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铁路物流发展概况

中国铁路物流发展概况

自从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后,我国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其中铁路运输作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我国日渐繁荣,铁路系统也开始着手研究、尝试如何充分利用铁路运输的优势为社会提供现代化的物流服务。

1 2007年铁路物流发展总体情况经过近几年的不懈努力和积极探索,铁路物流发展成果显著,并出现了一些高质量的物流产品,如中铁快运新推出的冷链快递、中铁特货的小汽车物流以及铁龙物流公司的特种箱业务等,为铁路发展现代物流起了较好的带动作用。

继2006年铁路通过积极改革与建设获得丰硕成果之后,在2007的铁路物流再次中国铁路物流发展概况■文/张晓东 万 涛NLY O取得骄人成绩。

1.1 铁路货物运输持续攀升继2006年我国铁路客货运量、运输密度实现世界第一以后,2007年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又创新高。

2007年1~10月,我国铁路累计货运总量达到25.98亿吨,比上年同期增长9.1%;货物周转量19663.9亿吨公里,同比增长8.8%。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连通我国西南边陲的青藏铁路货物运输增长迅速,青藏铁路公司2007年共完成货物发送量1922万吨,同比增长22.9%,提前33天完成全年运输任务,其中借助青藏铁路出藏的货物运量涨势尤为迅速。

2007年1~11月出藏货物达到10.66万吨,而2006年3~12月仅有2万吨货物通过青藏铁路出藏。

此外,按照年初规划,2007铁道部安排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为3320亿元,其中基本建设2560亿元、更新改造160亿元、机车车辆购置600亿元。

同年计划新线铺轨2099公里,复线铺轨2347公里,新线投产607公里,复线投产663公里,电气化投产2019公里,其中新线铺轨和复线铺轨分别是2006年的2倍和2.4倍。

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将为铁路运输能力释放提供有力保证。

1.2 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问题稍有缓解2007年4月18日,我国铁路实施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使客货运输能力分别增长了18%和12%以上,实现了最大限度释放运输能力的目标,较好地缓解了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

在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过程中,铁路部门充分利用新图能力,以开行时速200公里动车组为龙头,在提高列车运行速度的同时,压缩客、货列车追踪间隔时分,最大限度地挖掘除了铁路新增资源和存量资源。

铁路几条干线货车追踪间隔时间提至7分钟,货运列车开行数量达到16656对,比2004年增加了1316对。

而经过半年的稳健运营,第六次大提速的实际效果也体现出来,现在全国铁路日均发送货物达856万吨,同比增长7.6%,实现了铁路货运量的历史性增长。

铁路部门还按照新图优化运输组织,在既有线提速上向客车要速度,向货车要重量,向客车货车同时要密度,大量增开重载货物列车、直达货物列车、集装箱快运班列,增加列车开行密度;压缩了货车周转时间,提高车辆使用效率;提高列车牵引重量,实施货运重载运输。

例如:新图开行特快行邮专列4对,快速行邮专列l对,行包专列14对,优化了行邮、行包专列发到时刻和沿途作业时间,压缩了行邮专列总运行时间;安排始发直达939列,约占全路总装车数的45%,比2004年增加14%;安排货运五定班列运行线121条,比2004年增长33%;大秦线日均安排2万吨列车26对、万吨单元列车17对、万吨组合列车44对;古店口日均安排开行到大秦线的5000吨重载列车40对:侯月线嘉峰口日均安排月山方向5500吨重载列车66对,重载运输线路基本覆盖了路网主要干线。

此外,铁路在提速后实施“一主两翼、两线三区域”的运输战略,实现了客货兼顾、两翼分流,全面提升了路网运输的整体效率。

从而使主要提速干线能力紧张状况得到有效缓解,主要货运通道能力得到合理充分利用,基本适应了货物运量增长需要。

1.3 物流地位日益得到重视铁路运输作为我国五大运输工具之一,以其运量大、运输安全可靠、费用低等特点在货运领域具有很大的竞争优势,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为加快我国货物流通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铁路在这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不适性,体制的约束使得铁路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下灵活机动的经营管理模式,急需要寻找新的出路来充分挖掘铁路的潜力。

而物流作为现代商品流通的重要手段,其低成本、高效益的生产特征正日渐为人们所重视,每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年增长高达20%以上。

而随着和谐铁路的不断推进和“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铁路改革与发展的步伐逐渐加快,主要干线将实现客货分线,铁路运输能力有望逐渐得到释放,发展现代物流成为铁路提高服务质量、创造新利润点的重要突破口,铁路系统也开始着手构建铁路的物流网络体系,目前已规划北京、天津、上海等地将建设18个物流中心,其中云南昆明已投入运营且效果良好。

另外,西藏那曲铁路现代物流中心业已开工建设,厦门前场铁路特大型货场也正积极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进行规划建设研究。

近期完成的铁路现代物流中心建设专项研究也提出要在全路建设一个包括二十多个一级节点、七十多个二级节点和两百多个三级节点的铁路物流网络体系。

随着铁路运输效率不断提升,挖潜扩能难度也不断增大,而全路货运站规模偏小,布局分散,运力资源效率不高等结构性矛盾严重制约着我国铁路规模运输发展。

资料显示,当前全路年到发量5万吨以下的货运站约有1000个,5万吨至10万吨的货运站约有400个。

这些小站占全路货运营业站总数的30%,但到发量仅占全路的1%。

这些小站工作效率和生产率很低,造成铁路运力资源的极大浪费,铁路亟需创新运输组织方式,实施规模化、集约化运输,深入拓展挖潜扩能新空间。

战略装车点是进一步释放铁路运输生产力,服务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建设战略装车点可解决目前装车点布局不合理、规模偏小、运输能力不能得到有效释放等问题;有利于整合运力资源,提高产业集中度,适应铁路货运长远发展需要。

根据2006年全路运输工作会议指示,铁路运输系统需在今后的运输生产力布局调整中牢牢把握“两整合、一建设”目标,即整合零担业务、整合运量小的货运站,建设战略装车点。

按照铁道部规划,年内在铁路货运系统将全面完成10万吨以下货运营业站和零担货物运输整合工作,并拟完成建设365个战略装车点,其中煤炭战略装车点有156个(其中万吨列车装车点41个)、石油战略装车点48个、焦炭战略装车点13个、钢铁战略装车点38个、金属矿石战略装车点33个、粮食战略装车点49个(其中散粮战略装车点15个)、其他战略装车点19个。

据统计,356个战略装车点年货物发送NLY O量合计在12亿吨左右,约占全路货物发送总量的45%。

2 2007年铁路物流企业发展状况2.1 中铁特货运输公司小汽车物流发展状况继2006年中铁特货公司小汽车物流取得突破性进展之后,经过一年的努力,该公司在2007年实现了在运量、收入、市场开拓、网络建设、物流节点构建等各个方面的全面提升,为2008年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07年中铁特货小汽车运输完成装车数53485车,运输商品车42.1万台,平均每车装运7.9台。

其中J型车共实现装车数23268车,运输商品车188483台,平均每车装运8.1台;汽车箱共实现装车数34326车,运输商品车173647台,平均每车装运5.1台;SQ型车共实现装车数4745车,运输商品车39452台,平均每车装运8.3台。

此外,全国还有一些车站采用路用平车装运小汽车,运输商品车可达1.9万台。

在市场开拓方面及网络建设方面,经过中铁特货公司的长期努力,目前小汽车业务已初步形成广州、上汽、重庆、长久、奇瑞&华晨共五大市场板块,构成了目前特货小汽车的全国市场网络:广州板块:以广州本田和东风日产为主,2007年小汽车运量达到8.5万台,占公司总运量的24.9%;上汽板块:以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为主,2007年小汽车运量达到7.1万台,占公司总运量的20.8%;重庆板块:以长安福特马自达、长安铃木、重庆力帆、五十铃为主,2007年小汽车运量达到6.9万台,占公司总运量的20.2%;长久板块:以长春一汽和北京现代为主,2007年小汽车运量达到4.5万台,占公司总运量的13.2%;以奇瑞、华晨为代表的公司自有板块:以奇瑞、华晨为代表的公司原有板块,2007年1~10月份运量达到4.6万台,占公司总运量的13.5%。

在物流节点构建方面,作为商品车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中铁特货的中转库和商品车物流基地建设不断推进,目前已经建成的有奇瑞、华晨中转库,广州机保段商品车物流基地、沈阳商品车物流基地,在建的有昆明、西安、郑州以及武汉铁道部物流中心,这些基地在适应铁路规模化运输和促进铁路汽车物流发展方面将起到巨大的作用。

3 2008年铁路物流发展展望3.1 铁路运输社会责任更加艰巨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国内石油需求也稳步增长,然而由于国内石油产量增长潜力有限,对外依存度很高,从2007下半年开始国际原油价格持续飙升,给我国国民经济各行业带来较大影响,其中交通运输业尤其是公路货运受到的冲击较大,为了消化油价上涨给公路运输带来的成本增加,国内大多数公路运输企业将运输费用上涨了10%左右,这一措施致使大部分物流企业的货运量减少、利润遭压缩,企业面临巨大压力。

而根据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报告显示,2008年全球石油供求将仍处于相对紧张状态,国际油价仍将在高位运行,我国交通运输业将面临极大挑战。

铁路运输作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大动脉,因其技术经济特征优势受油价上涨影响相对较小,因此,在油价上涨、国内公路运输普遍低迷的情况下,迫切需要铁路为社会运输需求提供充足的运力保证,从而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3.2 铁路运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继2007年铁路第六次大提速铁路运输初步缓解之后,2008年铁路客运专线部分建设投入运营将使运输能力到进一步释放。

根据铁路发展规划,“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增加17000公里铁路,其中客运专线9800公里;到2010年,全国铁路营运里程将达到8.5万公里,其中复线里程3.5万公里,电气化里程3.5万公里;铁路煤炭外运能力将达15亿吨,快速线路营运里程将达2.2万公里。

高速铁路和客运专线的建设将从根本上改变既有线路客、货高密度混跑而致运能不能大幅提高的现状,可快速扩充我国铁路运输能力、提升技术装备水平,形成便捷、通畅、高效的铁路运输网络。

3.3 客户服务水平将大幅提高铁路运输作为一个综合服务行业,不断提高客户服务水平是其一直追求的目标。

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服务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传统的铁路客户服务方式、服务水平难以满足现代客户要求。

且随着和谐铁路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以及铁路“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主要干线实施客货分线,铁路运能必将得到大幅释放,届时必定需要相应水平的客户服务支持运输业务的扩张, 因此迫切需要发展一种新的服务方式以满足客户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