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确看待网络时尚,做好青少年人格教育

正确看待网络时尚,做好青少年人格教育

正确看待网络时尚,做好青少年人格教育
作者简介:刘玉环,(1984.4-),女,汉,河南省周口市太康县转楼乡,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
宗丽莉,(1986.9-),女,汉,河南省开封市开封县半坡店乡,河南师范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
摘要: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很多方面,青少年成为网民的一个重要群体,是网络行为以及非主流网络观念在内的网络时尚的主要创造人员和消费人员。

本文首先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时尚的表现,接着分析了网络时尚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再次基础上提出了网络时尚影响下的人格教育对策。

关键词:网络市场青少年人格教育
网络时代的到来,互联网已经成为青少年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很容易了解网络社会的有关新闻,他们在互联网上接受着各种前卫潮流观念。

通过微博、论坛等方式畅所欲言。

他们通过制造所谓的网络时尚来标榜自己的个性,获取自我认同感,但是还害怕被社会上新的网络时尚抛弃,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

1、青少年网络时尚的表现
(1)网络语言时尚
在网络聊天平台中的交流语言就是网络语言时尚,媒介性比较强。

网络流行语包括谐音替代词语,比如,”童鞋”代替“同学”,“稀饭”是“喜欢”的谐音,bt是“变态”的缩写,“菜鸟”是指对网络一窍不通的人。

网络流行句子就是根据社会上发生的重大事
件或者其他娱乐事件转化来的。

比如,“信春哥,得自信”是超女中性化形象的认识。

(2)网络行为时尚
主要是以青少年为主体的网民对于网上流行的行为的一种认同
和模仿,甚至有的把这些行为带到现实生活区。

时尚就是短暂而新颖的,网络行为时尚是丰富的。

比如,“恶搞”就是在网络上流行起来的,用变造以及动画等手段来表达思想的方式,以滑稽的表达来解读正常。

(3)网络观念时尚
网络观念时尚主要是一些大中的感受和思维方式,一些新的学术观念,还有其他精神产品的时尚现象,是青少年对于网上各种非主流观念的一个认同。

小到网络中流行的晚婚观、丁克族,大到网络舆论中的娱乐至上的人生观等等。

2、网络时尚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
2.1萌发的现代公民意识与异化的精神家园共存
(1)网络时尚孕育了公民意识
公民具有社会性,他们懂得争取自己的权利,具有很开放的视野。

在相对开放的网络世界,孕育了青少年的公民精神,逐渐改变了传统社会留给他们的依附人格,逐渐开始形成独立的人格。

青少年网络时尚达人在网络社会中不依附权威观点,一步步的争取平等的对话权利。

网络时尚在带个青少年丰富的社会热点的同时,还给青少年表达观点提供了渠道,孕育了其公民意识。

(2)网络时尚异化了青少年的精神家园
网络的开放性必然会导致信息的繁杂,很多不良信息不经过过滤就展现在青少年的面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网络时尚使青少年的政治信仰逐渐淡化,有了理想世俗化的趋势,开始出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网民综合素质的参差不齐还导致青少年的道德行为失范。

2.2积极心态与负面心理的博弈
(1)网络时尚有利于塑造积极的心态
创新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极大的作用。

个性是产生创造力的条件,有个性才会有创新,网络时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推崇个性化的,与青少年要求个性解放的心理相迎合,他们个性独立,追求新事物,为青少年打破传统,发挥自身创造力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环境。

在自由的网络时尚中,青少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通过网络时尚的消费来培养自身的创造能力,让他们成为充满创造力和活力的生命体,为自身理想的实现准备了条件。

(2)网络时尚造成现实自我的迷失
网络具有虚拟性,网络时尚给青少年创造了属于自己的舞台,但是,这毕竟是虚拟的,终归还是要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

当青少年长期沉溺在网络世界中不能自拔,一旦回归社会就会迷失自我。

这种角色的迷失对强少年的人格发展会产生不利的影响,当他们从网络中走出,发现自己不过是过着三点一线生活的学生,面对生活压力和学习压力,就会给他们产生一定的心理落差。

当他们不能真正
的认识到理想与现实的割裂的痛苦的时候,就会使他们逃离现实,沉溺网络。

3、网络时尚影响下的人格教育对策
3.1理性审视是网络时尚下青少年人格教育的前提
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受到网络时尚这个外部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双面的。

在网络时尚孕育了公民意识的同时,异化了青少年的精神家园,在塑造了青少年积极的心态的同时,容易造成现实自我的迷失。

因此,要学会扬长避短,吸引网络时尚带给青少年的积极意义,还要不断优化网络环境,不断规范网络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加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加上社会的监督作用,形成一股合力。

要不断发扬网络时尚的优点,发挥青少年的创造力,形成健康的审美观和价值观,尽可能的规避其不利应影响,这样才能保证青少年的健康发展。

3.2借鉴网络时尚理念,丰盈青少年人格教育
网络时尚从本质上里说是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要很好的运用网络时尚的消费者中心这个基本的理念,更新青少年人格教育的方式。

体现青少年的教育主体地位,关注这个群体的爱好,并给于积极的指导,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创造条件满足青少年对于个性化的追求,不断延伸他们人格成长的台面,不断扩大人格教育的影响力。

要灵活运用网络时尚的互动传播的特点和日常性的理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人格教育中来,树立生活化的教育方式。

3.3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积极促成人格实践
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更好的巩固人格教育的成果。

丰富多彩的课余文化生活给理论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要让青少年在现实生活中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不断增加青少年的自我修养能力。

要进一步加大校园文化建设,发挥校园文化对于人格教育的导向作用,满足青少年的精神文化需求。

通过宣传高雅文化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4整合各方资源,优化青少年人格的成长环境
在优化青少年人格的成长环境来说,单纯的依靠学校教育的力量来促进青少年的人格教育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教育以及社会环境的优化,整个社会各方资源,用主流的文化来引导网络时尚,主流文化要进行先进文化的宣传,保持网络文化的操守。

为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用精英文化熏陶,使网络文化具有深刻的人文内涵。

加大网络文化的规范力度,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不良文化的传播。

综上所述,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网络时尚具有很鲜明的时代特色,为网民提供了各色的网络生活。

青少年的接纳力比较强,但是自身的辨别能力比较弱,容易受到网络时尚的影响。

我们要正确看待网络时尚对青少年人格形成的影响,找出网络时尚影响下的人格教育对策,把青少年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单位:河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 宋志国.高校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长沙市三所高校部分大学生为例[j].科技创新导报.2011,(6)[2] 张品良.网络传播的后现代状况对青年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10)
[3] 钟志奇.网络流行语对青少年教育的影响及对策探析[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相关主题