉特旗接壤,南与德佰斯镇相邻,西与满族屯乡相连,北与阿尔山市交界。

东经121°30′,北纬47°02′。

总面积1500平方公里。

全镇辖5个居委会、7个嘎查,总户数6610户、总人数2.1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000人,非农业人口9000人,有蒙、汉、回、达斡尔、鄂伦春、高山等8个民族。

1.2.2工程规模和目标根据镇总体规划期限及索伦镇供水工程设计要求,确定本工程规划期限按照近期年限2010年考虑。

(一)水源地治理后,水质完全达到GB5749-85国家引水标准,切实保证人民的身体健康和城镇工业发展的要求。

(二)对于下游的水源及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合理利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1.2.3建设条件A、随着索伦镇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镇区供水水源地保护将受到人民的高度重视,现有水源保护措施不能满足用水要求,工程建设势在必行。

B、项目建设单位对供水水源地饮水安全和污染治理项目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为项目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C、国务院批准的《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为本项目的建设提供了国家政府的有力支持。

1.2.4工程总投资工程总投资1500万元,本工程全部申请国家投资。

第2章概述2.1编制范围和原则2.1.1编制范围本工程主要包括保护区范围的确定、拆迁及保护林带的种植、水源地封闭、防护提。

2.1.2编制原则A、依据科右前旗索伦镇总体规划及《松花江水流域污染防治规划》的原则,统筹设计,坚持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B、利用现状实际地形,总体布局。

C、严格按照自治区发改委要求,做实、做细,对数据进行量化。

D、要求就进取材,尽量减少投资。

2.2索伦镇现状2.2.1自然条件(1)、地貌索伦镇位于大兴安岭南麓与脉向松嫩平原过度地带,地势自西北向东南渐低,属山陵地貌类型。

(2)、水文索伦镇水资源大部分来源于大气降水。

境内有主要河流3条,分别为洮儿河、哈干河。

满族河。

(3)、气候索伦镇属北温带大陆性干旱季风气候,全镇年积温1900-2100℃,无霜期90-105天,年平均降水471.4毫米。

风速以春季平均风速最大,夏季最小,全年盛行西北风,有时刮西南风,一般风力为3~4及,风沙较大。

(4)、地质索伦镇所在区域属于新生代第四系松散堆积底层,主要由河漫堆积、河床堆积的砾石、砂、砂质粘土组成。

根据东北地震烈度区划图镇区属于地震烈度六度烈度区。

2.2.3社会经济概括索伦镇经济特点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农牧业经济镇,是全旗重要的粮、蓄产品生产基地。

全镇总户数6300户、总人口2.1万人,耕地面积8.22万亩,大小牲畜17.2万余头(只)。

全镇大小私营企业有18户,其中食品加工冷藏库五个,生猪屠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宰厂一个,脱水蔬菜厂一家,粉厂一家,机制砖厂两个,水泥制品厂一个,木材加工厂四个,机制碳一个,彩钢瓦厂一个,奶站一个。

“十一五”时期索伦镇社会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加快小城镇建设为重点,以重大的工业项目建设为支撑,努力实施“农业稳镇、牧业兴镇、工业富镇、个体私营经济兴镇”的发展思路。

推进工业化。

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构建和谐索伦镇。

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15%,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11%,农牧民收入年均增长9.5%,规模以上的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

一、二、三产业比例调整到30:40:30。

2.3水源情况2.3.1水源地位置根据索伦镇总体规划,索伦镇水源地位于洮儿河附近自来水厂。

2.3.2水源地现状索伦镇供水工程给水厂位于镇南500米处自来水厂,以潜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为源,洮儿河是主要补给源。

虽然饮用水源源地水质状况良好,但饮用水安全工作仍存在不少问题,仍需加以解决。

水厂附近居民生活用水排放及其严重,严重影响索伦镇供水质量,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2.3.3工程建设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一)本项目的建设是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的需要根据国家饮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内蒙古自治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与保护的实施办法以及索伦镇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污染防治规划要求,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污染源进行治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也是松花江流域污染治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本项目的建设是索伦镇经济发展的需要饮用水源保护工程,将直接影响居民生活健康,影响工业的发展,因此直接影响索伦镇的经济发展。

本工程的建设是乡镇经济发展更进一步的基础保障,是影响小城镇建设、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大事。

(三)本项目的建设是改善全镇居民生活条件的需要水源地的污染现状对正常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和影响,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问题必须及早解决,所以本项目的建设,既能断绝水资源的污染源,又能改善居民的居住环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境和生活环境。

本项目的综合治理工作,将改善索伦镇环境,推动区域内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环保意识,稳定社会秩序,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所以对本项目的污染治理势在必行。

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3章工程设计3.1设计年限工程年限按2011年设计。

3.2工程设计内容(1)保护区范围的确定;(2)征地和保护林带设计;(3)水源保护区封闭设计;(4)水源保护区防护提设计;3.3工程设计3.3.1水源地保护区范围一级保护区:水厂西北500米之内。

饮用水地下水源一级保护区内均必须遵守下列规定:1、禁止利用渗坑、渗井、裂隙、溶洞等排放污水和其他有害废弃物;2、禁止利用透水层空隙、裂缝、溶洞及废弃矿坑储存石油、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天然气、放射性物质、有毒有害化工原料、农药等;3、实行人工回灌地下水时不得污染当地地下水;4、禁止建设与取水无关的建筑物;5、禁止从事农牧业活动;6、禁止倾倒、堆放工业废渣及城市垃圾、粪便和其它有害废弃物;7、禁止输送污水的渠道、管道及输油管道通过本区;8、禁止建设油库;9、禁止建立墓地。

3.3.2保护林带设计3.3.2.1原因根据省市自治区及国家有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规定,为防止水土流失、防风固沙,通过树木根系的吸收作用,有效降低农田中的化肥和农药的含量,起到保护水源的水质的作用。

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内,有居住居民110余户,生活垃圾、粪便及其它废弃物倾倒在河流中,给水源地造成严重污染。

这已违反了《关于颁发(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规定)的通知》中对一级保护区的要求。

110余户居民使水源地水质色度、氨氮、硫酸盐、氯化物、硝酸盐氮、大肠杆菌、细菌总数超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标,特别是在夏季汛期大肠杆菌、细菌总数、色度、氨氮超标5-20倍。

这严重影响供水水质,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根据国家及地方相关规定,对110户居民进行动迁,对该水源地进行重点保护和污染治理。

3.3.2.2设计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进行征地和种植防护林带。

动迁:水源地规划区内需动迁110户居民,每户估算90平方米,拆迁建筑面积9900平方米;种植树木:在保护区内平整土地、绿化种植防护林,按标准250-260棵/亩考虑,采用均值260棵/亩,合计52000棵树。

3.3.3水源地封闭设计3.3.3.1原因为防止人、畜进入保护区,进行放牧、耕地、取砂取土、倾倒垃圾等破坏行为,避免人为破坏、投毒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沿保护区征地界限进行封闭。

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3.3.2设计一级保护区隔离防护:采用红砖墙加防护网进行封闭,墙高0.5米,防护网采用水泥桩、刺铁线型式,总长度4000米。

3.3.4水源保护区防护提设计3.3.4.1原因现河床较浅,河床较宽,而且在一级保护区范围内河床两侧无防护提。

水源地位于河滩地,随着河水污染程度的日益加重和汛期容易发生洪水泛滥,给水源地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3.4.2设计在本工程一级保护区内,河北岸修建800米3.5米高的防护提。

迎水坡坡度为1:3.0,背水坡坡度为1:2.5,单侧护坡,护坡采用0.4米干砌石、0.15米砂砾石、土工膜防渗处理,坡顶和另一面种草。

土方量约4万立方米,干砌石约4000立方米、砂砾石约2000立方米,土工膜约1万平方米,种草10000平方米科右前旗索伦镇水源地保护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3.3.5监测管理为防止人为破坏,随时了解用户用水的水量水质情况,保证人民身体健康,需由专业人员对水源井的水质变化进行监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