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笠翁对韵》(节选二)
教学目标:
1喜欢经典文章,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2掌握经典诵读的方法,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读课文。
一、检查复习
检查节选一学习情况,阅读与背诵。
二、范读、带读《笠翁对韵》
老师先范读一遍课文,请同学们认真听。
下面请同学们伸出右手的食指开始指读。
老师读一句,你们齐读一句,并用手指跟着朗读的节奏移动,朗读到哪个字手指就停在哪个字上,标点符号跳过去不指。
听明白了吗?同学们,跟我念。
三、释读
1.师读讲解
重点点拨:
奇对偶、吹竹对弹丝、雨伯、雷公、薄浓、河、汉。
2.学生一起说文意。
四、朗读
1.分组读(分两组,每组读一章,进行小组比赛)
2.老师说上句,学生对下句。
“河对——汉,绿对——红,雨伯对——雷公……”3、多种形式朗读,来争取当堂课背诵。
五、课后拓展:
1.利用课余时间熟读。
2.收集对联。
3.楹联试对。
六、板书设计:
2.《笠翁对韵》(节选二)
河、汉:指天河。
奇:单数偶:双数
吹竹:吹凑竹管类乐器。
弹丝:弹奏丝弦类乐器。
七、作业: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